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项活动当中。而我国也开始注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今后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长足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因此,教育领域应重点加强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优化教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高中阶段重点课程,对高中生素质建设意义重大。为了有效训练高中生创新能力,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教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高中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知识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从而满足当下经济发展需求。然而,以往教育体制过于看重学生学科成绩,对学生素质建设关注度不高。导致我国人才培养领域,高分低能现象十分显著。为了有效杜绝这一现象,教师应加强教学思想、形式创新。特别是针对信息课程,更新速度快、实践应用性强的学科,更要注重培養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信息时代的不断变化中,时刻掌握先进信息技术操作理念,以及操作技术。总体来讲,以信息技术课程为载体,加强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符合素质课改教学要求,同时也是为了顺应当下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二、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路径探究
  (一) 设计趣味教学活动,营造民主课堂气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任课教师应注重依据高中生兴趣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保证课堂内容更加有趣,营造民主课堂气氛,调动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热情。在教学活动设计之前,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信息技术操作基础情况,以及兴趣喜好,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以“图片数据处理方式”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软件,结合自身喜欢的电影主题,进行海报制作。比如说,学生结合《大鱼海棠》电影特色,自主利用图像编辑软件,制作电影海报,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图片数据处理具体方式。让学生在趣味的课堂活动下,开发创新性思维,并有效训练自身实际操作能力。
  (二) 构建教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注重合理构建课堂问题,从而调动高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好奇心,激发高中生创新思维,以及课程自主性学习认识。在利用图片编辑器进行海报创作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如何搭配色彩,分配元素、比例,从而使海报整体表现更加协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问学生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操作技巧,相较于传统师讲生听教学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图像信息处理相关知识点展开提问,比如说,如何合成图像、制作并插入音频,以及动画的制作方式等,训练学生学科思维。
  (三) 小组合作,训练学生整体创新、创造能力
  小组合作,是新时期教学背景下先进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强化高中生创新能力。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操作中的表现,合理分配小组,优化小组人员职能分配。其次,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探究任务,要求各个小组相互配合,完成探究任务,训练高中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圣诞派对”主题,设置宣传视频,结合所学的图片处理、视频处理技术,设置宣传视频,彰显小组创新特色,强化高中生信息技术创新素养建设。
  (四) 联系生活,强化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素养建设
  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作为教师应注重课程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有效衔接。首先,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强化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相关活动,从而提高高中生实践应用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实践作业的布置,结合高中生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作业练习,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绘制统计图表、活动卡片等,通过实践作业强化训练,提高高中生实践能力,健全高中生创新素养建设。
  (五) 组织信息技术创新比赛活动,调动学生创新热情
  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应当为高中生提供合适的创新环境,打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局限。教师鼓励在信息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的高中生,参与创新比赛活动。在比赛过程中,高中生积极创新信息技术模型、通过信息技术操作创新设计,强化自身信息技术创新意识,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同时,在学生参与比赛期间,教师应给予高度关注,并适当引导与辅助学生,完成参赛作品的创作。在比赛的激励下,学生能够更加有热情参与创新活动当中。此外,学校应当给予学生创新作品提供一定政策、经济支持,确保学生能够在完善性的条件下,完成自主创新作品设计。
  (六) 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落实激励评价体制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学评价占据重点模块,同时也是决定高中生创新思维建设的重点要素。因此,作为任课教师,应加强教学评价体制建设,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探究表现,实践作业完成情况,作为课堂评价指标。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实施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课程创新过程当中,从而有效训练高中生创新思维,为其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素质基础。
  三、 结语
  综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教育阶段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信息课教师应重点加强课程教学优化与创新,采用趣味、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操作素养,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德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7(19):159-160.
  [2]叶步伟.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42-43.
  [3]郭志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4):8247 8255.
  作者简介:陈延龄,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会议
摘 要:体育课,一个学生时代为之欢呼雀跃的一门学科,很荣幸我成了一名体育教师。一门全称叫做体育与健康的学科,上课类型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根据场地不同分为室外体育课和室内体育课。而室内体育课却不是太被喜欢,不仅仅是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大抵如此,老师不喜欢室内体育课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不知道上什么内容;如何让课堂有趣味性;课中安全问题等等。基于以上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学生喜欢室外体育课而排斥室内体育
摘 要:趣味性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既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又能让他们乐于接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尤其针对农村地区学校和家长对体育课程不予以重视,体育教学场地简陋,教学设施不完善等种种原因,将趣味性活动引入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學中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趣味性活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一、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深化,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教育
该文报道了温度、培养基酸碱度、光照、碳氮营养及镁、钾、磷酸根离子对麦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菌核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cerealis菌核形成的适宜温度在18~25℃,适宜pH为5.0~6.4,暗培养或光暗效替培养
1986—1987年以不育系做受体,采用盆栽方法于开花前将受体移至粉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隔25米设一档次,最远距粉源275米,腊熟期统计受体的结实率。根据我们对玉米、高粱种子
文章介绍了一例合并Ⅱ型糖尿病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强调了需做大量细致生活护理,积极预防感染,严格执行饮食及胰岛素治疗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心理护理也是不可勿视的方
摘 要:不管是国家体制健康上报还是体育素质达标,跳绳永远是重头大戏,随着年级增长,跳绳次数相对应也会越来越多,跳绳不只是上头压下来的重头戏,更是小学生得到身体锻炼的一个简单的体育运动。  1. 跳绳是有氧运动,而且是有氧运动中效率较高的一种运动。  2. 跳绳不但能强化心肺功能,以及身体各主要部分的肌肉,还可训练平衡感和身体的敏捷度。  关键词:跳绳;提高成绩;兴趣  跳绳作用这么大,那么怎样来提
摘 要: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本文分析了微视频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势,探讨了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微视频这一有力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视频;形象化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授课结合课件的教学形式,枯燥的教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信
作品制作课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生作品制作能力薄弱的情况,从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制、提高教师创新能力这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