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欣赏作品为『心』赏作品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b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美术欣赏课的误区
  “欣赏·评述”一直都是美术教师最不敢挑战的领域,因为其教学目标难达成,重点和难点难以把握,容易走入误区。当前美术欣赏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1.程度过浅,成“故事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艺术家的轶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品内容、形式的分析却三言两语带过,课堂气氛看似融洽,教师却没有与学生产生作品欣赏上的共鸣,更别说审美上的体验了。
  2.内容过多,成“满堂灌”
  教师无法把握学生已有审美的知识结构,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将课堂的美术知识倾倒而出,导致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此外,美术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忽略了学生的实际体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二、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只有让所有学生参与美术欣赏课,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根据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1.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涉及作品、作者、历史文化背景、作品表现形式等。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地了解一幅繪画作品,了解每一时期的美术派别、每名画家的作品特点,熟悉这个作品前后各个年代的变化,以及了解中外美术历史发展概况等。
  2.重视学生的主性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网络,教师可以将问题罗列出来发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交流成果。教师还可以将“你看到了什么”“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作品的意义”等问题布置给各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通过自主学习与讨论,得出结果,再反馈交流。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美术语言
  只有欣赏,没有评述,不算是一个完整的欣赏活动。低年级学生只能用简单的词汇或句子描述美术作品,而中高年级学生可以用完整的句子来描述作品。评述美术作品的时候,学生需要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美术语言。当然,评述的方式不仅局限于语言表达,还有文字表述和问卷方式。
  三、美术欣赏课的多种开展方式
  DBAE教育理论把美术教学分为美术创作、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四个领域,并且认为美术教学的四个领域相互交融与渗透。因此,在美术欣赏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采用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
  1.结合动手体验
  让学生学习创作或临摹大师作品,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这也是另一种学习成果的反馈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不同的环节,让学生用陶艺、绘画、手工拼贴、电脑创作或者写感想等形式去欣赏美术作品。
  2.融合其他学科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与计算机课相结合,将学生带入机房,让他们去上网查找答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教学需要,美术教师结合其他学科来开展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课堂美术馆”
  只看教科书上的作品图片和在美术馆中看到作品实物,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但并非每个城市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课堂美术馆”,用图片、艺术的仿制品布置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中感受到美术学习氛围。
  4.整合地方文化资源
  美术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地方文化资源,但由于地理环境、课本篇幅有限,配图往往只能选择比较经典的,导致当地大量的文化资源没有展现给学生。地方文化资源与书本内容的整合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美术作品,所以教师应创设地方文化的欣赏课。
  美术欣赏进入小学课堂的时间不长,可借鉴的成功教学经验也不多。以上是笔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教学的多次尝试中总结出来的策略,希望教师能够真正架构起学生与美术作品对话与交流的桥梁,让美术欣赏课堂变得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高中英语教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运用语言 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熟练运用它。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就不单单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是帮助学生提高识别语言环境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高中英语教
自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已经过去十余年,课程改革的深化过程也是教师思想的转变过程。结合亲身经历,笔者最大的切身体会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带来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传统的历史课堂是教师的独角戏,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最多,学生几乎成了记忆机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摘要:编辑是一份充满弹性的工作,行业给他们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市场又迫使他们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好编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自我修炼的。编辑必须从小事做起,不断锤炼、踏实工作,将自己修炼成文化的窗口,把美好的风景展现给读者。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做好一名编辑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出版理想 文化品位 独特见解 加工整理 宣传造势  一、处理成型、干燥焙烧,泥料终成砖
美术学科所包含的学习领域非常广,各领域间相依相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如此,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教学内容上,学科间要相互借鉴,不断地走向融合,并在融合中保持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将初中美术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学习目标的整合  在《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指引下,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和实
摘要:随着社会形势及教育形式的变化,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发生了较大改变,学生及家长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教师要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及运动乐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知识的学习及活动。“愉快体育”是以学生主观需求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体育”,有助于教师更加高效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体育 愉快体育 教学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运用“愉快体
摘要:开放式教学就是依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灵活性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本文从主题探究、深度学习,不同变式、触及本质,链接网络、开阔视野这三个方面建构开放式课堂,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 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基础知識,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开放式课堂是指,教
摘要: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虚拟机器人已走进了中小学课堂,给信息技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智能快车虚拟机器人为例,简述了如何应用子程序高效地完成任务。  关键词:子程序 虚拟机器人 智能快车  在2009年中小学电脑竞赛中,广州市增加了“3D仿真虚拟机器人”比赛项目。2010年,广东省教育厅将虚拟机器人项目作为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项目。近几年,笔者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下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高中生物学科中,教师既要优化教学资源,又要及时更新教学方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学生提供与众不同的课堂和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番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正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向,探究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期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關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知识面较广。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解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以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目的。基于此,笔者总结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课堂氛围的营
摘要:数学建模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学数学 建模思想 实践  一、数学建模思想概述  数学建模是指,使用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程序、数学图形等对实际问题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而简洁的刻画,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