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学生有效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老师在上“圆的周长”新授课时,呈现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测量一下圆形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学生开始计算。学生汇报,老师填表(数据略)。
  师: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一教学片段,先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再观察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有什么规律,最后得出结论,似乎结论是通过学生测量、计算、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所得。但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研究,就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吗?为什么要求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周长与直径的和、差、积也会有规律吗?……这许多的疑问都是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基于原有的知识,很自然会出现的。在上例中,显然是教师帮助学生进行了“挑选”、“简化”,学生在教师这种过“度”的引导下“直奔主题”,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空间太小了,学生学得被动,基本上是在复习“测量”和“除法计算”,而不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自我构建知识,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参与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经历、卷入探究活动?笔者根据自己的思考对“圆的周长”的教学过程作了改进,并借班上课,课上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效果较好。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与谁有关?
  (有的学生认为和直径有关,有的认为和半径有关)
  师:下面请同学们商量一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并把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讨论后,填写下表:
  全班交流:
  1 C和d的关系。
  (利用实物投影)先逐一展示猜想“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的表格,让小组代表说说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要求说清:测量了哪些项目?怎样找出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规律的运算形式的?得出了什么结论?)
  一起展示所有猜想“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的表格,问:通过这几个小组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全班达成共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 C与r的关系。
  逐组展示猜想“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的表格。让小组代表说说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要求同上)。
  一起展示所有猜想“圆的周长和半径有关”的表格,问:通过这几个小组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全班达成共识: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
  师:请大家继续思考,根据圆的周长与半径的这种关系(C总是,的6倍多一些),再联系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想一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不管我们猜想“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还是“圆的周长和半径有关”,我们都能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样由教师点出探索的问题及路径,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谁有关,然后小组同学确定研究的问题,通过小组同学的独立操作(自测圆的周长和直径或半径)与合作探究(研究测量项目之间有规律的运算形式和结论),以及全班同学的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学生猜想,给学生创造了“敢想”的机会,也给了学生较大的探索空间。学生对自己选定的项目进行研究,他们被推到了“主人”的位置,学得积极主动、有效有趣,这样在猜想、操作、思考、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就会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校的教育观念、企业的用人观念、学生的就业观念都应适时转变,与时俱进,如此才能达到各自成功的理想境界.
“深度练习”并非是增加练习的深度,而是指基于练习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上的深度开发。具体是通过精简“量”上的机械重复,实现“质”上的实质突破,通过形式的求“变”增“趣”,让学生有机会享受练习的乐趣而使他们想去参与计算练习,通过提供充分自由的时空使学生能有机会反复感悟、体验、内化,更有效地形成计算技能、发展数学素养等,最终达到计算练习事半功倍的效果。实施“深度练习”能有效地规范练习中一些浅显、机械、被
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舞台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原苏东集团的瓦解;二是市场经济浪潮席卷全球。这两大变革所带来的巨大震动与深远影响为世人所共睹。其中之一便是比较优势理
中外合作投资基金──中国证券市场引入境外资金的现实选择李光琦目前,世界各国寻求外部投资资金支持本国经济发展已开始从吸收产业资本投资为主,逐步扩展到吸收国际金融证券资
技工学校"双为主"的办学方针,要求技工学校努力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钳工錾削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为多媒体技术在实习教学领域的广泛推广和运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为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张忠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
本文就人造棉羊绒植绒布生产工艺中关键工序与产品风格和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较为合理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