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血栓形成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彩超监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变化情况。

结果

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2.0~62.0(31.7±14.0)岁。患者脾切除术后1周彩超检查均存在门静脉血栓,经肝素治疗后血栓消失。脾切除术后患者白细胞、胆红素较术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中、低切血液黏度增加,血小板、D-二聚体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后血液黏度增高,血小板升高,易形成门静脉血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65例胰腺损伤患者资料,排除资料不完整6例、其他损伤4例,55例纳入本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外伤史、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式、手术并发症等资料,分析患者胰腺损伤原因,损伤程度、治疗措施,治疗结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胰腺损伤最常见原因为车祸伤(23例,41.8%),术前诊断率为6
目的探索极光激酶A (AURKA)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和对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并提取HCC患者的mRNA表达谱及临床数据。从正常肝组织与全部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与配对肿瘤组织两个方面对TCGA数据库HCC患者的AURKA mRNA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在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中搜索AURKA,分析AURKA在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蛋白质水平的表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对肝外胆管实时显像避免胆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诊断为复杂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行LC的患者资料。按照显像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LC,试验组在ICG荧光显像技术导航下完成LC,术前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PHL)患者肝切除术后黏蛋白5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肝切除的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PHL组)和16例非结石性良性肝病对照患者(对照组)的胆管黏膜、胆管壁、胆汁及静脉血。对两组患者术前胆汁及血清指标进行对比。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查胆管壁黏蛋白1与黏蛋白5B的表达,HE常规染色病理检查胆管壁。以黏蛋白1为阳性对
本文报道了1例采用经窦道胃支架置入术治愈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胰瘘患者。术后随访5月余,显示患者胰瘘痊愈,无假性囊肿、左侧门静脉高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肾镜清创引流术后胰瘘的理想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此技术的相关报道。
期刊
目的探究多维度腹腔镜缝合技能培训体系在腹腔镜胰腺手术推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进修并参加培训的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理论学习、缝合技能培训和考核、临床实践等多维度培训。应用LAP Mentor腹腔镜高级模拟机中"褥式缝合"模块作为初始评估及培训后考核。将LAP Mentor提供的每针调针时间、打结时间、总时间、有效定点缝合针数比例、激进牵拉组
可能切除胰腺癌(BRPC)在初诊胰腺癌患者中占比较高,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是目前BRPC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BRPC的新辅助治疗备受关注,一旦治疗方案有所突破,可大大改善胰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本文就BRPC新辅助治疗发展历程、具体方案、各方案优缺点和目前BRPC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胆道局部抗生素冲洗治疗慢性增生性胆管炎(chronic proliferative cholangitis,CPC)的疗效。方法建立大白兔CPC模型,随机分为CPC组20只(胆管不冲洗氧氟沙星)和实验组20只(胆管内冲洗0.5%氧氟沙星)。仅切除胆囊,游离胆总管(假手术)大白兔20只设为正常组。对正常组、CPC组和实验组胆管组织内炎症情况、胆管细胞增生及胆管纤维化程度、胆管结石形成能力进行
目的探讨不同解剖位置胆囊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40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91例,中位年龄64.0岁。根据胆囊癌发病位置,分为胆囊颈部组与胆囊底体部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判断影响胆囊癌患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是唯一可治愈的方法。近年来,微创手术在胰腺外科中发展迅速,但胰腺癌常伴有血管侵犯和炎症粘连,增加了微创手术的难度,其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性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现有指南与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比较微创与开放手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总结胰腺癌微创治疗的发展现状与争议。外科医生应严格把握微创手术适应证,进一步开展胰腺癌微创治疗临床研究,从而规范并提升我国微创胰腺外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