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不只是孤独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a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我们正在设计一个人类动物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园内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哪些因素是管理员需要首要考虑的?是适时地提供食物或水,還是舒适的栖身之所?提出这个假设的美国社会神经科学家约翰·卡乔波认为,最关键的是不要筑起孤立隔离的高墙。
  人类是群居动物,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我们还需要建立与他人相互关照的社交关系,从而获得名声地位,实现个人价值,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然而,如今我们当中有些人,经常远离朋友和家庭,居住在空荡荡的小屋里,社交、工作和购物都在网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滋生的孤独感深深折磨着他们。
  这些人放任孤独,可孤独却不会放过他们:孤独会改变他们的大脑,通过掌控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他们变得更加孤立。孤独的影响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如果对其置之不理,孤独就会在生理上对人们造成负面影响,像吸烟或肥胖一样折损人们的寿命。
  何为孤独?
  孤独之人千千万,但我们却未必真正了解孤独。
  孤独经常被认为是一个社会隔离的问题,主要影响老年人,或是那些很少出门又没有什么亲朋好友的弱势群体。然而,当我们独自一人或者仅有几个朋友之时,我们可能并不觉得孤独,因此把孤独定义为无人陪伴是不准确的,孤独其实是一种社会隔离的主观感受。
  孤独来源于我们对社会交往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不匹配,孤独的时候,连旁人的安慰都会觉得冷冰冰的。但是,内向和孤独之间是有区别的。内向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是快乐的,或者至少有少数能够相互交流的伙伴;孤独的人希望有很多的社交机会,然而却得不到,他们常常会因为害怕和感觉受到威胁,而对社会排斥非常敏感。
  也就是说,孤独之人即便身处人群之中,孤独感也难以消减;同样,一个擅长于交际的人也并不会因为独处而感到孤独。孤独不是由我们的朋友数量决定的,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世界里。
  孤独侵蚀健康
  我们都会时不时地感到孤独,特别是在生活发生在重大改变的节点,比如搬家、孩子离家或爱人去世。不过只要能够及时调整情绪,这也无伤大雅。但是,长期的孤独却危害无穷,因为长期的会孤独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健康,还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美国加州大学的史蒂夫·科尔认为,长期孤独之人有很大风险会患上一些慢性病,如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孤独与肥胖一样,增加了26%的早期死亡率,还有研究表明孤独对健康的伤害相当于一天抽15根香烟。
  长期身处孤独之中,也会使我们的意志力变得薄弱,让我们更有可能自暴自弃。我们可能会铤而走险,做出错误的决定—从选择垃圾食品到逃避运动。感到社会隔离也会增加心理健康的风险,如焦虑、压力、抑郁和饮食失调,进而影响身体健康,那些恶劣的疾病似乎都与孤独逃脱不了干系。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不再总是感觉孤独?这是个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孤独使我们更加难以理解社会情境,通过影响大脑,把我们锁在一个世界观中、锁在一种生活方式中,把别人推开。正因如此,孤独产生孤独,形成恶性循环。
  孤独的内火
  孤独之所以能够引发那些可怕的疾病,主要由于它会对控制免疫系统的基因产生影响。在他们的第一次共同研究中,卡乔波和科尔对比了两组人的白细胞基因表达情况,其中一组人是6个一直处于孤独的中年人,而另一组是8个被一致认为善于交际的人。研究表明,孤独的人在面临病毒攻击时,会产生更多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抗损伤和细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但是过多的炎症会与癌症、抑郁症、老年痴呆和肥胖等相关。而原本应对病毒入侵的免疫反应的有关调控基因活性被抑制,也使得个体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的影响。孤独就像一团安静燃烧的内火,没有剧烈的刺痛感,但却刺激着不该刺激的,消灭不该消灭的,默默地影响着我们身体健康。
  孤独对我们如此有害,为什么我们又要进化出这种感觉?这源于孤独的短期折磨也许有助于我们在过去的进化中生存下来。像我们这样的群居灵长类动物,把在群体中生活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而孤独是生物警告机制的一部分,就像饥饿、口渴和痛苦一样。我们需要听从这种称之为孤独的痛苦、空虚感,然后不断改变我们的行为,以寻求安全感。
  所以,孤独感很可能是为了确保我们寻求他人来保护自己而逐步形成的,并成为了人类经历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不受监管后,孤独就会失控。它所引发的过度炎症反应,会触发个体应对威胁所做的行为习性,使大脑变得有点多疑、警惕和急躁。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监测了人们在看到一些威胁或中立照片时的脑部活动,发现孤独的人能够更快地意识到社会威胁。同样地,这种高度警惕可以解释为什么越孤独越难入睡。长期孤独之人的身体做好了时刻应对各种攻击的准备,即使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攻击。
  社交媒体是孤独的解药吗?
  如今,互联网促进了社交媒体的繁荣。那些拥护社交媒体的人,宣称这是一剂对孤独的解药,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忙碌之时或相隔万里的情况下更加便利地相互联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才是孤独的诱因,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相又是什么?
  为了研究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孤独感之间的联系,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布莱恩·普利迈克调查了1700多名年龄在19岁到32岁之间的年轻人。他的预期是使用社交媒体最少或最多的人都会有更多的孤独感,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发现了一个线性规律:极少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不见得会孤独,而社交媒体的重度依赖者通常会比较孤独。
  那么,是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引发了孤独感,还是因为孤独人们才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研究人员给智能手机用户在两周内每天发送5次短信,询问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以及他们当时的感受。他们发现,感觉糟糕并不会导致人们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反而越使用社交媒体,感觉会越糟。
  这其实在于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假如你是抱着期望看看别人是否也跟你一样孤独、一样可怜的心态去查看那些网页,似乎就和火上浇油一样会适得其反。一般人们放在页面上的新鲜事都是那些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更美好事情,甚至都有可能进行“修饰”过,这会在那些被动地消费信息的人身上激起更多的负面情绪,使自己孤独的感受更加强烈。而且,在网络环境中那些素未谋面的朋友越多,一个人产生孤独情绪的风险就会越高。但是如果只是使用网站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进行聊天和联系,当然就不会如此了,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彼此的友谊,缓解孤独情绪。
  你不是一个人
  在千千万万的人群之中,当然不会只有你感觉孤独,但是感觉孤独的人却也不一定就会承认自己的孤独。你不是一个人,但是你却很可能觉得你就是一个人。
  孤独一旦生根了,你该怎么做?最好的方法似乎是从自己的心灵开始改变,而不是试图扩大你的社交网络。人们孤独感的增强意味着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和记住消极的细节和事件,并会以行为的方式巩固他们的消极期望,从而延续孤独的恶性循环。而发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可以克服孤独的消极影响,使人们不太可能屈从于孤独带来的负面健康影响。
  当然,消除孤独的最好解药就是拥有强烈的亲密友情,或是家庭关系。这样的关系不需要太多,人们发现拥有大约5个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即可。为了保持与这5个重要亲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遵循一个很简单的准则—你需要对他们贡献出你在社交方面的总体付出的40%,这意味着你要经常联系他们。经常通过社交媒体找亲朋好友聊聊天、为亲朋好友设置更新通知和与亲朋好友一起消磨时光等小变化,都可以起到缓解孤独的作用。
  我们应该意识到,孤独不再是对那些足不出户、仅仅以电视作陪的老年人,或是那些对一键照片分享上瘾的年轻人的刻板印象—它可以滋扰我们当中的任何人。孤独会影响我们所有人,但是知道它如何改变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它。
其他文献
三千米之远的射杀  据英国广播公司2017年7月1日报道,一位加拿大狙击手一枪击毙3540米外的目标—一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从而刷新了狙击的最高记录。这个距离,连子弹都飞了近10秒钟才到达目标,瞄准目标时甚至要考虑地球的曲率;一般步枪的有效射程才400米,连它的零头都不到。  此前的最远射杀记录是由英国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保持的,他在阿富汗战场上击毙了2475米外的一名塔利班士兵。这位加拿大士兵所
期刊
打造完美的智能手机是各大著名科技公司之间一场无休无止的斗争。但追求更薄、更快、更轻的设计背后也有着丑陋的一面:我们现在的电子设备维修起来是越来越贵了,手机似乎正在成为一次性的用品。  越来越修不起的手机  当你的手机屏幕不小心摔坏了或是主板因进水烧坏了,走进售后服务网点,看着维修价目表,可能会使你非常纠结。以苹果手机为例,打破iPhone 7的屏幕,苹果将收取你129美元的屏幕保外维修费,其他如主
期刊
新工作趋势  将近10年前,一位留美华人大学生毕业,并留在纽约工作。但是今天,她却靠卖苹果手机配件来维持生活。这位当年的天之骄子根本没想过今天会以这种方式生活。  当初毕业后,她在银行工作过,后来在咨询行业、时装行业也工作过。10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个人自由越来越少。为此,她辞职自己单飞,“赶时髦”创业做了老板,进入手机配件销售市场。得益于之前三个不同行业的经验,她渡过了创
期刊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学习(工作),其余的自由时间你会怎么打发?现在有一种趋势,绝大多数人感觉自由时间过得越来越快,甚至有时不知道一天都干了什么,一眨眼就过去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今年,纽约大学心理学家通过一项调查,找到了答案,并以圖表的形式展示给世人(如图)。  通过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和一款手机软件所收集的信息,心理学家汇集了大量数据,并从中截取了三个年份,以条形图分类显示。其中手机软件所
期刊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遇到服装店打3—5折,这么便宜,当然要多买几件,本来想省钱,买完一算,总的花销比不打折时还多。类似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存在于整个社会中。  能效越高,消耗越高  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新的汽车标准,要求制造商在2016年将新车的平均燃油利用率提高30%。当时,专家预计这一改变将使全美年度石油消费量减少18亿桶,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5亿吨,对于美国普
期刊
水族馆热潮的兴起  在容器中观赏鱼类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几个世纪以来,从一开始的瓷器到后来的玻璃,这个习俗一直延续下来。不过那时的人们还不了解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互补作用,所以这样的简单圈养使水中的鱼类活不长久。  1832年,法国一位开拓性的海洋生物学家珍妮·维尔比勒-鲍尔成为第一个建造水族馆的人,用以研究水生生物。后来,大英博物馆馆长理查德·欧文将水族馆的发明归功于她,称其为“水族馆之母”。她著名的
期刊
工作自然离不开办公场所,它已成为绝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每天必去之地。办公场所的历史,不仅印证着人类工作的发展变化,还表明了科技、社会文化对这一方空间的影响。  从前人们都是在家办公  几百年前,现代意义上的办公场所还不存在,那时人们工作的地方基本都在家里,家就是办公室。比如中国古代的丞相府、大将军府,不仅是丞相、大将军及其一家老小居住的地方,还是他们处理国家政务、军务的场所。  而大臣与皇帝议事的朝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可以看到这样的人:无论盛饭的碗有多小,在饭局结束后,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剩下一口。这是什么破习惯?  我们知道,在吃饭的时候,人们对食物的厌恶感会随着吃的量增多而增加,第一口最好吃,第二口还凑合,第三口就那样吧……而到最后一口的时候,人们甚至连多看食物一眼都不肯了。这种新鲜感随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叫做边际效应。它可以用来解释“剩一口”现象吗?不能,因为这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感
期刊
飞机会被闪电击中  不久前,冰岛一客机起飞途中遭雷电击中。这架飞机当时处于低空飞行,正尝试升空,以避过恶劣天气影响,却被巨大闪电击中。地面上的一位车主拍摄到了这一惊险的画面,视频中还传来拍摄者的尖叫声。机上乘客显然经历了非常惊恐的时刻。闪电击中飞机后,又继续延伸到地面上。  如果你在乘坐飞机时听到一声巨响,并且看到一个很大的闪电,那就表明飞机遭雷击了。飞机会经常遭雷击中,不过,你不会有危险,因为飞
期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情画意的句子描绘着令人心醉的雪景,然而,我们能亲眼看到如此美景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据科学家最新研究,除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外,未来全球降雪将减少。  偶然诞生的造雪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雪逐渐减少,这使得一些滑雪场难以为继。2007年,法国小城阿邦当斯政府决定关闭当地的滑雪场,2016年阿爾卑斯山地区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