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低的问题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我省苏北地区信息技术课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大胆地探索与尝试,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能很好控制课堂纪律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经常为信息技术课堂纪律不好而心烦,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控制好课堂纪律。
  
  1.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学初,我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讨论信息技术课的制度规范,如规定上课前后和上课期间应做哪些事,每一种规定都有明确的奖罚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熟知这些规范,并签名后上交,有了这些规范,学生上课就有了参照,这样就大大加强了自我的约束力,当有学生犯错时,他会乖乖地认罚,比如上课时有的学生会吃零食,在没有规章制度前,叫他打扫卫生,他会跟你讲上半天的理,当规章制度出台后,你还没叫,那些忍不住吃零食的“小馋猫”,下课后就主动留下来打扫机房,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样上课的秩序当然有了明显好转。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课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需要,如上实践课必须排队进教室,一开始学生不习惯,根本就不排队,通常到机房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安静下来,所以在开学初的第一个月,每次上实践课时我亲自到教室协助体育委员让学生排队进机房,上机操作时,我不仅仅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还不断地纠正学生的指法、坐姿;下课后我要求学生必须检查电脑,填写登记册,整理好键盘、鼠标,摆放好坐椅等,学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
  当然,维持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想尽一切办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有讲究教学方法的意识,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教师在研究教的方法时,也要研究学生学的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例如在讲苏教版(上册)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时,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具有形象性,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就比较好。
  
  2.启发式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师上课时,通常是把要学的知识先给学生演示一遍,然后再让学生照着做一遍,这样的教学没有一点悬念,课堂效率当然不高,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加上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课,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比喻式教学法
  教师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使新知识更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苏教版(上册)第二章《管理计算机》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于初一的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采用了比喻法,把电脑比喻成人脑,我先让学生做下面一道计算题,再让学生回想人脑的工作方式。
  8 4÷2=?
  首先,我们用笔将这道题记录在纸上,记在大脑中,再经过脑神经元的思考,结合我们以前掌握的知识,决定用四则运算规则和九九乘法口诀来处理,先用脑算出4÷2=2这一中间结果,并记录于纸上,然后再用脑算出8 2=10这一最终结果,并记录于纸上。
  通过做这一道简单的运算题,我们发现规律:首先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将捕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中并存储起来,然后对这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由大脑控制人把最终结果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眼、耳获得信息就相当于计算机输入设备,大脑的记忆就相当于计算机的存储器,大脑思考的过程就相当于计算机的控制器和运算器,最后写在纸上就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经过这样比喻,学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4.演示式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常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它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用得较多,例如在学习某种应用软件时,用演示法教学是不错的选择。
  数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规范学生的行为的同时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课程的性质、具体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责任编辑:廖银燕)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年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时期,在化学启蒙阶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才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保持求知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用)》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
新车型、新动力,脚下轻踩要牢记,勤检修、多维护,尿素机油水不少。
新疆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发展新疆文化,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新疆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新形势下,新疆文化产业的发
目的观察对肝癌择期手术患者加强人文关怀后焦虑、抑郁的情况,了解肝癌患者对护士施行人文关怀的评价,为更好地实施符合肝癌患者心理需求与期望的护理人文关怀行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肝癌切除术、左/右肝叶切除术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护理,运用SAS、SDS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实施人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
本文依据广东省英语专业基本情况调查数据,讨论英语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的现实基础;从现实的角度解读了多元人才观的基本含义和实施多元人才观应注意的基本方面。
宜昌地域文化丰富而独特、神秘而深邃、博大而凝重,个性鲜明、优势突出,在品味、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身的程式、格局及突出个性。因此,突出宜昌地域文化特色,把宜昌建设成为
我们《云南省志·民族志》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承担,所领导对此很重视,把编写《民族志》列为全所的重点课题之一。目前已组织了专门编写班子,把编写任务落实到人
文物志的编纂,目前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文物志编写中的若干问题,略陈陋识,以当引玉之砖。一、文物志在县志中应单独成编目前阅读到的几部已出版的县志及一些县志篇
《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梁启超两部授课讲稿改编而成的著作,对学界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通过分析这两本讲稿,认为其蕴含着梁启超丰富的历史教学思想。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