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叙述型
例1饮水安全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是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
阳离子K+Na+Cu2+Al3+阴离子SO2-4HCO-3NO-3OH-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其结果如下所示: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为、D为。
(2)将含1molA的溶液与含1mol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
(3)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A和B、C和D均能大量共存。由①知溶液D中含Cu2+,则C中不含OH-、HCO-3,其他溶液不含由Cu2+。由②知E溶液中含OH-,C溶液中含Al3+。由③知B、C溶液中含有钾离子,A、D、E中不含钾离子。由④知A中含HCO-3,C、D溶液中含SO2-4,B、E中不含SO2-4。由⑤知B中不含OH-、HCO-3。综上所述,A为NaHCO3,B为KNO3,C为KAl(SO4)2,D为CuSO4,E为NaOH。(2)NaHCO3+NaOHNa2CO3+H2O,当两者以1∶1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蒸干后得到的物质是Na2CO3。(3)由题意知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Al(OH)3+OH-[Al(OH)4]-。(4)Al3++3H2OAl(OH)3(胶体)+3H+,生成的Al(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杂质,起到净化水的作用。
二、框图型
B.检验D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Fe(SCN)3↓
C.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
解析:由题目可知中间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又由X和Y均能与酸反应,说明是金属置换金属的反应,同时由高温条件和题目中所说的常见化合物,可知是铝热反应,X为单质铝,A为三氧化二铁,Y为铁,B为氧化铝,C为硫酸铝,D为硫酸铁,而三价铁离子与单质铁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E为硫酸亚铁。由此可知,A项应为铝热反应方程式;B项中硫氰化铁为络合物,属于弱电
解质但并非沉淀,不能加沉淀符号;C项为铁与水的置换反应,题中特意强调在一定条件下,常温下除金属钾、钙、钠外其他金属无法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铁可以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氢气;D项,两性化合物主要是指即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但是硫酸铝不是两性化合物。本题选C。
三、单线转化型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且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解析: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说明D为Fe(OH)2,X为NaOH,C为Fe2+,B为Fe3+,A为Cl2,E为Fe,才能实现转化关系,A项错误;A为Na、E为氧气、B为氧化钠、C为过氧化钠、X为水、D为氢氧化钠,符合转化关系,Na、氧化钠、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B项正确;A为氢氧化钠、E为二氧化碳、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X为盐酸,符合转化关系,C项正确;若D是一种强酸,如为硝酸,则A为氮气或氨气,B为NO,C为NO2,E为O2,X为H2O,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2,D项正确。本题选A。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三大类型题目解
例1饮水安全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是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
阳离子K+Na+Cu2+Al3+阴离子SO2-4HCO-3NO-3OH-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其结果如下所示: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为、D为。
(2)将含1molA的溶液与含1mol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
(3)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A和B、C和D均能大量共存。由①知溶液D中含Cu2+,则C中不含OH-、HCO-3,其他溶液不含由Cu2+。由②知E溶液中含OH-,C溶液中含Al3+。由③知B、C溶液中含有钾离子,A、D、E中不含钾离子。由④知A中含HCO-3,C、D溶液中含SO2-4,B、E中不含SO2-4。由⑤知B中不含OH-、HCO-3。综上所述,A为NaHCO3,B为KNO3,C为KAl(SO4)2,D为CuSO4,E为NaOH。(2)NaHCO3+NaOHNa2CO3+H2O,当两者以1∶1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蒸干后得到的物质是Na2CO3。(3)由题意知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Al(OH)3+OH-[Al(OH)4]-。(4)Al3++3H2OAl(OH)3(胶体)+3H+,生成的Al(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杂质,起到净化水的作用。
二、框图型
B.检验D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Fe(SCN)3↓
C.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
解析:由题目可知中间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又由X和Y均能与酸反应,说明是金属置换金属的反应,同时由高温条件和题目中所说的常见化合物,可知是铝热反应,X为单质铝,A为三氧化二铁,Y为铁,B为氧化铝,C为硫酸铝,D为硫酸铁,而三价铁离子与单质铁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E为硫酸亚铁。由此可知,A项应为铝热反应方程式;B项中硫氰化铁为络合物,属于弱电
解质但并非沉淀,不能加沉淀符号;C项为铁与水的置换反应,题中特意强调在一定条件下,常温下除金属钾、钙、钠外其他金属无法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铁可以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氢气;D项,两性化合物主要是指即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但是硫酸铝不是两性化合物。本题选C。
三、单线转化型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且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解析: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说明D为Fe(OH)2,X为NaOH,C为Fe2+,B为Fe3+,A为Cl2,E为Fe,才能实现转化关系,A项错误;A为Na、E为氧气、B为氧化钠、C为过氧化钠、X为水、D为氢氧化钠,符合转化关系,Na、氧化钠、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B项正确;A为氢氧化钠、E为二氧化碳、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X为盐酸,符合转化关系,C项正确;若D是一种强酸,如为硝酸,则A为氮气或氨气,B为NO,C为NO2,E为O2,X为H2O,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2,D项正确。本题选A。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三大类型题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