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是否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对教师能否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说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不断钻研理论,并付诸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一、使用一个标准,面向全体学生
“一个标准”,是指在处理班级事务时,特别是在奖惩方面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班干部和一般同学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说来,优等生和班干部易受老师的偏爱,相反,后进生和一般同学又常使老师产生偏见。作为班主任应注意晕轮效应,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一定要公正,一碗水端平,如果有所偏颇,就会怂恿和滋长优等生和班干部的不良行为或心理,如虚荣心理、嫉妒心理、自负心理、脆弱心理等;同时也会打击后进生、一般学生的上进心、积极性,从而引致他们自卑、自暴自弃。在后进生当中,对老师的严格要求本来就有逆反心理,如果在同一件事上对优等生宽容而对后进生严格要求,就会加速后进生的离心背向,不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相反,如果有所偏心的话,班主任应该对优等生、班干部的要求严于后进生和一般学生,这样才有利于优等生、班干部在群众中树立形象和建立威信,使他们能顺利地开展班级工作。而对后进生,我觉得应该充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即使是点滴的进步,班主任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并适时加以表扬,以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减少班级管理工作的阻力。近几年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两个班级中,很注重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后进生的转化率均在98%以上,班风、学风都很好,连年被评为文明班。
除了对学生的要求一致以外,我认为师生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也应是同一个标准,即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先做到。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班风。
二、调动师生积极性,实践人本管理
建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达到目标。作为班主任应积极投身班级管理工作中,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才能掌握信息,便于管理。我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和其它活动场所,与学生一起交谈、做游戏、活动,从而使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学生都认为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由此,同学们与我无话不谈,无话不说,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使我更清楚班级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情况,为我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也从学生这面真实的“镜子”中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自己赢得时间来予以纠正和解决。也使学生对班主任所进行的正面引导和教育产生信服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班主任,我平时很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在制定班级规范、公约、班务工作计划及各种大型活动计划时,我都让全体学生积极提建议、出主意、想办法,在讨论中达成共识,然后再由大家去执行和实施。这样,学生对自己决定的愿意做的事,做起来有热情,有干劲,效果甚佳。正因为这样,我所带的班级在参加学校开展的文明班评比活动中,总是有突出的表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在学校里率先建立班级管理常委与轮流值班制度,让常委和班内每个同学都明确职责并有机会履行管理职责,从而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员,在此令我想起一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奥秘。
三、利用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意识到教育网络的重要,只有充分调动与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股力量形成的教育网络,使之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我认为,学校的教育职能是不容置疑的。也就是说学校教师应上下一心,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不能互相扯皮。家庭的作用更不容忽视,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通过家访、信访和电话访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交换学生在校、在家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主动支持班级工作。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我们借助家长的及时介入,可以迅速控制事态并可使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作为班主任,我不失时机地借助社会力量,特别是舆论宣传、新闻报道中的正面材料来对班级进行思想教育。例如,用抗洪救灾、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生动感人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效果甚佳。
除了注重它们各自的功能外,我还注意到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协作才能办好,不容忽视三者形成的教育网络,而应更好地以发挥其整体合力的功能。
四、健全“四套班子”,实施民主管理
所谓“四套班子”,在班级里就是班委会、团支部、各科课代表和各小组长。这四套班子是班级管理中的四股中坚力量,大量的管理工作均由他们去执行实施,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何,他们的工作态度如何,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至关重要。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班子均由学生自己选举,把大家信赖的优秀者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并逐渐用竞争上岗的方式来选举。新班干部选出来通过竞岗后,为他们设计有关岗位培训课程的内容并对班干部进行培训,使班干部明确各自职责,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各负其责。在班级管理上,我总是先定岗定责,然后再按编选举或竞岗,做到班干部人有定岗,岗有定责;以班子严格要求,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经常关心过问,支持班干的工作,对班子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及时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得班级工作运转得有条不紊,这样为班级连年被评为学校文明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坚持全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不能只把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习上,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必须五个方面一齐抓,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必要的劳动,举办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编辑/杨帆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一、使用一个标准,面向全体学生
“一个标准”,是指在处理班级事务时,特别是在奖惩方面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班干部和一般同学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说来,优等生和班干部易受老师的偏爱,相反,后进生和一般同学又常使老师产生偏见。作为班主任应注意晕轮效应,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一定要公正,一碗水端平,如果有所偏颇,就会怂恿和滋长优等生和班干部的不良行为或心理,如虚荣心理、嫉妒心理、自负心理、脆弱心理等;同时也会打击后进生、一般学生的上进心、积极性,从而引致他们自卑、自暴自弃。在后进生当中,对老师的严格要求本来就有逆反心理,如果在同一件事上对优等生宽容而对后进生严格要求,就会加速后进生的离心背向,不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相反,如果有所偏心的话,班主任应该对优等生、班干部的要求严于后进生和一般学生,这样才有利于优等生、班干部在群众中树立形象和建立威信,使他们能顺利地开展班级工作。而对后进生,我觉得应该充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即使是点滴的进步,班主任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并适时加以表扬,以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减少班级管理工作的阻力。近几年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两个班级中,很注重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后进生的转化率均在98%以上,班风、学风都很好,连年被评为文明班。
除了对学生的要求一致以外,我认为师生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也应是同一个标准,即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先做到。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班风。
二、调动师生积极性,实践人本管理
建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达到目标。作为班主任应积极投身班级管理工作中,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才能掌握信息,便于管理。我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和其它活动场所,与学生一起交谈、做游戏、活动,从而使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学生都认为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由此,同学们与我无话不谈,无话不说,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使我更清楚班级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情况,为我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也从学生这面真实的“镜子”中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自己赢得时间来予以纠正和解决。也使学生对班主任所进行的正面引导和教育产生信服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班主任,我平时很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在制定班级规范、公约、班务工作计划及各种大型活动计划时,我都让全体学生积极提建议、出主意、想办法,在讨论中达成共识,然后再由大家去执行和实施。这样,学生对自己决定的愿意做的事,做起来有热情,有干劲,效果甚佳。正因为这样,我所带的班级在参加学校开展的文明班评比活动中,总是有突出的表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在学校里率先建立班级管理常委与轮流值班制度,让常委和班内每个同学都明确职责并有机会履行管理职责,从而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员,在此令我想起一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奥秘。
三、利用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意识到教育网络的重要,只有充分调动与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股力量形成的教育网络,使之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我认为,学校的教育职能是不容置疑的。也就是说学校教师应上下一心,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不能互相扯皮。家庭的作用更不容忽视,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通过家访、信访和电话访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交换学生在校、在家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主动支持班级工作。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我们借助家长的及时介入,可以迅速控制事态并可使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作为班主任,我不失时机地借助社会力量,特别是舆论宣传、新闻报道中的正面材料来对班级进行思想教育。例如,用抗洪救灾、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生动感人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效果甚佳。
除了注重它们各自的功能外,我还注意到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协作才能办好,不容忽视三者形成的教育网络,而应更好地以发挥其整体合力的功能。
四、健全“四套班子”,实施民主管理
所谓“四套班子”,在班级里就是班委会、团支部、各科课代表和各小组长。这四套班子是班级管理中的四股中坚力量,大量的管理工作均由他们去执行实施,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何,他们的工作态度如何,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至关重要。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班子均由学生自己选举,把大家信赖的优秀者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并逐渐用竞争上岗的方式来选举。新班干部选出来通过竞岗后,为他们设计有关岗位培训课程的内容并对班干部进行培训,使班干部明确各自职责,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各负其责。在班级管理上,我总是先定岗定责,然后再按编选举或竞岗,做到班干部人有定岗,岗有定责;以班子严格要求,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经常关心过问,支持班干的工作,对班子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及时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得班级工作运转得有条不紊,这样为班级连年被评为学校文明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坚持全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不能只把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习上,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必须五个方面一齐抓,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必要的劳动,举办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