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针刺及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针刺及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 例住院的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9.93±7.82)分明显少于治疗前(22.30±8.19)分(P<0.01)及对照组治疗后(13.04±7.96)分(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应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治疗,能较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预防残疾,降低致残率,减轻残疾程度。
  
  Analysis on clinically curative effects of early using acupuncture,manipulation and cinesiotherapy on treatment for stroke hemiplegia
  
  CAO Gaijie,ZHAO Shizhu,ZHAO Zhengyan.Second Employee Hospital,Hebi Coal Industry Group,Henan.Henan 45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ly curative effects on patients with early using acupuncture of head,acupuncture of body,manipulation and cinesiotherapy.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een cases with apoplectic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ed group(n=60)and control group(n=60).In control group,pharmacotherapy alone was used but in treated group,besides that,early use of acupuncture of head,acupuncture of body,manipulation and cinesiotherapy.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reatment group 85.0% and control grou p63.3% was significant(P<0.05).The scores of nervous functional defect(9.93±7.82)after therap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22.30±8.19)before therapy(P<0.01)in treated group and lower than those(13.04±7.96)after therapy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n early stage using acupuncture of head,acupuncture of body,manipulation and cinesiotherapy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poplectic hemiplegia can recovery extremly function in maximal limit,prevent disability,decrease disability rate,and diminish disability degree.
  【Key words】
  Stroke;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Cinesiotherapy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1.136
  作者单位:458000河南省
  鹤壁煤业集团第二职工医院(曹改杰);
  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赵施竹);
  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赵正焱)
  
  脑卒中是一组具有较高患病率及致残率的疾病。随着临床对脑卒中诊断及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突出表现为偏瘫,约70%~85%[1] 的致残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笔者运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20例,诊断符合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经颅脑CT或腰椎穿刺检查确诊,并排除严重心脏病。患者在发病48 h内入院,且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入院前后无呼吸困难及脑疝。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9~83岁,平均(63.59±9.64)岁;原发病:脑出血20例,基底节脑梗死4例,多发性脑梗死30例,额叶、顶叶、颞叶脑梗死6例;合并高血压24例,心脏病6例,肺炎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糖尿病2例。 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5~81岁,平均(62.60±10.61)歲;原发病:脑出血19例,基底节脑梗死6例,多发性脑梗死32例,额、顶、颞叶脑梗死3例;合并高血压19例,心脏病7例,肺炎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糖尿病3例。根据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将2组患者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和重型(31~45分)。治疗组重型7例,中型39例,轻型14例;对照组重型6例,中型36例,轻型18例。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分型、合并症等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2组患者在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250 ml加胞二磷胆碱0.5 g或脑复康8~12 g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脑梗死患者发病在1~12 h内可毫升或血栓通140 mg静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脑出血患者立刻应用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等止血药物,疗程1~3 d;同时常规抗感染,降颅压,调控血压,能量合剂等对症支持治疗。
  1.2.2 治疗组除应用上述药物治疗外,早期采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疗法治疗。一般在经药物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脑梗死在发病后1~7 d,脑出血在发病后5~14 d),即开始循平肝熄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总治则,初病宜“泻”或“平补平泻”,久病宜“补”的方法,随证加减,施行头针、体针、推拿治疗,并配合运动疗法治疗。①头针:偏瘫者取对侧运动区,配以感觉区、足运感区;沿皮下刺入1.5~3.0 cm,进针后快速捻转(200次/min左右),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3 min/次,同时鼓励患者作患肢运动,休息5 min后再行捻转,如此反复3次,留针2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休息1~2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②体针:基本穴为风府、风池、曲池、三阴交、足三里、太溪。上肢瘫轮取患侧的肩骨禺、阳池、后溪等穴;下肢瘫取风市、阴市、悬钟、环跳、委中、阳陵泉透阴陵泉;中枢性面瘫取合谷、地仓透颊车、阳白、攒竹、承泣;舌强语涩取海泉、廉泉、通里;肘部拘挛加曲泽;腕部拘挛加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太溪;足趾拘挛加八风,手指拘挛加八邪;失语加通里、哑门;吞咽困难加照海、天突。用电针机以疏密波治疗(以肢体节律跳动为佳)。留针15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休息1~2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③主要采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以Bobath疗法为主,结合PNF法、Rood法等促通技术[3]和运动再学习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将疗程分为卧床期、离床期及步行期3个阶段。卧床期的主要训练内容包括床上良肢位的摆放,变换体位;健侧肢体主动辅助患侧关节训练,患侧肢体被动训练及早期坐位平衡训练等。离床期的训练包括 Bobath握手;肩胛带活动;伸肘练习;前臂旋前旋后练习及腕手的训练;躯干训练采用桥式运动和收腹运动;有控制的伸屈膝训练;踝背屈练习;骨盆旋前训练;站立坐下练习及重心转移、跨步练习等。步行期的训练包括步行、站立平衡、手杖使用及上、下楼梯等;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1次/d,每次治疗40 min,1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作为总疗效。>85%为基本治愈,60%~85%为显效,30%~59%为有效,<3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由第一作者经SPSS 10.0 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数据以(x±s )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总疗效 治疗组基本治愈7例(11.7%),显效26例(42.7%),有效18例(29.5%),无效9例(15.0%),总有效率85.0%;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6.7%),显效9例(15.0%),有效25例(41.7%),无效22例(36.7%),总有效率63.3%。2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963,P<0.05,差异有显著性。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治疗前为(22.30±8.19)分,治疗后为(9.93±7.82)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治疗前为(21.33±7.92)分,治疗后为(13.04±7.96)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t=15.850,P<0.01,差异非常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t=2.121,P<0.05,差异亦有显著性。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经西药常规治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遗留有运动、语言及智力等障碍[3]。因此,开展早期康复治疗,防止致残,促进功能恢复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偏瘫的康复,除取决于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过程(侧支循环的建立,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血肿的吸收[4],血管的再沟通等)外,还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康复治疗应积极抢救损伤的脑细胞,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和侧支循环的形成,并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作用。重组的可能因素有同侧支配,功能转移突触阈值变化,再生作用等学说。功能再训练(运动疗法)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质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功能训练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是加强软弱肌肉力量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患侧的恢复和健侧的代偿[5]。中风偏瘫患者发病后数天内,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措施应早期介入,但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
  中医认为导致中风偏瘫的主要原因为清窍瘀阻。头针治疗可以疏通经络瘀阻,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针刺运动区、平衡区和足运感区可通过深感觉传入神经通路刺激大脑皮层,促进感觉和运动功能区的功能重组。针灸治疗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调节的特性,传统取穴常强调“独取阳明”,但针刺部分体针穴位会加重痉挛模式的形成[4] 。因此根据偏瘫的不同阶段来设计针灸处方,则更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现代研究证明,脑卒中患者运用神经促通技术及运动再学习技术等,能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恢复随意自主运动能力,使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功能重组和代偿。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可有效克服异常肌痉挛,是偏瘫恢复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中,治疗组无论是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还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针刺结合康復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因此,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和传统针刺疗法相结合,能大大降低中风偏瘫患者的致残率,促进早期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
  [2] 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疾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 肖卫忠,樊东升,付桂敏,等.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经济学评价.世界医学杂志,2003,7(15):6365.
  [4] 杨杰,刘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实践指南的现状及趋势.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5):400402.
  [5] 张茁.欧洲卒中临床研究进展.北京医学,2002,24(4):278279.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植皮术后皮片的成活率,减少创面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经过精心的护理,植皮皮片存活率提高,无一例患者出现死亡和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精心的护
目的 探讨官腔镜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88例行官腔镜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护理人
目的 分析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存在的各种焦虑情绪.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哮喘治疗效果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哮喘反复发作3次以上患者及健康人各50例,进行汉密尔顿躯体性焦虑因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ZO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或/和弹簧圈栓塞子宫动脉、髂内动脉脏支或髂内动脉.结果 19例患者栓塞治疗一次成功,1例患者栓
术中使用微量离心动态测定仪动态监测Hb/Hct对血液保护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准确性及快速性,能够指导围术期需不需要输血、输什么血、输多少血、输什么成分血,避免了不必要的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有两个以上外口及管道有分支窦道,其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者,包括高位坐骨直肠窝瘘、骨盆直肠窝瘘等,其中以高位马蹄型肛瘘最具代表性.高位复杂性肛瘘由于其根治率低、复发率高,并且疗程长、痛苦大和后遗症多,所以被认为是肛肠科疑难疾病.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了移管挂线配合胶管引流术,2008年1月到2010年3月采用该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80例,并设计对照组8
当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遇到思想观念、家庭及经济结构变化等带来的挑战,而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又尚未完善,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我国凸现的社会民生问
目的 影响儿童学习困难有相关因素,提高儿童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108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学习能力综合测试,名括听觉语言能力测试、视知觉能力测试、感觉动作能力测试/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雷莫司琼注射剂治疗化疗药物所引起的胃肠反应和毒副作用,并与昂丹司琼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入院患者随机分为雷莫司琼组(治疗组)和昂丹司琼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化疗后2 d恶心、呕吐和其他毒副反应。结果 收治的85例患者,在化疗后0~6、6~12、24~48 h雷莫司琼对恶心、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与昂丹司琼相比较略有优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在12~2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