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六堡茶的分类及其加工品质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六堡茶因产自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属于篓装后发酵黑茶。因为加工方法及环节不同,产品风格差异较大。本文将介绍农家六堡茶、现代工艺六堡茶,新型发酵罐六堡茶的加工流程及其品质差异,以资后鉴。
  关键词:六堡茶;农家;现代;发酵罐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1-0044-03
  六堡茶,产自广西梧州市六堡乡,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出口黑茶。六堡乡,山清水秀,早晚温湿度差异较大。六堡群体种茶树也很独特,紫色芽叶所占比例较高。六堡茶因地名、因茶树品种而得名。
  现在六堡茶的加工分两个阶段,一是六堡黑毛茶的加工(加工六堡黑茶的原料);二是六堡黑茶的加工。前者汤黄、清香、味浓厚;后者汤红,香味陈醇。根据品质关系与加工方法,六堡茶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传统农家六堡茶,属于六堡黑毛茶的加工范畴;第二类为以硬化地板渥堆发酵生产的六堡黑茶,称之为“厂茶”;第三类是以新型发酵罐生产的六堡黑茶,称之为“机茶”。第二和第三类属于六堡黑茶的加工范畴。本文将介绍它们的加工及品质特点,以便大家品鉴。目前六堡茶已经获得原产地产品标志保护。
  1 传统农家六堡茶
  传统农家六堡茶,是古老的、民间六堡茶类型,属于完全自然存放进行后发酵的六堡黑茶。完全依靠六堡乡湿润的气候特点,不加以任何人为干预。要达到完全的红浓陈醇品质,至少都需要8~10年以上。不仅是历史上、也是目前六堡乡仍在手工生产的六堡茶。传统农家六堡茶的细分,一种是以采摘时段划分的,比如六堡社前茶、明前茶、清明茶、夏秋茶、冬茶等;第二种是以采摘嫩度划分的,如嫩茶、二白茶、中茶、老茶婆。这即是六堡黑茶的毛茶原料,简称六堡黑毛茶,又有称为六堡生茶,生堡。
  1.1 六堡社前茶
  1.1.1 六堡社前茶的原料
  六堡社前茶,首先在时间上要求较高。所谓“社前茶”,是指正月后的第五个戊日开始采摘并加工的茶叶产品,是茶园采摘最早的头轮茶青。原料嫩度较高,一芽一叶为主,单芽也称茶谷。“六堡社前茶”,采制最为严格。尤以具有紫色芽叶为佳。
  1.1.2 六堡社前茶的加工
  加工流程,按“茶鲜叶—摊青—杀青—揉捻—渥堆—复揉—毛火—足干”来进行。杀青工序多闷杀,在杀青后,趁热揉捻,随后就进行渥堆,待次日进行复揉、毛火、足干的工序。六堡社前茶的渥堆工序,借助高温高湿,茶中儿茶素发生水解作用,苦涩味得以减少。品质表现为叶色黄绿,茶条紧结,汤黄绿明亮,清香高纯,有花香,滋味浓厚,尤其是用紫色芽叶加工的六堡茶,花香更是凸显。
  1.2 六堡明前茶
  六堡明前茶,是指清明前采制的农家六堡茶。方法与1.1.2同。嫩度略有下降,仍以一芽一叶为主,单片叶略增加。滋味浓厚感增强。外形紧细尚匀整。
  1.3 六堡清明茶
  清明节后至春茶结束采制的农家六堡茶。采制与嫩度同1. 2同。滋味浓强度更甚。单片、黄片增多,茶条外形尚紧结匀整。
  1.4 六堡二白茶、中茶
  六堡二白茶、中茶,是相对于嫩茶而言,一般是以夏秋季节的茶青為主,也可泛指六堡夏秋茶中叶片相对粗放的原料茶,一芽二叶至四叶较多。加工方法同上1.1.2。夏秋气温高,雨水足,茶芽生长快,茶条粗壮尚紧结,滋味浓强,苦涩味重。部分农家采用蒸压的方式,压制六堡生茶砖、茶饼贮存。
  1.5 六堡老茶婆
  1.5.1 六堡老茶婆的原料及加工
  六堡老茶婆,是采摘自霜降那天或以后、茶蓬上的定型叶,或老叶,加工后要求叶片平整,不会卷曲、皱褶。按“茶鲜叶—晾青—高温焗蒸—装篓—陈化(存放)”的流程来加工;也有按“茶鲜叶—晾青—蒸青—渥堆—晾干—高温焗蒸—装篓”来加工,或紧压成茶砖贮存。类似老叶白茶的做法。
  1.5.2 六堡老茶婆的品质
  新的六堡老茶婆,表现为叶色灰绿,香气清幽鲜爽,汤色淡黄绿,清亮,味醇和,有甜感。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陈化程度增加,叶色慢慢转变为黄褐、深褐、黑褐;香气转化为陈香、药香;汤色也变为亮黄或黄红,滋味醇和爽口回甜。贮存时间越延长,叶色越油黑,香气越幽香,汤色越红亮,滋味更醇和爽口,甜感越明显,特别耐泡。年份久远的六堡老茶婆还会有浓郁的药香味。每当肠胃不适,感冒初起,喜欢用老茶婆煮汤饮用。
  2 现代工艺六堡黑茶
  2.1 现代工艺六堡黑茶的工艺特点
  这是大宗生产型六堡黑茶,由比大茶厂批量渥堆加工生产,加工量以吨为单位。采用硬化地面渥堆发酵加工,人称六堡“厂茶”,是市面上销售量最大的六堡茶产品类型。属于“先人为渥堆、后自然存放”的后发酵黑茶,俗称六堡“熟茶”,习惯称之为六堡茶。所谓“人为”,即是在黑茶“再加工”的过程中,具有“渥堆”工序。即将黑毛茶原料,通过严格增湿、控温,在一定的发酵时间,再需要2-5年的时间,即可获得“汤色红浓,香味陈醇”的品质特点。
  2.2 现代工艺六堡黑茶的原料要求
  六堡黑毛茶,是六堡黑茶的原料。在黑毛茶原料来源中,按六堡茶地方标准要求,应该是产自广西本地的大叶、中小叶茶树品种的桂青黑毛茶,茶多酚含量高,花青素含量高,加工产品茶色乌黑油亮。
  2.3 现代工艺六堡黑茶的加工流程
  加工流程为:“六堡黑毛茶—增湿—翻匀—渥堆—高温焗蒸—装篓—陈化(存放)”。“渥堆、陈化”工序是形成六堡黑茶独特品质的关键。“渥堆”时,将六堡毛茶加水增湿潮化,在专用的硬化地板上置成堆状,进行堆式“渥堆”发酵,严格控温控湿,时间长达1~2个月。
  2.4 现代工艺六堡黑茶的品质
  “渥堆”工序结束后,茶品汤色还只是黄、或黄红或者红亮,远没有达到红浓的要求,在竹篓里,加以压紧,继续后期自然的发酵陈化,才形成六堡茶“汤色红浓,香味陈醇”的品质特点。六堡茶的陈香陈韵,要在漫长的存放中,逐步形成“越陈越好,愈久愈香”的古感风韵。市场上销售的六堡茶,一般陈化已经2~3年以上,甚至更长。
  3 发酵罐工艺六堡黑茶
  3.1 发酵罐工艺六堡黑茶的特点
  其加工量也是以吨为单位,采用新型发酵罐批量加工生产。每批次可在10吨左右。属于“先人工渥堆、后自然存放”的后发酵六堡黑茶。通过机械化完成黑毛茶原料的增湿、控温环节。发酵时间、发酵品质更具有可控性。罐式“渥堆”发酵,时间可控在1~2个月左右。最大的特点就是渥堆发酵均在罐内完成,茶不落地,而且省工省力、品质稳定的优点。
  3.2 发酵罐工艺六堡黑茶的工艺流程
  加工流程为“六堡黑毛茶—入罐—高温焗蒸增湿—渥堆—高温焗蒸—装篓—陈化(存放)”。增湿环节是通过通入高温蒸汽。不仅具有焗蒸增湿的效果,同时还有高温杀菌除杂、短时间获得适宜发酵温度的效果。也是六堡茶古法双蒸的生产工艺的体现,利于六堡茶的香气纯净。
  4 六堡茶副产品
  4.1 六堡茶宝
  这是六堡茶一个特色的副产品,又叫龙珠茶)。这是一种茶细蛾类的幼虫啃噬老叶茶、年份长的农家六堡茶后所排粪便。六堡茶在存放过程中,细蛾幼虫以老茶为食,排下粪粒,细小如黑芝麻。茶宝带有浓郁的茶香及药香,味浓回甜强,口味醇厚,汤色乌深。陈年茶宝深红浓,连饮数杯,绝无腻感。六堡乡人视茶宝被为珍品,认为具有养胃、解酒的保健效果,当有体热上火不适,也会泡饮。
  4.2 六堡茶花果干
  六堡农家里甚至茶店里也有六堡茶干花蕾、茶花、茶果、茶籽壳、茶梗等在销售。茶树花果同枝,素有“抱子怀胎”的美誉。被认为是长寿吉祥树,多子多福。一般晾干后存放待用。可或煮或泡,年份长的,汤色红亮,口感醇和。
其他文献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任,面对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在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硬投入(即人力财力物力等投入)标准还较低的情况下,要办好教育,培养出合格
摘要:书法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一种难以磨灭的情怀,从古代的常态化文字用法到近代的书法已然走向世界,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书法在适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被更多的国人所承认并宣扬。但是,在现当代,因为科学技术,特别是打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汉字的书写已被忽视了,古人对小孩,对后代的书法教育也被遗忘了”。本文基于中国书法的这种优秀的精神内涵,从大班幼儿的身上出发来进行关于书法教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电力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新形势,同时企业发展所面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党建作为电力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良好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基于此,有必要在实际发展中对党建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工作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来提升党建工作开展的效果,从而提升建党建工作的水平,
9月15日,第12个“9.16国际臭氧纪念日”纪念大会在长春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行动起来,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努力实现2007年7月1日淘汰全氯
粉煤灰是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也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再生资源。通过对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概况的分析,结合焦作市实际情况,提出粉煤灰的多种利用途径,为焦作市粉煤灰综
李贺的家乡昌谷,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地,其地依山带水,竹林繁茂。与李贺同时的诗人元稹曾写有《连昌宫词》,起首即曰:“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自束。”(李贺故宅就在故连昌
摘要:新一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核心是加快推进网络化、信息化和大数据工程,全面打造“互联网 ”模式。公安拥有大批高素质网络信息人才,是实现“互联网 警务”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科学文化素质、信息化理论、信息化训练、信息化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公安网络信息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网络信息;人才成长;因素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6-008
木文根据甲基上氢原子组合轨道函数的计算结果、绘制等电子密度线、分析前线轨道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甲苯中的甲基和苯环是怎样发生超共轭效应的。
根据三峡库区漂浮物的分布及其运移规律、漂浮物的组成成分以及三峡周边地区的资源利用情况,提出了漂浮物的综合治理方案。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obj
摘要:作为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状态对于实现安全、可靠的输配电和供电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用电量和用电规模需求的不断提升,供电企业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质量及水平。但就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可以优化。基于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