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五区东部S39砂组开发效果及注采调整潜力分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da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08-01
  一、前言
  渤南油田五区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境内,构造上属于渤南洼陷的中部断阶带,位于渤南油田东南部,南北被两条近东西走向的大断层所切割,东西两侧受岩性控制。其中渤南五区东部整体构造形态为南高北低、中间高两边低的鼻状构造,是一个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含油小层6、8、9。文章主要对渤南油田五区东部沙三段9砂组的开发效果及注采调整潜力进行分析。
  二、储层特征
  渤南油田五区东部沙三段9砂组属于较深水湖泊环境中的浊流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浊积水道、浊积水道边缘及远端坝,砂体为浊积砂体。
  9砂组平均孔隙度16-19.8%,平面上主体沉积厚度中心渗透率高,向东西两侧物性逐渐变差,渗透率主要集中在10-20 X10-3um2之间。纵向上渗透率在0.33-37 X10-3um2之间,渗透率极差112.1;属中孔、低-中渗透率储层,非均质严重。储层具有中等速敏,无酸敏,中等水敏,无碱敏,无盐敏。原油物性较好,为高凝、低密度、低粘、低硫稀油,地层水以矿化度的碳酸氢钠为主,属于常温常压系统。
  三、开发现状
  截止到2012年6月,五区东部共有油井32口,开井19口,其中14口为合采油井,日液水平229.1t/d,日油水平38.1t/d,综合含水83.4%,平均单井日液水平12.1t/d,平均单井日油水平2t/d,动液面1498m,采油速度0.1%,累产油61.22×104t,累产水74.16×104t,采出程度18.2%。水井总数26口,开井8口,其中2口为合注水井,日注水平252m3/d,平均单井日注水平31.5m3/d,累积注水228.22×104m3,月注采比0.98,累注采比1.34。沙三92砂组物性较差、水井吸水状况差,压降最大,达到12.35 MPa。目前井网极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有52.4%,水驱动用程度仅有6.3%,采出程度5.0%。由于生产时间较短,动用差,采出程度低,导致实际综合含水高于理论综合含水,实际产液能力低于理论值。
  四、剩余油分布研究
  (1)动态监测.从渤南五区东部油井义5-11-1井的饱和度测试图上可以看出S392砂组剩余油饱和度较高35%左右。(2)累产累注分析.S392砂组采出程度5.0%,从S392砂组累采累注图,位于浊积水道中心部位的5-8-更1到5-10-2井区油水井累产高,采出程度相对较高,而水道边缘5-10-4到5-11-4井区沉积厚度小,泥质含量高,物性差,储量动用差。(2)水淹规律研究.S392砂组投产初期均压裂生产,由于储量物性差,产量递减快。统计12口井单采S392层末期含水,平均5.7%。油藏南部构造高部位,末期不含水;油藏北界断层附近,构造低部位,末期含水30%。与6砂组合采后,由于渗透率差异大,受层间干扰,整体动用较差。注水后S392砂组吸水程度较低,仅占五区东部合注井注水量的18.4%。部分吸水较好的合注水井S392砂组不吸水,例如5-8-更1井,S361.292合注,2007.6.4号测试吸水剖面S361吸100%,S362吸水量为0%,S392吸水量为0%,综合分析,S392砂组基本未水淹。位于油藏南部断层附近的油井由于能量低,受作业污染,造成含水偏高,末期由于供液不足停产。(3)剩余油分布研究.S392砂组初期产能较高,但注采井网完善程度低,油井多表现为能量差,层间干扰严重,砂组采出程度低,整体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剩余油饱和度较好区域主要分布在义65-9-7井到义5-11-1北部无井控制区域,剩余油饱和度45%左右;其次分布在水道中间注入水未波及的义5-12-2、义5-11-4区域,剩余油饱和度45%左右。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五区东部剩余油主要受壓裂裂缝、沉积相带、注采井网等因素的影响,在平面、纵向上有较大差异。S392砂组由于受层间干扰影响,采出程度低,剩余地质储量大,是调整挖潜的主要层系。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潜力
  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区东部S392砂组剩余油较为富集,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渗透率极差大,层间动用差异大;(2)、油水井井数少,注采井网二次不完善,水驱动用程度低;(3)、注水水质差,造成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
  2、 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渤南五区东部S392砂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1)、细分层系,分层开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五区东部由于渗透率差异较大,S36砂组渗透率较高124.7 X10-3 um2,S392砂组渗透率11.0 X10-3 um2,渗透率极差11.3,导致层间动用状况差异较大,S36砂组采出程度31.3%,S392砂组采出程度仅有5.0%;且具有一定物质基础,S392砂组剩余储量138.6 X104 t,具有细分层系开发的潜力。按砂组细分层系,沙三92砂组因渗透率最低,储量控制程度差,剩余储量最大,因此单独作为一套井网。细分后,层间干扰大幅度减轻。 (2)、优化井网井距,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目前五区东部井网完善程度差,S392砂组钻新油水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依据地应力分布部署注采井网。 (3)、油井进行大型压裂,提高油井产能;水井实施常规压裂。
其他文献
摘要:红松为东北三大针叶用材树种之一,且红松种仁的商品价值逐年攀高。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红松播种育苗从时间、播种量确定,播种后覆盖物选择到播种后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为生产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红松;播种育苗;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05-01  红松为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幼树树皮灰红褐色,皮沟不深,近平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个体育建筑,建筑形式与结构形式的分析,简要论述了其各自大跨结构的特点,同时分析了建筑造型与其结构选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跨建筑 大跨结构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584-01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探索与求知的脚步。作为人类生存基本需求的建筑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改变着。建筑师一直在探索着建筑外部形式美与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
期刊
摘要: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信息化是做好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没有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林业。本文着重讨论一下营林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营林管理 工作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03-01  1.前言  信息化是做好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对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提高
期刊
摘要:汽车的广泛使用以及非职业驾驶员数量的激增,让人们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诸如ABS、ASR、ESP、EBD等电子制动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此基础之上的各种形式的坡道起步辅助系统也不断被开发出来,大大方便了新手驾驶员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缓解了交通拥堵。本文在ESP基础之上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减少了传感器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成本并实现了闭环控制的坡道起步及自动驻车功能。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也倍受重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满足人民的需要,就需在施工工艺上加强,本文谈一下公路施工的较新的工艺和方法。  关键字:工艺;混凝土;路面;边坡;治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11-01  一、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基数也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人口密度极高的国家,解决人们居住条件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高层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有效的解决了居住资源空间急缺的问题,但是随之而产生的消防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高层建筑中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监管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消防质量隐患;监督策略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六红金矿是东天山地区众多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作用分析以及与其相临金矿床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六红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一低温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关键词:地质特征 中一低温热液 石英脉型 东天山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580-02  自2000年以来,在东天山大南湖一带的大红山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项经济制度也不断制定和完善,近些来便出现了科技查新,新制度的出台肯定有利有弊,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现阶段以来我国科技查新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科技查新、查新委托人、查新现状、作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09-01  一、科技查新的基本定义  在2000年科技部曾在《科技查新规范
期刊
摘要:黔东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以群居为主的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其不仅在风光人文上使得其具有现在旅游产业所需的自然条件,其人文条件也大大吸引着人们不断前往,红色旅游就是其中一大特色。本文以贵州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的现状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贵州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本文以贵州黔东南州红色旅游旅游发展的现状,简单的探讨贵州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贵州 黔东南州 红色旅游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如今在市场上使用的变水量冷冻系统大都是实行二次双环路的形式。虽然在国内外的很多家生产企业都已经陆陆续续地使用这种配置方式来进行生产和作业,但是二次双环路的配置方式必须要配备至少两个以上的水泵才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无疑会给生产者带来设备投资压力。同时,冷水机在利用变流量冷冻水的过程当中的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冷冻水送水以及回水混合状态的影响。不仅如此,在实际情况中空调需要进行高负荷的运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