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小学高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水平与日俱长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ji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相对比较低。主要表现有阅读习惯差、阅读书籍少、缺乏主动性、读物单一性以及一味地追求数量,无视阅读质量等状况。激发学生爱阅读的内驱力、转变教师阅读教学的观念、构建家校课外阅读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拓宽读物资源渠道等是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才能使课外阅读水平与日俱长,从中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量;阅读水平
  《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量都提出明确的要求。高年段(5—6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提高课外阅读水平,包括阅读文字量和阅读质量两个层面。阅读质量水平可以理解为把课外阅读量转化成语文素养的能力。
  一、农村小学高学段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笔者对所在乡镇两所农村小学高年级12个班511位同学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阅读时间、阅读文字量、读物的类型、讀物来源等。调查对象虽然带有局部性,但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带有普遍性。
  1.调查结果
  (1)阅读时间。每天坚持阅读人数约占4%;每周坚持阅读5-6天的约占6%;坚持阅读3-4天约占13%;坚持阅读1-2天的约占24%;没有阅读的约占53%。
  (2)读物类型。经常使用电子读物约占7%。
  (3)读物来源。自觉到学校图书室借读物的约占15%;自觉到校外机构借读物的约占3%;家长经常购买读物的约占6%。
  2.存在问题
  (1)阅读习惯差,部分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2)缺乏主动性,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是按照教师有布置时才阅读,带有任务式;(3)读物单一性,以纸质读物为主,电子读物少,与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脱节;(4)阅读水平低,片面追求数量,忽略阅读质量。
  (二)原因分析
  一是学生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缺乏兴趣;二是教师的指导方法不得当;三是农村学校教学装备普遍不足,对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有一定的制约。
  二、提高农村小学高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内驱力可以说是个人走向成功的主动力,学生有了爱阅读的内驱力,就可以自觉地去阅读去感悟。
  1.激发阅读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阅读兴趣,就自然而然地启动了个人的动力,事半功倍。
  2.建立阅读的自信心:(1)成立阅读小组,用竞赛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通过组内成员传、帮、带的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全体学生阅读的积极性;(2)科学设计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完成阅读,增强阅读的自信心;(3)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性,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并提倡学生对文本适当的多元解读,从而增强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转变阅读教学旧观念
  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在理解上有所偏差。一是只重视课本阅读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忽略拓展课外阅读的指导;二是应试教学情况比较普遍,有的教师,捉摸出题者的出题方向,阅读教学就奔着试卷里面的分数去做,完全委曲了阅读教学的初衷;三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放任自流,学生漫无目的地去进行课外阅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量。
  教师应该加强本身的理论学习,摒弃阅读教学的旧观念,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农村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课外阅读的质量水平逐步提高。
  (三)提高家长重视度
  目前,农村学生有比较多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所以,学生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留守儿童大部分在家是“隔代教育”,部分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思想认识和文化水平与现代教育有较大的差距。
  1.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充分利用好“家长学校”和“家长联盟”等组织的作用。比如,邀请家长共建开放图书角、组织“假期阅读日”等亲子活动,从而提高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
  2.送教上门。这里所说的是“教”,专门指课外阅读方面的教,包括对学生和家长的教。随着通讯的迅猛发展,农村学校教师的家访方式发生了改变,电话家访、微信家访占了比较大的比例。登门专题家访方式是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提高一个有效的方法。既可以了解督促学生的阅读,也可以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和辅导水平。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1)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课堂。目前,农村拥有电脑的家庭不多,但是学校的信息化装备可以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可以利用好每周的信息技术课堂,在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每节课用10分钟给学生进行网上阅读。既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又拓宽了阅读渠道。
  (2)有效利用手机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进入了绝大部分农村家庭。很多孩子回家后都使用手机,但大部分学生是上网玩游戏。我们可以因势利导,使学生利用手机这个资源进行课外阅读,把沉溺在游戏中的孩子解脱出来,发挥手机的正能量。
  (五)拓宽读物资源渠道
  农村小学生阅读读物来源少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地区的小学生家庭非常贫困,家庭投入少。二是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校外阅读的条件有限。
  1.加大投入力度。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生读物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借力于社会公益。社会公益力量的作用是巨大的,农村学校还可以借校友、乡贤、社会公益团体的力量,充实课外读物,进一步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渠道。例如,今年“深圳鹏博爱心互助协会”就为宾亨镇几所边远的教学点捐赠了图书室和一大批课外读物,为边远山区学校提供了有力支持。
  3.引导学生主动猎取读物。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寻读物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扩大阅读容量。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水平普遍低下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阅读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因地制宜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课外阅读水平与日俱长,从中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银玉.当前小学生课外读物的现状及对策分析[A].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6(27).
  [2]宋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革新,2016(01).
其他文献
仍记得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我们的如期约定,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成就了我们难忘的岁月。至此,让作为小学生的你们铭记着这不平凡的2020,2020注定是难忘的一年,2020注定是改变的一年,2020注定是成长的一年。  难忘:2020年1月中旬,湖北新冠肺炎疫情一次次告急,感染者的数据不断攀升,为竭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1月23日湖北武汉新冠肺炎指挥部宣布“封城”。这时,一批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课堂教学是向学生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以岳麓版必修二中的《近代前夕的发展与迟滞》一课为例,分别讲述明清之际农耕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前夕的迟滞的相关史实,通过“学”与“问”的课堂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关键词】家国情怀;明清农耕經济的发展;近代前夜的迟滞;命运共同体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要想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把语文课内外阅读很好地衔接起来。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有如下方法。  一、立足教材,尋找课外阅读的衔接点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犹如一把钥匙,学生可以拿它去开其它的书库。”立足于语文教材,学生从中学到的方法,可以去阅读更多的书籍。笔者在教学《景阳冈》这课,当分
今年春季,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也给各级各类学校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不能正常开学,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秩序打乱了,广州外国语学校灵动政治教育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广州市杜良云名教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员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将面对面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变成线上交流互动,以个性化的方式坚守教育教学教研阵地。   一、挖掘
【摘要】微课作为课改“高效课堂”的辅助手段,既可以用在预习上,也可以用在课堂中,还可以用在课后,同时分层顾学困生和优等生的转化和促进。由于微课把很多关键性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都放在课外解决,有效地提升高效课堂效率,从而让数学“高效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微课;高效课堂;翻转课堂  随着近年来“高效课堂”课改模式推行,课改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校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
【摘要】教师发展是教育教学工作持续精进的重要支撑。中山小学围绕“习惯引领发展、性格影响未来”的办学理念,从无到有摸索出一套包括管理习性、教师习性、家长习性和学生习性的办学方法体系。本文介绍了该体系中教师习性部分在同化、活化、进化和文化四个层面的发展举措,是可供教育同仁办学参考的有益实践。  【关键词】习性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举措  中山小学拥有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教师队伍,这也是一支师
【摘要】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思想与信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指针,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南边小学现有的文化特色与地域文脉,集中众人的智慧,我校最终确立“书品立校,和雅育人”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积极构建和雅校园,打造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相结合的高效教学。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第一门学科,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担任着传承中国国学文化的重任。小学生往往心智不够成熟,对文学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欠缺。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概念性过强,背诵内容过多等特点均导致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厌倦。而读写教学模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针对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成为一线教师着力探索的问题。课堂观察能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更为关注有效活动的设计,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本文主要分析探究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观课和议课。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观察;观课;议课  当前,听课和评课已经成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教师告别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还可以巩固、感悟,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实施云课堂教学时,同学们、老师们各自在家,信息技术让学生轻松地缩小距离,感受到真实课堂依然存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