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rQ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何在物理新课改理念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有效性 趣味实验 教学内容 学习兴趣
  一位名师曾说:“一堂优秀的课是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准备的。”显然,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为老师及孩子心灵的启蒙者,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钻研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该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呢?
  一、妙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刚任教物理这门学科时,我在深感压力巨大的同时也有些心虚,担心教不好。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枯燥无味。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太差,认为上物理课仿佛在听“天书”,于是破罐子破摔。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深知必须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会主动、愉快地探究它,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物理趣味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一般在开学初,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充分准备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比如“神奇”的小药丸、“不倒翁”、“九龙杯”、“烧不坏的手绢”、“神奇的墨水”等学生未见未闻的新鲜实验,演示给他们看,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也许第一堂课后,学生就会喜欢上物理课或喜欢上你这位老师。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既是教学的需要,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又如演示“纸锅烧水”、“喷泉”、“叉鱼”、“空中跳动的乒乓球”等生动有趣的实验时,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由于这些新奇的现象出乎他们的意料,使他们兴趣盎然,学习欲望强烈,学习时会感到轻松愉快,学好物理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二、优化教学内容,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和梯度,做到以教学大纲为纲,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要求。首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分析方法,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以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在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教学中,结合课文中的例题,我加以引申,设计飞机扔炸弹的系列问题,如飞机扔炸弹如何击中地面上的建筑物,如何击中海上逃窜的军舰,扔下多枚炸弹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等。由于有电脑动画的配合,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兴趣浓厚,讨论热烈,既拓宽了思路,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物理“自由落体”的教学中,我将书中所附的阅读材料插入教学之中,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体会并进一步掌握伽利略的科学研究与思维方法。在新课教学的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分组小实验:“落尺”测人的反应时间,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当场报出他们的结果。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起到了当堂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明确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课堂教学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相结合,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如可视性差的实验,抽象物理现象,实验效果不如尽人意,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可以很好地解决可视性差的问题。至于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一些重要的现实环境下难以完成的物理实验,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增强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老师追寻的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勤奋、认真、钻研,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性课程的开设,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也对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性、老师发展的角度和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必然的、行之有效
对于那些未知量多个方程的物理题,中学物理中比较常见。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技巧性。多数学生遇到这类物理题目时,往往束手无策。因此本文总结一些处理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利用端值确定范围求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模糊题是针对学生对某些物理概念、物理模型或物理过程不清,以及思维定势而设计的一类题目。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求解比较困惑,本文就模糊题提出几种常见的解法。  一、 条件性模糊题  由于题目意思含蓄,已知量具有变通性,使因果关系的自由度增大,造成物理现象及过程的多样性,其答案据此往往产生多解性,形成推理思维上的“模糊”。但物理量的变化受实际条件的约束,存在一个有界的值域,故可以通过分析与综合寻求端值,明确
1.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学习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时,应该偏重理科的学习,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要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