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胆道局部抗生素冲洗治疗慢性增生性胆管炎(chronic proliferative cholangitis,CPC)的疗效。方法建立大白兔CPC模型,随机分为CPC组20只(胆管不冲洗氧氟沙星)和实验组20只(胆管内冲洗0.5%氧氟沙星)。仅切除胆囊,游离胆总管(假手术)大白兔20只设为正常组。对正常组、CPC组和实验组胆管组织内炎症情况、胆管细胞增生及胆管纤维化程度、胆管结石形成能力进行
【机 构】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郑州 4500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成都 6100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成都 610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郑州 450000,郑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胆道局部抗生素冲洗治疗慢性增生性胆管炎(chronic proliferative cholangitis,CPC)的疗效。
方法建立大白兔CPC模型,随机分为CPC组20只(胆管不冲洗氧氟沙星)和实验组20只(胆管内冲洗0.5%氧氟沙星)。仅切除胆囊,游离胆总管(假手术)大白兔20只设为正常组。对正常组、CPC组和实验组胆管组织内炎症情况、胆管细胞增生及胆管纤维化程度、胆管结石形成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与CPC组相比,胆管组织中炎症指标脂多糖和白介素-6[(1.21±0.13)比(3.24±0.21),(1.52±0.22)比(3.10±0.23)]、胆管细胞增生指标环加氧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15±0.12)比(4.07±0.22),(2.44±0.14)比(3.22±0.21)]、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胶原1[(2.44±0.28)比(4.36±0.44),(1.54±0.13)比(2.22±0.18)]及结石形成指标β-葡萄糖醛酸酶和粘蛋白5AC [(1.74±0.20)比(3.42±0.31),(1.47±0.15)比(2.81±0.22)]相对表达均明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胆道局部持续冲洗抗生素可有效缓解胆道慢性炎症,抑制胆管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胆管纤维化,并降低结石形成能力,进而发挥控制CPC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患者胆囊息肉的动态变化并分析胆囊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宣武医院健康筛查中心接受腹部超声体检者的相关资料,动态观察胆囊息肉变化情况,对其中多次体检均有胆囊息肉(息肉组,n=1 149)人群与多次体检均未发现胆囊息肉的(对照组,n=18 243)人群,及息肉发生及与消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息肉组占比(n=1 149,52.1%)>新发组(n=79
目的分析术者熟练掌握腹腔镜胃切除手术是否有助于更快掌握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同一团队在熟练掌握腹腔镜胃切除手术的基础上,序贯实施LPD的41例患者临床及围手术期资料,LPD的学习曲线通过累积和分析法(CUSUMOT)和风险调整后累积和分析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LPD)技术上安全可行并有微创优势,在部分微创胰腺中心已成为常规术式。然而,LPD操作复杂,学习曲线长,如何顺利推广普及成为新时期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安全开展LPD、LPD能否用于恶性肿瘤以及如何培养新生代LPD能手等新时期LPD推广普及中的关键问题。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65例胰腺损伤患者资料,排除资料不完整6例、其他损伤4例,55例纳入本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外伤史、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式、手术并发症等资料,分析患者胰腺损伤原因,损伤程度、治疗措施,治疗结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胰腺损伤最常见原因为车祸伤(23例,41.8%),术前诊断率为6
目的探索极光激酶A (AURKA)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和对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并提取HCC患者的mRNA表达谱及临床数据。从正常肝组织与全部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与配对肿瘤组织两个方面对TCGA数据库HCC患者的AURKA mRNA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在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中搜索AURKA,分析AURKA在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蛋白质水平的表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对肝外胆管实时显像避免胆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诊断为复杂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行LC的患者资料。按照显像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LC,试验组在ICG荧光显像技术导航下完成LC,术前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PHL)患者肝切除术后黏蛋白5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肝切除的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PHL组)和16例非结石性良性肝病对照患者(对照组)的胆管黏膜、胆管壁、胆汁及静脉血。对两组患者术前胆汁及血清指标进行对比。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查胆管壁黏蛋白1与黏蛋白5B的表达,HE常规染色病理检查胆管壁。以黏蛋白1为阳性对
本文报道了1例采用经窦道胃支架置入术治愈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胰瘘患者。术后随访5月余,显示患者胰瘘痊愈,无假性囊肿、左侧门静脉高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肾镜清创引流术后胰瘘的理想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此技术的相关报道。
目的探究多维度腹腔镜缝合技能培训体系在腹腔镜胰腺手术推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进修并参加培训的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理论学习、缝合技能培训和考核、临床实践等多维度培训。应用LAP Mentor腹腔镜高级模拟机中"褥式缝合"模块作为初始评估及培训后考核。将LAP Mentor提供的每针调针时间、打结时间、总时间、有效定点缝合针数比例、激进牵拉组
可能切除胰腺癌(BRPC)在初诊胰腺癌患者中占比较高,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是目前BRPC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BRPC的新辅助治疗备受关注,一旦治疗方案有所突破,可大大改善胰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本文就BRPC新辅助治疗发展历程、具体方案、各方案优缺点和目前BRPC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