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策略探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r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应当是平等的,应当面向主体、立足主体,充分助力主体的整体化发展。生物教师面向教学时,要对学生主体的观念态度给予足够的尊重,致力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身的行为观念,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满足学生各方面需求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科学学习,平稳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生主体;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58
  引言:新的时代赋予初级中学的教学要求包含至关重要的一项,即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性地位。基于新课标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及时接受学生反馈,不断反思,以求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满足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
  一、科学分组,小组合作探索
  圣人孔夫子曾经表示,三人同行必有师,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授者应当为学生们创造互相学习的良好环境,增加学生进行合作的机会,以便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在共同讨论中共同努力,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组合学习时,学习者学到的不仅仅是老师倾尽所能传达出的内容,还包括从小组成员那里获得技能提升,从而可以通过协作和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例如在进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我们所了解的联系呢?请大家列举。然后课堂上开始展开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探讨生物与环境的联系。教师必须坚持群体内部异质性原则,科学的将学生划分开来。换句话说,每个小组都是整个班级的缩影,因此小组成员当中应包含具备不同的人格特征和家庭状况的学生,在性别差异、表现差异和学习方式差异等不同方面形成相互补充的情况,确保各小组之间的能力水平差异不会太大。群体内部异质性原则不仅能够确保学生相互支持与合作,而且能够为所有群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奠定相应基础。分组人数以4至6人为合适,小组内部自主做好职能划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由各小组内投票选出组长,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随后全班学生投票选出优秀小组。最后可以由老师制定两名学生分别作为主持人和记录员,评选出最佳小组给予奖励。
  在此教学过程当中,每个学习者都能够投入到探讨活动当中,提高自身勇气,发掘出自身的无穷潜力,同时体现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小组之间精诚合作,体现出了“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的量的积累,创造出了非常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二、利用现代教学方法有效地进行比较教育
  生物科目當中的某些知识点是相互联系又互有差异的,类似知识点对比授课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印象。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从而使学生更加便捷的进行比较和分析。
  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节课时,在这节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比较教育,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出两个概念性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功能之间的异同,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将讨论总结制成表格来提高记录比较的直观性。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可以增强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整合学生所学知识,便于学生纵向联系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因此,有必要通过现代教学方法,直观地显示比较结果,以寻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全面地掌握生物知识体系。
  简而言之,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生物学老师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探索和完善,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学生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实验并不是单单完成就可以的,还要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活动当中找出缺陷,不断完善。实验究其根本无非是一种促进学习者掌握知识的手段,要想实现促进知识掌握这一根本目标,则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验细节,及时给予指导,既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性,有保证学习行为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细胞的基本结构》时,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实验,一个是观察植物细胞,另外一大实验是进行动物体内的细胞观察。观察植物细胞时,通常将洋葱表皮用于观察实验,由于洋葱表皮细胞系清晰,相对容易获得且易于观察。许多的教学者以动物细胞取样难,完成度低为由,省略掉了学生的这一实验过程,但却忽略了相较于植物细胞观测而言,动物体细胞的观测往往是本节课程的重中之重,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不免伤害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体选择性。事实上教学者可以用木棒刮擦口腔获取成分。太尖的牙签容易引发损伤,教学者在课前准备好圆钝的小细木棍,带领学习者用小木棒摩擦口腔内膜,这样就不会伤害到口腔其他生物组织。采取细胞完毕后进行处理,学生可以将小细木棍放置生理盐水当中浸泡,或从中来回搅动,通常至少10次,确保木棒上沾染的组织能够脱离木棒浸入溶液。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光线不应太亮。否则,由于反射,细胞就不能在很清晰的状态下被观察。
  通过改进实验的细节,学生不仅可以顺利完成实验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验的操作和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结语:简而言之,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方法策略可以帮助到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生物学老师应当继续探索和创新未来的教育方式,寻求越来越有效的策略,进一步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洁.初中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8):93-94.
  [2]葛林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2020(27):3.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城关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课程的教学中,音乐相关课程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中至关重要。通过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唱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并且使初中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然而在当前的初中音乐课堂中,对于课本中要求的教育歌曲,教师往往很难激发初中学生练习歌唱的积极性,因此较难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本文将从教学的问题、现状和策略等方面具体分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培养歌
期刊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馆的培训辅导工作正是不断的为这种文化需求输入新的血液。如何使文化馆艺术培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何让文化馆这个文化传播总阵地、总枢纽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摆在所有辅导培训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我们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反思中
期刊
摘要: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在阅读文章时经常会东张西望,无法掌握零散的、碎片化的阅读内容。这使得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效果较差。主题式阅读能使学生快速获取阅读资料的主题,有助于他们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题阅读;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3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具
期刊
摘要: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在其撰写的《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说道:“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阶段作为最易学习也是习惯养成时期,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方法入手,提出了若干有实际推行意义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习惯 策略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49  一、背诵经典,潜移默化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其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日益频繁。这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自己的课程结构,改善自己的教学效果。本文笔者对于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衔接,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应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鲜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借助网络流行app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延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3可以师生开展线上互动,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
期刊
摘要:隨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形式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到各年级教育活动中,不仅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氛围,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老师要不但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实现小学数学素质化教育的目的。本文地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建构更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为后续教学和学习奠定基础。  关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最常用的授课方式,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进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找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快速地解决它们。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问题构建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56  应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进步,网络技术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不仅大大丰富了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也为老师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找到了新的方法和方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是一样,网络学习空间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信息化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本文重点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性地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转变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语感其中包括了学生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它是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另外还包括了学生们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意识。当学生们的训练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或者说学生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升的时候,就会逐渐地产生英语语感。语感不是在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积少成多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而获得的,学生们只要有了英语语感,那对于英语就会如行云流水般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与完善,小学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阅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帮助作用,且对学生的生活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习作打好坚实基础。因此,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中心展开讨论。  关键词: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2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