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行走在风景中的主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辉并非是上海的书画家,只是偶尔游走在上海这个日益国际化大都市里的一位画家,但他的心气很高,想凭借他几十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引来上海同行关注的目光……
  
  从近百年美术史上看,成为大家的人物,无不对上海这个“码头”给予相当的重视,从海归精英、华人游子陈逸飞、丁绍光、石虎,到当代艺术的杰出人物蔡国强、严培明、张涣等已成名或还未成名的,即便是在今天仍然是“前赴后继”。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王辉这样一位行走在自己风景中的人物,我们编辑部同仁不得不报以会心的微笑。
  
  ——袁龙海
  
  王辉先生正处在艺术履历中的黄金时期,随着人生的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丰富,其行旅中的风景体验也日显份量和厚重。2002年的“武夷印象”、2003年的“鼓浪屿印象”、2004年的“在江南”与“金色吉雅河”、2005年的“画吟崂山”“写意平遥”“海峡西岸泉州行”与“人文江南”、2006年的“发现上海的水城”以及“广东首届中国当代油画名家惠州采风写生展览活动”等等,这期间游走于省外其他城市的油画风景创作活动使其更加坚守其创作的原动力,即用中国山水的文人情结包容油画风景感性的创作,更加在风景创作中体味中国文人的历史厚重与沧桑感。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次实验自己艺术理念的新起点,而在行旅后的反思中,其感情思绪的体味都会自然流露于象征和隐喻性极强的作品中。
  王辉的系列作品一如其追求油画感性的情境为目的,他单纯且又纯粹的思考以及观察自然风景的角度,在具象的表达空间里给观者塑造了真实的自然造化空间。在空间层次的营造中,他选择高度简练的笔触来刻画自然存在的物象。无论是画面主体的塑造,还是大色块的构成,都以简单和素朴的表现,将他眼中乃至心中的景物告诉给读者。时间凝滞在其厚重的色块里,不同的灰色、黑色和艳色构成了村落的主体。他的画色系跳跃不大,明亮调子出现的频率不多,清冷的中性色彩和凝重的黑色成为表达其对村落的人文关注的主调。并以宁静致远的品格把握作为追求山水风景“高远”气质的重要承载。
  ——李莉
  
  王辉以他在艺术上天真无邪、毫不造作的真诚,以他对生活、对自然深刻而独特的感悟,逐渐从“艺术反映客观”观念的束缚下挣脱解放出来,从现实返回内心,与一种隐藏不见的视觉心理暗示相呼应,营造出一个“非真实”的、属于自己的写意世界。王辉的写意油画,兼具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现代意识。我们看到他所控制的画面,既有整体的尺度和把握,又有细节的刻画和整合。画面的主体色彩和背景色彩在看似紊乱中被组织得相谐成趣、各得其所;自然色彩又被高度概括、超然物外。在画面上呈现的是长短不一、疏落有致、挥洒自如的笔触和迹象,持续不断地表现造型与色彩交替转换,由此形成了王辉极具个性化的视觉表现,成为他自由自在创作心态的需要和显露,也使观者从中联想到某种文化的经验,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某种自我的独特体验。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极具情绪化的笔势,让人感到从下笔的那一瞬间起,就开始了他对天、对地、对生命进行的心灵对话。正是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对话,画家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无拘无束的释放和宣泄,心灵受到熨贴温柔的安抚,而创作中的体味和感知则又一次次唤起他直接审美的喜悦。
  ——龚云表
  
  
  王辉先生的风景油画秉承着中国传统文人画家“师造化”,而“得心源”的艺术精神。他深得中国人文艺术的情怀,将其融入在自己的创作中,使得自己的油画作品具备了中国式的文人气和书卷气,具有“随风潜入夜”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意韵内涵。就这一点来说,王辉的艺术是有别于中国很多其他的油画家的。
  王辉的油画作品同样在传达这种文人情怀和精神之美。王辉在艺术表现上的手段最终选择了“写意”,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作者对油画艺术独到的领悟和特别的表现。
  ——王宠
  
  王辉的作品画法概括生动,无拘无束,十分坦荡,又有激情。而构图、设色、笔触均率意而又不失严谨,很有意思,读来获益非浅。……他除了才情,令人难忘的还有激情。那些纵横交错的笔触,有时又用些“毫不犹豫”的枯笔,肯定而有力度,我喜欢。
  ——沈平
  
  王辉的油画风格自然从容,真切坦诚,不管是大笔的轻抹和重压,还是小笔点厾和勾描,单纯、果断而准确,一种抽象的意味渗入其画中,自由而畅快的笔意横涂竖抹收缩自如,对山区和文化古迹特有的浑厚华滋和氤氲意象总能在笔意间隐约显见,画面有一种简明有力的结构,显示出画家把握那些熟悉景象的自信。
  对于一直行走在自己风景中的王辉,他心中梦想要贴近的风景,有时处于混沌状态,在具体与模糊间、具象与抽象间变换着,由远至近品读王辉的油画风景历程,会感到画面具体的景物渐渐在退远,而一种包容万象的意象却在慢慢浮现,“情与景”、“意与象”,心灵的风景与笔下的风景在相映成彰。王辉的风景世界就像一块承蒙着许多成份的云彩,形聚形散,但有着“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的意境,那是一种意象空间在风景中所呈现的魅力所在,这也使王辉的油画风景多了让人品读的乐趣。
  ——陈铎
  王辉先生正处在艺术履历中的黄金时期,随着人生的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丰富,其行旅中的风景体验也日显份量和厚重。2002年的“武夷印象”、2003年的“鼓浪屿印象”、2004年的“在江南”与“金色吉雅河”、2005年的“画吟崂山”“写意平遥”“海峡西岸泉州行”与“人文江南”、2006年的“发现上海的水城”以及“广东首届中国当代油画名家惠州采风写生展览活动”等等,这期间游走于省外其他城市的油画风景创作活动使其更加坚守其创作的原动力,即用中国山水的文人情结包容油画风景感性的创作,更加在风景创作中体味中国文人的历史厚重与沧桑感。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次实验自己艺术理念的新起点,而在行旅后的反思中,其感情思绪的体味都会自然流露于象征和隐喻性极强的作品中。
  王辉的系列作品一如其追求油画感性的情境为目的,他单纯且又纯粹的思考以及观察自然风景的角度,在具象的表达空间里给观者塑造了真实的自然造化空间。在空间层次的营造中,他选择高度简练的笔触来刻画自然存在的物象。无论是画面主体的塑造,还是大色块的构成,都以简单和素朴的表现,将他眼中乃至心中的景物告诉给读者。时间凝滞在其厚重的色块里,不同的灰色、黑色和艳色构成了村落的主体。他的画色系跳跃不大,明亮调子出现的频率不多,清冷的中性色彩和凝重的黑色成为表达其对村落的人文关注的主调。并以宁静致远的品格把握作为追求山水风景“高远”气质的重要承载。
  ——李莉
  
  
  王辉以他在艺术上天真无邪、毫不造作的真诚,以他对生活、对自然深刻而独特的感悟,逐渐从“艺术反映客观”观念的束缚下挣脱解放出来,从现实返回内心,与一种隐藏不见的视觉心理暗示相呼应,营造出一个“非真实”的、属于自己的写意世界。王辉的写意油画,兼具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现代意识。我们看到他所控制的画面,既有整体的尺度和把握,又有细节的刻画和整合。画面的主体色彩和背景色彩在看似紊乱中被组织得相谐成趣、各得其所;自然色彩又被高度概括、超然物外。在画面上呈现的是长短不一、疏落有致、挥洒自如的笔触和迹象,持续不断地表现造型与色彩交替转换,由此形成了王辉极具个性化的视觉表现,成为他自由自在创作心态的需要和显露,也使观者从中联想到某种文化的经验,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某种自我的独特体验。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极具情绪化的笔势,让人感到从下笔的那一瞬间起,就开始了他对天、对地、对生命进行的心灵对话。正是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对话,画家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无拘无束的释放和宣泄,心灵受到熨贴温柔的安抚,而创作中的体味和感知则又一次次唤起他直接审美的喜悦。
  ——龚云表
  
  王辉艺术简历
  1956年12月8日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为福建博物院研究员、福建积翠园艺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作品分别入选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和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第六届、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曾分别在中国福建省和印尼首都雅加达举办个人作品展览,2006年3月应邀参加第六届德国莱法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出版有《王辉风景油画作品集》、《王辉风景油画作品集(二)》、《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风景》、《名家名画》、《中国当代油画名家》和《15+2:图象与文本》等。《美术观察》、《中国油画》、《美术关注》、《美术天地》、《中国艺术市场》、《艺苑》等杂志曾刊登专题。
  作品为国内外文化艺术机构、画廊、收藏家及友人广为收藏。
其他文献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当前庞大的互联网人群和快速普及的大众互联网消费习惯,让互联网成为保险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营销渠道。简单、低价、社交、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攀升,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行业之一,其中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对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重视,保证结
建筑工程是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础,同时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保障.对于建筑工程要实现高效的管理,并通过管理工作提升施工工艺技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但是在实际建
该文首先从现代金融制度、金融业混业经营、科技革命和入世引发的人才流动方面分析了入世以后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指出建设银行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同时
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营销和服务体系。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诞生了一大批富裕人士,他们有着很高
看着白昼一点一点退下去,黑夜一点一点降下来,黄叶子内心空荡酸楚,失落苦涩。从早上醒来起,她就一直暗暗期盼着阿三的音讯。没有。手机短信一整天倒是不断,都是各家证券公司发来的生日祝贺,以及豪宅别墅、发票机票、窃听手机和“XX夜总会,尊贵男人的享受”之类五花八门的广告。她一次次失望,又总是不死心。  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她心脏狂跳起来。却是“闺蜜”章元,说在外地采访,差点把叶子美眉的大寿给忘了,恕罪恕罪!
期刊
千万不要以为《笑梁山》只是一本类似水煮系列的轻松下班族读物,当然,你可以在书里找到某些轻松的元素令你的阅读更加愉悦。流畅通俗的文字和幽默诙谐的表达,本身也是这本书的众多特质之一,但如果你多翻几页,你会发现更多。  把书里的案例部分掩盖起来,你首先看到的,会是一本经典名著《水浒传》的当代语言注解本,一场你不用调动古典文学细胞就能享用的文字盛宴。如果你早已习惯匍匐在现代生活方式下,把工作看成狩猎,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