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春晚相声《妙言趣语》指瑕”导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073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央视春晚,岳某、孙某合说的相声《妙言趣语》“说文解字话对联”,令人过目不忘。岳某自称是个“特别有文化的人”,他别出心裁地将“丛”念作“双人床”,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对对联时,更令人大跌眼镜:上联是“江河湖海”,他对的下联是“花花草草”“蹦蹦跳跳”;上联是“江河湖海汹涌澎湃”,他对的下联是“洗澡没法涂沐浴液”;上联是“重中之重”,他对的下联是“轻如鸿毛”……引来满场观众喝彩。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对联不仅要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而且平仄规则也十分讲究。听了相声《妙言趣语》,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导]
  相声作为一种引人发笑的艺术形式,其功能之一是娱乐。然而,岳某、孙某在合说的相声《妙言趣语》中,为取悦观众任意曲解汉字的行为,充分暴露出一些“文化艺人”知识匮乏“没文化”。这样的“曲解”不仅是对观众的误导,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大不敬。在对对联时,不知是庸俗,是无知,还是有意作践传统文化,岳某所对的下联简直就是乱弹琴:或不讲对仗,或不合平仄,或表意含糊,犹如痴人梦语,不知所云。真不知“妙”在哪里,“趣”在何处!再看看我们的观众,面对演员一次次的噱头,又是掌声,又是喝彩,一个个眉飞色舞,呐喊一片,全场几近狂欢。
  透过表象,可以从三个侧面对材料进行解读:一是演员。作为表演艺术家,应该德艺双馨,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忘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取悦大众,更不忘传播文化,传递正能量。否则,艺术生命之花必定会过早地凋谢。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不但精通表演技艺,更要多闻博识,特别是相声演员,要努力做一个“杂家”,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二是观众。春晚门票之贵人所共知,由此可想,坐在春晚观众席上的人非贵即富,应该都是有地位、有品位、有素质的人,到春晚现场不单单是看热闹来了,更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然而,他们面对表演者的胡言乱语,非但不深思,不觉醒,反而如痴如醉,一味随声附和,让人戳脊梁骨,丢了颜面,自然也身价大跌。说到底,只怕也是文化缺失的表现。三是导演。大家知道,春晚节目的筛选是非常严格的,每一个送选的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经过层层审查把关。像《妙言趣语》这样深受诟病的节目能堂而皇之地登上春晚的舞台,不能不令人质疑:到底是导演责任心缺失,没有把好关,还是水平有限,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由以上三个侧面入手,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
  1.从演员的角度:①德艺双馨,提升品位。②文化素养不可丢。③传统文化不可亵渎。
  ④打趣逗乐更要传播文化。⑤娱乐至死,文化至上。⑥文化去哪儿了?
  2.从观众的角度:①提高文化修养迫在眉睫。②盲目从众,颜面尽失。③重娱乐,更重文化。④勇于质疑,不当庸俗的看客。
  3.从导演的角度:①强化责任意识,不辱神圣使命。②高雅的节目必须以高雅的文化做保障。③导演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
  [范文一]
  娱乐不应以亵渎文化为代价
  姚玉逍
  曾有外国人说,中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国家。此话虽有失偏颇,但也非毫无道理。猪年春晚岳某与孙某合说的相声《妙言趣语》,就充分暴露出国人娱乐至上而文化缺失的严重性。我认为,娱乐不应以亵渎文化为代价,提升文化素养迫在眉睫。
  余秋雨曾说过:“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在物质丰裕、精神多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要使生活高雅而有品位,浪漫而有情趣,就要用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励我们的斗志,提升我们的境界。
  有人说:“中国人一辈子可以学会其他各国的语言,而外国人一辈子都学不完中华文化。”的确如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沃土。
  中华文化,化身音乐,抒情言志。它流淌在悠远的箫声里,诉说着哀怨与愁绪;它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它流转在琴瑟间,于轻拢慢捻中净化人们内心的污秽。本无生命的乐器,成为文化的载体,幻化出或舒缓或高亢的乐章,为人们解闷消愁,净化心灵。
  中华文化,不仅在丝竹间,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开来。张大千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千百年前人们的信仰;齐白石画出的自然风物,传达着生命的灵动;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数丹青妙手,用他们的旷世杰作陶冶人们的情操,升华人们的境界,点缀着这个缤纷的世界。
  中华文化,寄身精美的诗句,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激励多少人血洒疆场、义无反顾的斗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道出多少人取义成仁、清正高洁的情操;“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抒写多少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理想……这铿锵有力的诗句,化作神奇的刻刀,将忠诚、仁义、和平的美德与信念镌刻在人们的心上。
  然而,反观现实,如相声《妙言趣语》般缺失文化或亵渎文化的现象数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是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娱乐至上的社会风气使人们变得浅陋无知;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的畸形教育把圣贤之书置之脑后,导致传统文化严重流失;三是功利思想使人们热衷“权”“利”,轻视文化,致使文化贬值。
  文化是基石。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命运。无论个人、媒体还是社会团体,都要树立文化至上的理念,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把“根”留住。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讓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愿我们乘文化之兰舟,渡文化之沧海,吟文化之妙语,让华夏文化薪火相传,延续千秋万代,芳香永驻人间。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见解独到,犀利深刻。文章首先论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从它“解闷消愁,净化心灵”的功能到“陶冶人们的情操,升华人们的境界”再到涵养“忠诚、仁义、和平的美德与信念”,逐层递进,步步深入。接着,话题一转,从反面论述文化缺失的现象,并纵深剖析文化缺失的根源,透过现象看本质,论证更进一层,切中要害,给人以启迪。最后论述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构完整,深刻有力。
  [范文二]
  娱乐至死 文化至上
  乔 灿
  最近,猪年春晚相声《妙言趣语》因戏说对联成了众矢之的,人们批评该节目为了人气为了娱乐而不尊重传统文化。在当下这个浮躁的、肤浅的时代,娱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须知,娱乐无可厚非,文化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的“根”。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在这个娱乐至上、全民狂欢的时代,公众话语大都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时尚,文化都不知不觉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文化的生命力正在逐渐消失。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
  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同样,精神上的疲倦要靠娱乐来纾解。但很少有人会不停地吃饭,更少有人会不停地喝水,这是物理条件的限制决定的。娱乐过度就会狂欢,最终乐极生悲,甚至娱乐至死。看看我们的众多“明星”,只重娱乐而没有文化品位的现象着实尴尬。岳某在相声中滔滔不绝的“应对”,说起来津津有味,听起来朗朗上口,台下观众一片叫好,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对联”不讲对仗,不懂平仄,简直就是胡言乱语!由此再联想到影视演员靳东在微博中提到的“诺贝尔数学奖”,杨幂写的“金榜提名”、把“脚踝(huai)”说成“脚裸(luo)”,孙楠的“什么五指山,不就是花果山吗”……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充分暴露了公众人物文化素养堪忧的问题。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文化营养不良”、浑身散发着铜臭味的明星们,拍一部戏的片酬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而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屠呦呦的奖金只有数百万元,在北京甚至买不了一套大房子。价值观扭曲到这种地步,何其悲哀啊!长此以往,只怕真的国将不国了。再看看国外,与中国截然不同,那些明星大腕们大多是高学历,高水平,英国著名演员艾玛·沃格森便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她获奖无数,最终登上《时代周刊》名人榜,这才是真正的“明星”,才艺双绝,熠熠生辉。
  前些日子,杨超越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影响中国2018年度人物”。与她一同入选的还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等人。把“福”字错写成“褔”字的杨超越获此殊荣,不禁让人想起前不久范冰冰获得的“国家精神造就奖”,实在是荒唐可笑,匪夷所思。文化的缺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皓镧传》中赵姬成了正面人物,《王者荣耀》中荆轲变成女性角色,《花木兰》中木兰被恶搞成贪吃、不孝、花痴、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在娱乐日趋低龄化的当下,对历史文化如此肆意颠覆和篡改不知会误导、毒害多少孩子!娱乐应有度,决不能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否则贻害无穷。
  娱乐谨防“至死”,文化才是精神之“根”。守住这个“根”,我们的民族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材料丰富,论据充实。通观全文,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在选材上破费心机: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既有理论素材,也有时事素材;既有演艺圈名人,也有荣获诺奖的大家,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在素材使用上,点例和面例相结合,正例和反例相对照,详略有致,是非分明。大量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手法的运用,化抽象为具体,说理形象生动。
  [范文三]
  “盲”兮“盲”兮奈若何
  王 瑶
  “江河湖海,花花草草”,要说这是副对联,文化名人们怕是要“抚膺长叹”了。不仅如此,岳某所对的下联不讲平仄,不论字数,毫无厘头,而那些衣冠楚楚的观众们对此哄堂大笑,不亦乐乎!忧哉!莫做文盲,提高文化修养迫在眉睫。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谆谆教导我们:“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不错,人本是散落的珠,只因文化这一根细丝串起,才璀璨夺目。倘若丢失了文化,我们何异于没有血色、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文化是身价的标签,是社会交际的通行证。难以想象,一个文化素养低下的人置身于文化圈,岂不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将是怎样的尴尬、茫然和失落。近日有网友指责电视剧《知否》主题曲“一来就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接一句完全不知所云‘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全靠词藻堆砌,逻辑上狗屁不通,矫情而不知所云。”他哪里知道,该主题曲歌词出自“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之手,脍炙人口,历来为人称道。到底是歌词“狗屁不通”,还是自己“狗屁不懂”?这位网友可能“文不知李白,武不晓关羽”,竟然大放厥词,岂不令人嗤之以鼻?这样的人还有何颜面混迹于人群之中?
  文化是抒情发声最好的媒介,是步入高雅殿堂的叩门环。古人素喜以文字抒情,见美人便脱口而出“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现代人只会说“颜值高”;见美景便高吟“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现代人只一句“震惊”便打发了;古人高中便咏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现代人则设宴摆阔,美事沦为谈资。今日文化之殇使人难脱俗气,又何谈高雅!
  文化是国之瑰宝,是民族的精神食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走过九原板荡、百载陆沉的坎坷后仍鲜活如初。然而今天,文化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轻慢和亵渎。上至官宦名流,下至布衣黎民,多少人都成了物质的富翁,文化的乞丐!倘若人人如此,那明珠岂不蒙尘?“盲”兮“盲”兮,灿烂的文化如何辉映千秋?“盲”兮“盲”兮,国家的灵魂何以寄托?我们要做一个勇士,像冯骥才那样,传承文化精髓;像温儒敏那样,捍卫文化尊严。唯有如此,文化之寶才能熠熠生辉,精神食粮才能香飘万里,沁人心脾。
其他文献
古人作诗强调结句,追求意蕴丰富,余韵不绝,正如姜夔所说:“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诗歌结句赏析历来受人重视,也是当今高考重要的考点之一。下面,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赏析、品味诗歌的结尾艺术。  一、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结尾艺术  1.以描写作结。  (1)景物描写作结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宋·叶梦得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
函数与导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之一,是高考命题热点与难点问题,在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基本思想方法、数学运算与推理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但是,不少同学在概念理解上出现偏差,不够清晰;不善于运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在运算求解过程中出现一些运算错误等等.本文试从这些方面总结函数与导数问题中的常见易错点,让大家理清概念,掌握方法.  易错点一:忽视函数定义域的首位意识  
数列不仅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同时藴含诸多数学思想方法,因其多变的形式和灵活的解题方法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睞,历年来都是高考命题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就高考数列重点考查内容以及备考建议做些探讨,供同学们参考.  考点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高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考试说明(江苏)中属于“C”级要求,是八大重要考点之一,主要考查数列的概念、公式、性质及其综合应用.透视历届学生的易错题,往往因为初学时其中的公式、概念、方法理解不透彻,进而导致出错.在后续学习和考试中,怎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拟以如何准确把握常见易错题的视角,将部分易错题进行分类,剖析错误、给出正解、并指出应对的方略.  一、
2017高三數学模拟试卷(八)
数列是高考和各类模拟考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高考对其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有关数列的试题大多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问题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不等式、探索性问题等综合起来,对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要求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对同学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考查区别也比较明显.本文拟从实例出发,对各类数列问题进行题型剖析,提炼解题攻略,以期能对同学们以后的解题起到引导和提升功能,供
一  重视身边的传统文化习俗  据媒体报道,近日,新加坡正开展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其涵盖面甚广,就连华人的婚嫁礼饼制作也被纳入其中。  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给人高大上的感觉,新加坡把华人婚嫁礼饼的制作纳入非遗保护,令人顿感诧异。可仔细分析,源自福建的五色糖、豆沙饼、老妈糕等传统礼饼虽很微观,但它所传承的百年制作工艺,以及背后承载的中华传统婚俗文化却很有价值。一块香甜的礼饼,饱含着花
1. Nobody but Jack and Jane great progress in the class recently.     A. have made B. has made  C. had made D. made  2. The women carrying babies, come in first, ?  A. will you B. will they  C. do
散文是文学轻骑兵,她以小见长、以巧取胜,自由灵活,贴近生活实际。阅读理解散文,要遵循规律,抓住特点,具体地说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分清类别特点。不同类别的散文,其写法特点各不相同,写景散文,以写景为主,借助景物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文章的主旨;叙事散文,侧重于叙事,通过记叙事情的经过,来抒写感悟与认识;游记散文,侧重记游,以行踪为线索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每一类散文,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与特点
一、词义猜测题主要的设题方式  1. The underlined word / phras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 suggests / refers to .  2. The word “...”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can be replaced by .  3. Which of the follo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