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对针灸疗效的评价方法概览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与归纳古籍文献中关于针灸疗效的评价方法.古代医家对针灸疗效评价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治疗前后患者自身状况改变来评价,包括通过患者自觉症状的前后对比、中医特殊的四诊信息变化来判断;二是针对不同干预手段的操作特点有特定方法来评价,包括针刺时多根据“气至”“得气”判断、刺络放血时根据出血颜色变化判断、艾灸时根据灸疮愈合处皮肤颜色与灸处痛觉变化来判断.本文就这些方法所体现的中医针灸特殊性及其历史技术原因展开分析与讨论,继而进一步阐述其对现代针灸临床评价研究的启迪意义.
其他文献
食品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是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下称食监机构)在监督管理活动中与食品生产经营当事人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由食品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
福建省为托幼机构培养“保育”、“保健”两用人才的新专业——“保育护士”专业近年来已有初步发展.为了解该专业现状,促进其成熟与发展,笔者对福建省妇幼卫生学校的139名保
作者用过氧化氢灭活提纯百日咳毒素所组成的百日咳无细胞菌苗(PTxd)给15~30月龄的幼儿接种,评价其免疫原性和副作用。将101名在婴儿期接种过3针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