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六红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六红金矿是东天山地区众多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作用分析以及与其相临金矿床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六红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一低温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关键词:地质特征 中一低温热液 石英脉型 东天山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580-02
  自2000年以来,在东天山大南湖一带的大红山附近,相继发现天木金矿、红滩、沙海、赤湖、小红山金矿等一系列金矿(床)点。六红金矿属于中一低温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矿区位于由康古尔深大断裂北侧的一条北西向次级断裂带附近,构造行迹复杂[1],是以金为主的成矿有利地段。本文对六红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其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1.区域地质背景
  1.1区域地质特征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Ⅰ)准噶尔微板块(Ⅱ)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Ⅲ)和觉罗塔格晚古生代沟弧带(Ⅲ)的中段[2]。研究区处于沿康古尔深大断裂分布的土屋—黄山铜、镍、钼、金成矿带的中段、土屋—赤湖铜、钼成矿亚带的东延部分。带上规模较大的典型金矿有石英滩、康古尔塔格、马头滩、天木、红滩等金矿床,矿床类型多为石英脉型和石英脉+蚀变岩型,容矿岩石以火山岩为主,均受康古尔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大多数矿体深部延深比较稳定,倾向深度远远大于走向长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为今后在该区深部找金工作提供思路[3]。
  研究区出露地层有古生界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六红金矿主要与上石炭统梧桐窝子组的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关系密切,见图1。
  区内经历了多次的构造变动,北西向的康古尔深大断裂和苦水大断裂为本区最大的两条区域性走向断裂,构成该区的构造格局。其中康古尔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该区金的控矿、容矿构造。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按其侵入层位、穿插关系、岩石组合特征,区内的岩浆活动分为华力西中、晚期两个期次。脉岩以石英脉为主,北西向矿化石英脉与金关系密切[2]。
  1:5万化探异常显示Au、Pb、 As、Sb、Pb、Cu分布明显受康古尔塔格深断裂及其派生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并与石炭系地层及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区内已发现的金矿床(点)多分布于与金有关的综合异常内。
  2.矿区特征
  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比较单一,石炭系在本区分布最为广泛,均为上石炭统梧桐窝子组(C2w)的一套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六红金矿产出于上石炭统梧桐窝子组的凝灰岩、玄武岩中。
  2.2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有4条断层,编号为F1、F2、F3、F4。其中F4规模较大,为康古尔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容矿构造,断裂带上岩石都比较破碎、片理化强烈,石英脉较发育,呈密集的脉群出露,脉体走向多与断裂构造线一致,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较强。
  2.3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1:5万岩屑测量成果,矿区内分布Au53、Au54两个单元素异常。
  Au53单元素异常:呈不规则状、呈近南北向,长约2.67千米、宽约0.78千米,面积约2.07平方千米,六红金矿位于该异常内。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化蚀变带特
  SbⅠ蚀变带:AuⅠ矿体位于该蚀变带内,断续长1500米,宽5-30米,走向15°,倾向西北,倾角70-85°。由中心向两侧岩性分别为:金矿化石英脉-矿化蚀变糜棱岩-糜棱岩化岩石-原岩,其中金矿化石英脉宽度0.3-1.5米。该矿化蚀变带普遍具硅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一般金含量在0.2-0.8×10-6之间。
  3.2 矿体特征
  矿区共圈出AuⅠ一个金礦体(见图3),地表断续长200-300米,厚度0.3-1.5米,倾向100°,倾角78°,平均品位Au3.55-51.81克/吨。矿体呈脉状,含矿岩性为矿化石英脉,自然金可见,呈裂隙金或次生包裹金。矿体顶底板围岩为蚀变玄武岩、凝灰岩,具褐铁矿化、黄钾铁钒化,片理化,已达金矿化。
  经深部钻探工程控制与追索,倾向上矿体没有封闭,控制矿体最大延深107米。矿体在走向及倾向上深部延深均较稳定,向下有增厚变富的趋势,深部找矿潜力较大,找矿远景较好。
  3.3 矿石矿物组合
  矿石由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含量2-10%,其次为褐铁矿、孔雀石、方铅矿、自然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含量大于90%,其次为绢云母、方解石等,详见表1。
  矿石矿物组合一览表
  表1
  矿石类型 矿石矿物 脉石矿物
  石英脉型 自然金、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孔雀石、铜兰 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电气石
  自然金:在放大镜下可见自然金主要分布在石英脉裂隙面或产于孔雀石的边部, 金黄色,粒度多在0.1-0.8毫米左右,个别大于1毫米。镜下所见的自然金有两种,其一为产于石英裂隙中的原生粒间金,呈他形晶粒状个别为自形晶粒状,粒度0.075-0.01毫米,另一种主要产于孔雀石或褐铁矿中,为次生包裹金,呈显微他形粒状、不规则面包渣状,粒度<0.001-0.005毫米。
  3.4矿石结构构造
  3.4.1矿石结构
  自形-半自形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显微他形粒状结构、填隙结构、交代残余结构、胶状结构、包含结构。
  3.4.2矿石的构造
  星点(斑点)浸染状构造、细脉(充填)构造、细脉侵染状构造、稠密浸染构造、团块状构造、蜂窝状构造。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的划分
  根据矿物成分的组合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各矿物的镶嵌关系将该区的成矿作用划分为两个期次:
  1、热液成矿期
  其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以构造、热液活动均较强烈的热液蚀变为主。主要特征是石英脉多呈瓷白色、灰白色甚至铅灰色,具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孔雀石化较普遍。矿石矿物一般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矿化较均匀;自然金较多见且多数沿裂隙分布。脉体两侧围岩一般具较强的片理化和热液蚀变现象,蚀变类型以绢云母化、黄铁绢云岩化、绿帘石化为主,局部见碳酸盐化。
  该成矿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石英脉阶段
  该阶段的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绢云母。石英呈他形粒状,粒度在0.3-4.5毫米之间,多在第二阶段产生碎裂重结晶,部分残留碎斑粒度0.1-0.4毫米;黄铁矿多呈自形立方体状,部分呈五角十二面体状,大小0.005-0.23毫米,多数在0.05-0.1毫米之间,以斑点浸染状分布于石英脉或稠密浸染状分布于黄铁绢云英岩中;绢云母呈鳞片状半定向排列。
  第二阶段:石英重结晶阶段
  该阶段为主要的金矿化阶段,其矿物组合为石英、自然金、黄铁矿、黝铜矿、绢云母。石英为早期石英碎裂重结晶的结果,呈半定向-无定向排列,粒度0.01-0.2毫米;自然金多为他形晶粒状,个别为自形晶粒状,粒度0.01-0.075毫米,同时该阶段应有超显微金产生,这点从黝铜矿氧化析出次生显微金可以判断;黄铁矿多呈自形五角十二面体,个别为自形立方体或半自形粒状,大小0.005-0.15毫米,呈不均匀浸染状存在;黝铜矿呈他形细小粒状产出,其粒度小于0.1毫米;绢云母呈裂隙细脉状产出。
  第三阶段:晚期石英脉阶段
  该阶段为矿化末期,其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该阶段石英形成的脉体呈厚板状产出,石英多呈他形粒状,部分个体具生长纹,粒度0.1-1.3毫米,多在0.2-0.6毫米,较纯净。黄铁矿主要产于脉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
  2、表生作用成矿期
  表生作用主要有氧化作用,次生富集作用,其次有风化淋滤作用。
  氧化作用主要表现为褐铁矿、孔雀石、铜兰的产生。
  次生富集作用主要表现在分布于金属硫化物中的超显微金随压力、PH值、氧逸度的变化而溶解、沉淀 ,加之铁氧化物对金的吸附使金颗粒增大,矿石品位变富。
  风化淋滤作用表现为蕴藏于地表岩石中的有用组份经风化,天水淋滤,向下运移富集。富集深度大于15米。
  4.2矿床成因
  在华力西中期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中基性—酸性岩类,这套岩石含金量较高。其后在动力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原岩的脱水作用以及矿物的重结晶作用,形成变质热液,这种热液对金属元素及其他元素具有很强的溶解力,使大范围低含量的金开始升价活化形成络合物,在热梯度、压力梯度和化学位能的影响下,不断向构造软弱带运动形成高含金带。而构造活动的多期性,继承性使构造软弱带产生破碎带,于是在较窄的范围内形成极大的压力差,能量由此很快释放,同时后期侵入的岩浆热液混合早期形成的变质热液迅速向扩容空间富集而形成矿(化)体。其后,由于动力变质作用的影响,原矿化石英发生碎裂、变质,产生重结晶作用,使金进一步富集。至华力西中期的最后阶段,第二、三侵入次的岩浆活动携带了丰富的含金热液,这些热液沿构造薄弱部位运移,随着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温度、压力、组份浓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这些含金热液在原有的金矿化带中形成含金石英脉,部分金则在早期形成的含金石英脉的裂隙中伴随金属硫化物而沉淀使金进一步富集。
  根据矿体的产出部位及空间分布,矿体的矿石类型,矿物组份及矿石特征,结合本区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笔者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4.3找矿标志
  1、化探异常标志
  沿康古尔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分布有较多的金异常,伴有Ag、Cu、Pb、Zn、As、Sb等元素异常,综合研究区域化探异常及地质特征,优选有利地段,缩小找矿靶区,是寻找金矿床的主要标志。
  2、构造标志
  区内大部分含金石英脉的展布方向为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且这些石英脉均沿断裂构造分布,而这些断裂构造均为康古尔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距康古尔深大断裂一般不超过10千米,因此康古尔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是该区金矿的间接找矿标志。
  3、酸、碱长(性)花岗岩标志
  从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空间展布位置来看,天木金矿区及其外围的所有金矿体,天木南金矿,南戈壁金矿均与华力西中期的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有一定的空间和成生联系。一般说来,矿体与岩体的空间距离不超过5千米。因此华力西中期的花岗岩、碱长(性)花岗岩体亦是间接的找矿标志。
  4、石英脉标志
  构造带中有无石英脉体的赋存是判别有无金矿体的重要标志。区内的金矿体与石英脉有着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和成生联系。虽然不是所有的石英脉都含金,但所有的金矿体均在石英脉体中或脉体的两侧围岩中。
  5、围岩蚀变标志
  矿区内所有金矿体的围岩均存在不同規模的围岩蚀变现象。其普遍存在的围岩蚀变为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其次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红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距矿体稍远则出现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随着围岩蚀变的增强,金矿化随之加强,尤其是围岩中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愈强的地段,其含矿性愈好。
  6、石英脉矿化标志
  矿区中石英脉广泛分布,但只有个别脉体含矿好,表现在石英脉中金属矿物愈多,其含矿性愈好,尤其是褐铁矿、孔雀石、方铅矿化。
  4. 4找矿远景分析
  六红金矿处于沿康古尔深大断裂分布的康古尔塔格-镜儿泉铜、镍、钼、金成矿带上,并严格受康古尔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断裂南北两侧均有大面积的侵入岩分布,同时区内有大量的石英脉分布,已经找到了天木、天木东、红滩等15处金矿床(点),其中天木金矿床规模已达中型,通过以往少量钻探工程控制,验证了矿体深部延伸较稳定,厚度有增大的趋势,深部寻找厚大富矿的潜力较大。化探成果在该区也显示了对寻找金矿体的良好的指示意义,而且多处与金有关的化探异常工作程度较低,部分甚至从未投入地质工作。从成矿地质条件(物质来源、含矿热液来源、运移通道、容矿空间)、金矿床(点)地质特征和目前工作程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六红金矿一带找矿远景较好,加强六红金矿体深部钻探工程的投入,寻找深部富金矿体,同时加强对外围与金矿有关的化探异常区地质工作的投入,力争发现新的矿产地。
  参考文献
  [1] 张其平,王瑞,等.东天山红山南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CJ3 .新疆有色金属,
  [2] 董连慧,李卫东,张良臣,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J] .新疆地质,
  [3] 邓刚,贾金典,陈维民,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天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新疆有色.
  作者简介:贾金典(1977-),男,河北省唐县,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工程测量中,外业测量后的内业计算非常繁重。传统的测量内业计算模式,难以适应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工程需求。Excel应用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应用Excel软件的复制、粘贴、公式编辑等特点编制了各种工程所需求的计算模块,解决了过去计算效率低、反复计算、易出错的传统计算模式的弊端。应用Excel应用软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只要输入数据无误,成果十分精确。  关键词:Excel 控制测量 断面
期刊
摘要:计算机通信分为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和实惠。无线网络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红外线和无线电波技术,基础结构模式和对等模式是其最基本的配置模式,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接入点和无线网卡的设备基础之上。本文结合无线网络发展现状,从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的角度辩证地分析我国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意义和前景。  关键字:无线网络 红外线 无线电 通信 3G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出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同时也对新时期政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期政工干部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注重立志、修德、制欲和勤勉,努力塑造以身作则的新形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者 加强 四种修养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06-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兴建的大型水利设施正在越来越好的服务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水利工程兴建后也并非都是利也有其有害的一面,水利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深入分析和评价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区域响应,以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同时,又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水利工程学科的内容,为水利工程兴建
期刊
摘要:红松为东北三大针叶用材树种之一,且红松种仁的商品价值逐年攀高。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红松播种育苗从时间、播种量确定,播种后覆盖物选择到播种后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为生产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红松;播种育苗;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05-01  红松为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幼树树皮灰红褐色,皮沟不深,近平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个体育建筑,建筑形式与结构形式的分析,简要论述了其各自大跨结构的特点,同时分析了建筑造型与其结构选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跨建筑 大跨结构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584-01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探索与求知的脚步。作为人类生存基本需求的建筑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改变着。建筑师一直在探索着建筑外部形式美与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
期刊
摘要: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信息化是做好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没有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林业。本文着重讨论一下营林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营林管理 工作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03-01  1.前言  信息化是做好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对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提高
期刊
摘要:汽车的广泛使用以及非职业驾驶员数量的激增,让人们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诸如ABS、ASR、ESP、EBD等电子制动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此基础之上的各种形式的坡道起步辅助系统也不断被开发出来,大大方便了新手驾驶员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缓解了交通拥堵。本文在ESP基础之上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减少了传感器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成本并实现了闭环控制的坡道起步及自动驻车功能。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也倍受重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满足人民的需要,就需在施工工艺上加强,本文谈一下公路施工的较新的工艺和方法。  关键字:工艺;混凝土;路面;边坡;治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611-01  一、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基数也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人口密度极高的国家,解决人们居住条件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高层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有效的解决了居住资源空间急缺的问题,但是随之而产生的消防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高层建筑中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监管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消防质量隐患;监督策略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