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地理具有庞大且复杂的知识网络,一般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记忆知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比较法,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将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将主要结合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就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应用分析
  一、引言
  地理包括人文地理与地域地理,具体的内容有地域风情,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等等,在面对如此庞杂且抽象的内容时,教师仅采用一般通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学习记忆,造成了学生一方面没有形成对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会逐渐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象。因此,在保证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保证学生真正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前提下,地理比较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比较法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二、比较相似概念,避免知识混淆
  在高中地理中有许多容易混淆又不太好理解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孤立地讲解某一概念,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压力和负担,教学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记忆知识,教师就可采用地理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概念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中把握两个概念的关键点,并加以区分。
  以中图版高二地理为例,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章中,涉及到“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两个相似概念,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楚,将会影响到做题效率,考试成绩。对此,教师在讲解这两个概念时,需要对两者的关键点加以对比区分,比如,“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为海陆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其主要应用于情报搜集、应急通讯等军事目的中,其中的关键词在“导航服务”和“军事目的”,而“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对有关地理分布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储存等的技术系统,其关键词是“空间信息”和“技术系统”。
  这样,通过比较相似概念,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类似知识点,避免了知识点之间的混淆,同时在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时,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比较直观图形,区分地域差异
  在地理的学习中,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采用陈述性教学的方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使学生对区域地理形成模糊不清的印象。其實,在地理学习中,有诸多相对直观的图形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区域地形图,区域降水图,气候图,资源分布图等等。同时,教师利用地理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同一地理图形,将有助于学生区分地域差异,理解地理差异。
  在中图版高二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一章中,需要学生能够清楚地掌握区域以及区域差异,包括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在这一章进行总结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同一张地形图上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的地形地貌,在同一张地图中,比较三大自然区所处温度带的不同。由于在同一张地图上,不同的地形一般采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比如,在青藏高寒区颜色较深,说明该区域海拔高,而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区域用青色表示,说明为海拔较低的平原,学生在唤醒不同感知觉中就很容易发现不同地域的特征差异。
  通过直观图的比较,学生在探索中获取新知,在比较中记忆新知,享受发现带来的成就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学生对地理区域不同特征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形成一定的系统思维。
  四、比较同类知识,形成长久记忆
  任何知识都要其自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地理知识的学习也并非无规律可循,当教师把地理中同类知识放在一块加以比较分析时,学生会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知识点的清晰印象。相比面对诸多不同类的繁杂知识点无从下手,将知识点归类比较,将会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并形成长久记忆。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地理比较法,比如将几个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分别进行组块化的比较分析,将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依然以中图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章内容时,除了采用地理比较法中的图形比较法之外,还可以采用同类知识比较。比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将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同一行或者同一列形成同类知识的比较,可从地貌,气候,土壤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例如,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地貌特征为三面环山,平原广阔;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高原为主;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是山地,丘陵为主;华南热带湿润地区为多低山,丘陵。教师通过采用地理比较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同类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学生将会对同类知识点的不同方面有较为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区分理解相关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
  五、总结
  不同的学科有其自身不同的学习方法,当一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某一学科的教学需求时,教师就可采用有利于本学科教学的特殊方法。地理比较法在包含有庞杂的地理知识体系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地理比较法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韩梅英.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101.
  [2]陈长明.基于地理比较法,优化高中地理教学[J].求知导刊,2015,22:78.
其他文献
从事教育20多年了,和同事交流,都有一种感觉,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自尊心特别强,如果孩子在学校犯错或成绩下降,老师当然不可能听之任之,和孩子谈话的时候,话说重一点,责备几句,有些孩子就受不了,遇到不理解的家长,找到学校来闹的也不是个别现象,给个人和学校都造成不良影响;更有甚者,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造成不可弥补的恶果,给家庭和教师造成终生的遗憾,这种案例也不少见。大家都有一种认识:现在的孩子生活过
期刊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学校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现状,采用项目教学法推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结合项目教学的经验和“课程一体化”设计竞赛的契机,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考核与评价方法、开展第二课堂与技能大赛等方式,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探索并逐渐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电子技术;项目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也是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旨在使
摘 要:在现行教材之前的老教材是以一篇课文为一个教学单位的。到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了课文整体教学的提法,一改以往逐字逐句的句子解析教学方法,以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应该说在当时是一种有新意的教学观念。但现行教材是以一个单元为教学单位的。但很多教师备课思路仍然停留在一课一备的“课文整体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教材单元话题整体编写的特点。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在备课阶段就要构思、设计好,把一个单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儿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以后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游戏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游戏活动在幼儿的交往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师应当注重游戏活动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游戏活动;交往能力;幼儿;培养策略  一、幼儿交往能力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一)幼儿交往能力
摘 要:激励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
摘 要:自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以来,教育部据此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就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016年秋季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教师育人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在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从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发酵秸秆对羊的生长性能、能量代谢及N、C沉积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同一代阉公羊(新吉细毛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组、对照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