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初中政治复习的若干意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获取信息途径少,对思想品德课深感空洞,成绩提高难等现状,就如何抓好初中政治复习的问题提几点意见,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课程标准、练考结合、善于串讲和归类复习等。
  [关键词]初中政治 复习 兴趣 练考结合 串讲
  [中圖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80
  结合新课改形势,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一直是教师研究的问题。初中阶段的政治课,师生多认为要学好该学科就要多读多背。然而死记硬背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厌烦,有些学生上到初三,还为不知道怎样学政治而烦恼。
  其实政治是一门社会学科,是有办法学好的,特别是在复习方面。对此,笔者提出几点意见。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程中的问题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身边的事情来分析,肯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多看,多想。要先清楚大方向问题,包括多少个知识点,多少个观点,然后将其提炼出来。多想想提炼出来的观点跟生活有什么联系或影响;用课本知识点能解释或解决社会现实中的什么问题。孙中山先生说:“政治就是解决民众之事。”可见,政治也是有趣的,有现实意义的,也是与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要使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教师最好多用生活素材来讲解课本知识。
  二、研究课程标准
  万变不离其宗,政治课的“宗”指的是课程标准和课本。教师研究课程标准,就要把握好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活动建议。针对了解、理解、认识、体验、体会、知道、感受、懂得等关键词要求,结合生活实际,配套解题训练,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效果。同时,指导学生紧扣课本而又多联系地方热点、国内热点、国际热点,给课本注入新的血液。如经济全球化,必然引起新变化,即机遇(和平环境、发展机会 )和挑战(竞争加剧)。再如当前社会生活变化,必与领导、制度、政策有关,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生活情况变化体会好政策:家庭低保、贫困生补助、免收农业税等。
  提纲式复习是高效复习的基础。主要内容有:1.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2.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3.我与国家和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识国情、爱中华;法律与秩序)。以纲要组织知识点,以知识点提炼要点、观点,用观点引领解题。
  三、练考结合
  学习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引起感官兴趣、感官反应来达到效果的。政治复习的方式不能单一,方法应该灵活。教师要适时重复考试中容易错误的问题和观点,要重视培养学生用政治观点回答问题的能力。练习和考试要注重点评和拓展,这样才能更好避免死记硬背和会背不会用的现象。平时对待问题,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思考,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善于串讲和归类复习
  1.串讲能激起学生反思,也能使学生放松
  串讲对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复习重点难点,带动思考记忆很有好处。教师通过串讲激发学生更多的反思,引起问题信息的反复输入。从这种师生互动的复习之中,教师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串讲复习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放松,只要教师把握适当,是很有效果的。
  2.归类复习也很重要
  归类分课本基础知识归类、热点归类和关键词(核心知识点)归类。课本知识归类为心理与道德、法律常识、国情与国策。热点归类为自身热点、地方热点、国内热点、国际热点四种情况。关键词归类通常有“最”“基本”“国策”“根本”“基础”“核心”“中心”“关键”“标志”“表现”“体现”“传统”“机关”“制度”“重要或主要”等。
  (1)课本知识归类
  ①心理与道德
  包括个人与集体、责任、规则(秩序),个人与父母、老师、社区,个人与诱惑、诚信。
  ②法律常识
  包括法律特征和作用,少年权利与保护途径,法制与市场,违法与犯罪,法律与国家(依法治国)。
  ③国情与国策
  包括生活的情况,人际的情况,政治的情况,国策与依据的情况,民族与国家统一的情况,国际的情况。
  (2)热点归类
  自身热点应考虑对个人问题的看法或做法;地方热点、国内热点应注意政治、生活、文化、科技、外交、正能量等重大事件的理解和见解;国际热点重在对和平与发现有重大影响人与事,与我国关系密切的人与事,具有正能量的事件等。
  (3)核心考点归类
  如我国人民生活情况,即总体小康生活(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就此提出:全面小康目标(较高标准、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如国情与国策,人口国情——计划生育国策,资源国情——节约资源国策,环境国情——保护环境国策,生产力发展国情——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如“核心”问题,中国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核心(依宪治国)(中心是有法必依),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
  (4)在归类复习中,我们要常抓解决问题的训练
  特别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的问题。“是什么”类问题包括事物的含义、特征等,一般表现为“材料体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如果是材料题,多通过找到主语“谁”“做什么”或“谁”“怎么样”来考虑回答。“为什么”类问题主要指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意义,一般表现为“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比如,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涉及经济建设的意义。“怎么办”类的问题,一般指对待事物的举措、行动。多以“如何做”“怎么办”的形式呈现,如:青少年如何维权?在社区环保中,我该怎么办?(或该做点什么)
  综上所述,也就是要做到:依标靠本,结合生活,联系热点焦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习、测试、评讲;善点拨,适当归类串讲,带动背诵,归纳观点简明,术语应用严谨。这些做法对提高政治复习效果都很有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张伟.开卷考试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复习[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33).
  [2]赵月霞.探析初中政治学科有效的复习方法[J].软件:教学,2013(8).
  [3]魏莹.信息搜集,让政治复习课活起来[J].中学教学参考,2011(18).
  [4]何登举.开卷考试下的初中思想品德复习方法[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1(6).
  [5]马群.“点、面、链、练”教学结构在思想品德复习课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3).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土地制度涉及到对土地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问题,关系社会的和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土地制度的内容,其次分阶段阐述我国各个时期土地制度的演变,最后重点分析现行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困境;破解路径  土地制度是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具体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
【摘 要】“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国家推行“营改增”的目的是打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解决重复征税问题。自2012年1月1日上海试点以来,已经推行4年,本文通过比较道路货物运输业推行前后企业税负情况,分析“营改增”政策在实际应用中对企业的影响,剖析其产生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道路货物运输;税负  自2012年以来,道路货物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一部分
【摘 要】新财务会计制度颁布和实施起来,在新财务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以便更好地落实新财会制度,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将重点从预算管理、人员素质、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新财务会计制度背景下开展医院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  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以记账算账方式为主要管理任
[摘 要]学生通过对错题集系统的整理,能够有效地梳理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扎实掌握相关版块的知识并灵活应用.教师也能通过整理错题集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学情,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突出重难点,实施真正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错题集 整理 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42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