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罚与体罚会给学生造成人生的悲剧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罚,就是侮辱学生的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歧视、讥讽、嘲弄、起绰号与谩骂学生,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的心罚与体罚等;所谓体罚就是伤害学生身体,制造学生身体痛苦的心罚与体罚。不论是心罚,还是体罚,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学生身心造成伤害。
  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个电击狗实验:第一步,先设计了部分有电击刺激、部分没有电击的一个情境。当把狗放到有电击刺激的情境时,狗出于本能乱蹦乱跳,在它不断蹦跳的过程中偶然跳到了无电击刺激的情境中,使它摆脱了电击刺激。多次实验后,这条狗学会了逃避电击。
  第二步,将第一种情境中无电击刺激的部分也变成有电击刺激的情境,这时狗被放到这种情境时,它像以往一样试图逃避电击,但后来发现无法逃避。于是,这条本已学会逃避电击刺激的狗,再也不做任何逃避电击刺激的尝试了,默默忍受着电击带来的痛苦。
  第三步,将这狗重新置于第一种情境中,结果发现,这条狗说什么也不做逃避电击刺激的努力了。塞得格曼把这一现象称之为“习得性无力感”。后来在学生中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学生也存在习得性无力感。
  习得性无力感是指学生因不断受到挫折与体罚而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而丧失自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力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学生在不断受到否定和挫折中习得的一种行为方式,后进生多是在心罚与体罚中长大的,普遍存在习得性无力感。
  后来又有人用跳蚤做了类似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以声速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是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的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的跳跃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跳了,变成爬蚤了。它并没有丧失跳跃能力,而是由一次次受挫后没信心与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是在于,实际上玻璃罩已经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在潜意识里,被罩在了它的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就这样被扼杀了。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设限”,与习得性无力感的本质是一样的。
  经常受到教育者心罚与体罚的学生的遭遇与上述实验结果极为相似。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小学生,遭受外界太多的心罚与体罚、打击和挫折,多数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会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造成学生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
  一位教育家对美国同样的两所小学作了一次调查,一个小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升入了中学。另一所小学的学生问题一大堆,大部分学生进入了少年院。教育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后一所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的心罚与体罚太多,学生体验失败的时间太长,学生渐渐地都失去自信心,心灵呈一片灰色。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室里,有一些教师常常对学生随意嘲弄,讽刺,挖苦,甚至有的教师还经常为自己能够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而暗自得意。如有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这样说:“天生的榆木脑袋,无可药救,朽木不可雕也”等等。教师是恨铁不成钢,但这样说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是对人生最大的伤害,也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被辱骂的学生,会产生孤独,自暴自弃甚至敌意的情绪,从而导致人格偏差。有一位初中后进生,不仅常被教师责骂,而且光全校闻名的绰号就有三个:数学教师称谓他为四季豆,取四季豆不能自立之意;物理教师称谓他为绝缘脑袋,为神经短路之意;化学教师称谓他为惰性气体,是懒惰与令人生气之意。箭伤骨肉,话伤灵魂。最终,这位学生逃离了学校。他十几年后一想起学校就心率失常,永远不想进学校的大门。
  有一位女学生数学学习得不好,数学老师叫她到黑板上做题时,她像一节木头似的站在讲台上,绝望地手拿着粉笔,盯着不会做的题。老师等不及了,指着这位学生,阵阵有词地说:“这样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笨到了极点,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不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把你生出来的。”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她来,她被冷嘲热讽的波涛淹没。救命的下课铃响了,人都走了,她因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羞辱伏在桌子上痛哭起来。这令她更加自卑,令她一生都不愿意、也不会去亲近这门学科。
  心罚与体罚的后果,使学生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沮丧沉沦,自尊心受到打击,失去信心,给学生的发展与未来生活带来灾难。
  据加拿大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经常被教育者心罚与体罚的学生,到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那些未受心罚与体罚的学生的两倍。受心罚与体罚的学生日后患上焦虑症、发生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机率显著增加。受调者的年龄介于15至65岁。在童年常常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上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吸毒成瘾。
  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学生未来的幸福,请教育者不要心罚与体罚学生。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教学要先完成由小学兴趣课向初中任务课的转变,同时要兼顾学生学习心理的转变,它是英语学习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英语学习的优异者,大多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遥遥领先。反之,在这个阶段英语学习受挫者,也往往容易得上英语“恐学症”。  英语“恐学症”大多出现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由于记忆大量单词的需要,凸显出英语学习枯燥的一面,于是部分学生兴趣减退,久而久之,未掌握的英语知识积少成多,形成恶性循环
期刊
摘要: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旅游业迅猛发展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探讨旅游业发展给旅游地的旅游环境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探明旅游对环境为何产生负面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我省旅游业的开发、规划及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
期刊
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入了规范阶段,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合格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成为当前义务教育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而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两个指向,一是指向人,主要是通过新课程改革,来改变校长和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家长的家教方式。二是指向文化。确切的说新课程是一场文化性的改革,它试图从文化的根基上重塑
期刊
摘 要: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素质教育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提高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增加英语教学中所需的情感心理,全面实施英语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
期刊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所追求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历史情境教学。    一、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历史情境    马卡连柯曾说道:“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教师的
期刊
Simple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s  New Intercharg i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2000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ching Press, which is designed for non-native learner
期刊
[摘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是新课程状态下急需研究的课题。我校处在农村,是一所较大的学校,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有效、高效”的课堂探究和发展学生特长能力的培养研究,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究出促使农村小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起了农村小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指导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策略和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村小学生自我个性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自我个性发展 指导策略 教学模式    《农
期刊
作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我曾对学生的作文毛病作了一些归纳:如审题不清、语言比较罗嗦、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标点符号不会用、事例话题陈旧等。究其根源是学生写作动机不端正,写作兴趣全无,把写作视为畏途。若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在作文教学训练中,以学生为本,以读、写作文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走出目前这种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    
期刊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经过对那些学业上有困难的孩子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后,终于写成了这部《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经典教育专著。该书的出版震惊了西方的教育界,因为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造成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多种天赋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老师们仅仅重视了在很有限的
期刊
传统的体育,其方法简言之则为“师传生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基本上是“受动的”,而新课标指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倡导和谐前面发展的教育。新课标的具体实施,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笔者认为,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自然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正确理解和贯彻一定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在欢乐中掌握技术。新课标的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