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1986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统计表明,在各地各普通学校中,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同比其它学科的成绩总是偏低。在一个个普通的教学班中,都存在着较大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困难,感到吃力,随着学习的不断积累和深入,便逐渐沦为学困生,严重制约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既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更与当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想违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众多的学困生呢?教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转化学困生?笔者粗浅地谈点看法,抛砖引玉,期与同行学习。
  
  一、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数学课堂的场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生发的,有生命性,只有在师生双方都充满激情的条件下,才谈得上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探究、思维的启迪。古人讲“心诚则灵”,气功中讲“调息”,其实都在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在调息调心之后,才能更好地实现与外界的连接、沟通和融合,这对数学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启示。当学生心怀诚意“亲其师”时,则必然会“信其道”,大脑细胞异常活跃,产生兴趣,产生兴奋,改善认知的生理特征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在情感的催化下,学生还会力求用自己的学习成绩证明自我价值,期以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情感的交融便引发了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心智的火花,起到了特殊的教育作用。
  
  二、加强对学生思想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往往与学生的人格适应不良互为因果,那些人格适应不良的学生,常有不利于学习的症状,诸如:多动、分心、情绪波动多变、易怒、爱寻衅闹事,易产生敌对情绪、志向水平低。这样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差,缺乏自信,感到焦虑;缺乏责任感、独立性和长远目标,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不能延迟享乐需要的满足,缺少学习的潜质。多数的学困生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不良的人格行为,当然也就学不好数学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不要认为教了知识就了事,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做人处事性格、态度、习惯、修养等方面的养成教育。
  从数学是严密、精细、抽象、逻辑充满思辨的特点着眼,教育学生诚实有为,积极进取、刻苦钻研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作业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主动获取一丝不苟的习惯。从“学习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着眼,教育学生自尊自强克服自卑心理,要给学生讲“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与别的课程相比,具有一定难度。不要因一两次作业错误、一两次考试的失利就丧失信心,要有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数学。
  
  三、加强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开发培养
  
  元认知就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实施的控制,是个人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高元认知能力的学生,能更有效地让一般认知能力有效发挥。元认知能力能弥补一般认知能力的不足,高元认知能力的学生在平常的自我管理和控制方面,目标意识较强,而学困生则恰好表现出较低的元认知能力,内心想学习却不知怎样学,无从下手,东拉西扯,关注别人,不知自己应干什么、该干什么、怎么去干,在每一次的学习活动中耗用大量时间还进入不了正题,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或讲述一些元认知知识和策略,对学生进行开发培养,如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解题时,自我进行解题进程评价,迅速校正解题思路;考试时,依困难程度分配解题时间等,帮助学困生建构元认知策略模型,力求通过对元认知能力的开发,促进学困生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智力水平,使之更好地学习数学。
  
  四、加强教师的进修学习,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不能绝对地说,学困生的产生是教师教学方法的低劣造成的,但学困生的转化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肯定相关的。数学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吸取教育理论的精华,改善和促进数学教学。数学教师还要善于从与学生的各种交流形式中去观察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及认知加工过程,积极努力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对教学内容和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梳理、拆解,力求使知识以最佳结构,最好地呈现给学生。尤其以教师语言最为关键。同一个问题或概念,教师不同的语言表述会给人以不同的理解感受,通俗、形象、风趣的语言促进学生高效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特别是对学困生。教师的素质差异首先就表现在教学语言上。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应在课前精心思考设计过,力求让学困生都能理解,以利于学困生的转化。
  
  五、建立良好的班级数学学习管理机制
  
  由于人都具有惰性的一面。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有可能在漫长的三年初中学习中感到疲乏。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班级教学中,建立一套精细、严格、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来约束学生,这对有人格缺陷的学困生尤其重要。平时的训练和作业的分层设置,完成上交、批改、收发、学月或单元章节的测试讲评、成绩统计分析、个别指导、鼓励,教师都应心中有数,要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格,一种制度。从而对学困生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困生一旦形成其转化是艰难的,不可能在短期内自动完成,需要学生自身的刻苦努力,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和帮助。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用新的教育科学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转化数学学困生,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心罚,就是侮辱学生的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歧视、讥讽、嘲弄、起绰号与谩骂学生,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的心罚与体罚等;所谓体罚就是伤害学生身体,制造学生身体痛苦的心罚与体罚。不论是心罚,还是体罚,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学生身心造成伤害。  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个电击狗实验:第一步,先设计了部分有电击刺激、部分没有电击的一个情境。当把狗放到有电击刺激的情境时,狗出于本能乱蹦乱跳,在它不断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加强朗读训练,促使学生把全部心智投入其中,可充分挖掘和运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也是一种独立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及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主动、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主动、独立学习,从而培养主动、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建立语文教学的自主教育观,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联合国教
期刊
如何把素质教育的观念融入到个人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的组织者,对学生的行为意识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高度责任感。其次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身体各方面能力,帮助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最突出的感受是:教材确实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正如《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
期刊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是借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形式来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命题形式。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成了作文命题的主体地位。  话题作文之所以受到全国各地命题者的青睐,是因为这种题型能张扬学生个性,能写出真情实感,充分考查考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它能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给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较大空间。  为此,要在中考考场上写出好的话题作文,教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主渠道,尤其在教学目标上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置,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高中政
期刊
《金锁记》选取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上海为背景,表现主人公曹七巧在一个封建家庭里畸形的性格发展,展现人性在黄金枷锁下,在不正常的环境里受到压抑,扭曲和摧残。主人公的性格在文章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由一个曾有青春温情的曹大姑娘变成了阴鸷毒辣凶狠的姜老太婆。张爱玲笔下的人物,照她自己的说法,“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曹七巧是属于这个范畴的。但是,我们必须穿透作品所显示出来的表面,去探究其深层次的
期刊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如何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历来是教育部门面临的一大重点和难点问题。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神圣而又光荣的任务。思想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要常抓不懈,讲究方法,灵活多样,还要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及时、耐心,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的思想能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更应育人。  别林斯基曾说过:“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不会成为一个人——这就是一个问题。”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我们在教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用自己的真挚情感去感染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