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错题类型分析及纠错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错题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数学错题,分析学生出现错题的类型与原因,纠正学生错误,促进学生发展。文章主要分析数学错题中的三大类型,即知识型错误、普遍型错误及反复性错误,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纠错的方式,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类型;纠错;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5-0139-02
  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无数个错误的出现、原因分析与问题的解决构成了一个认知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其受到年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甚至教师一再重申的关键知识点,学生依然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反复性错误,令教师头疼。教师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学生的错误,将学生的错误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错误原因,通过对错误的分析来提升自己的认知。
   一、针对知识型错误,要追根溯源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很多学生是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而出现错误。对于这种知识型的错误,教师要展开针对性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进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1.采用规范性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些概念对于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因此很多学生的数学错题中都是概念性错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规范性的语言来描述概念定义,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解题。
   例1:一个环形铁片的内圆直径为8 cm,外圆直径为12 cm,沿着圆环直径进行切割,求切割之后半圆环的周长。因为学生对圆周长的概念理解不深刻,所以会出现列式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分析了学生出错的原因之后,就要对圆周长再次进行讲解,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圆周长的定义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要注意其中的“围成”二字,让学生可以清楚半圆环是由两条曲线与两条线段围成的。学校的操场的跑道则是由两条线段与两条曲线围成的,半圆的周长、扇形图的周长都是由弧形和直径所围成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规范性的语言进行知识的讲述,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降低错误率。
   2.灵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有很多学生感到计算题枯燥乏味,计算时容易出错。究其原因是学生们对计算的理解不透彻,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计算有透彻的认识,进而提升计算准确率。
   例2:请计算53.4 4.12 13.45的得数。很多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将数字的末位对齐,而不是小数点对齐,因此错误率较高。这是由于学生受到了整数加减法中末位要对齐的影响,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点对齐的含义没有深刻理解。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例子:妈妈到超市购物,购买大米的费用是53元4角(53.4元),购买蔬菜的费用是4元1角2分(4.12元),购买瓜子的费用是13元4角5分(13.45元)。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在小数点之前的代表元,小数点的后面一位代表角,小数点后面两位则代表分。学生自然会知道在计算时,元与元相加,角与角相加,分与分相加,在计算的过程中小数点要对齐,这样就抓住了小数加减法的关键。
   二、针对普遍型错误,教师要巧妙设计同步练习
   普遍型错误通常出现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对于刚刚学习的知识点学生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因此出现了错误。针对普遍型错误,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习题,使学生可以逐渐掌握相关知识点,对于教师而言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了“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内容之后,班级内学生普遍存在着不知道何时求高、何时求体积的错误。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三个不同难度的练习作业。
   基础练习: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的长、宽、高分别为14 cm、10 cm、8 cm,现将一个铁块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1 cm,求铁块的体积。
   能力提升练习:在一个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容器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水深为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面对地理问题时,良好的地理素养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观察、分析、解答,而实践能力也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教师在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结合时事热点,训练学生综合思维,积极调用周边资源,提升实践亲和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习惯,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   關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实践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工具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分析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总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族传统文化;综合素养;渗透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数学运算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运算能力的生成具有过程性与层次性、主体性与主导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特征。针对核心素养理念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问题,教师应通过生活化教学、“谈话法”教学、专项训练、趣味性教学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入其他学科知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分层次布置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适当组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每个实践研究都不可避免地浸润着研究者对知识的看法,而在建立知识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触及研究者对世界和现实的理解,认知世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永恒课题。本研究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实证研究,批判实在论对现实世界有更真实和丰富的理解。以批判实在论分析社会工作实践发现,社会工作实践是通过激发生成机制而带来转变,而生成机制又存在于现实中看不到、体验不到的真实领域中。因此,只聚焦于经验世界的实证研究对理解社会工作实践有很大的限制;相反,以批判实在论为基础的实践研究能够填补传统连贯因果论中因与果关系的空白,能够辨别出现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集合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中“数字PID改进算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进行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
摘 要:阅读是高中英语中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阅读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需要教师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高中阅读教学的探究,应从现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出发。文章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中心,分析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提问策略。   关键词: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整本书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感悟。但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整本英语绘本还是有难度的。利用绘本图片完成绘本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降低整本书阅读的难度。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领悟情节、探索细节和创造思维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图片环游化解英语整本书阅读困难。   关键词:英语教学;整本书阅读;图片;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31
摘 要:招收国际学生是高职院校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双高”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学生来华就读规模持续扩大。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现状,提出更为合理的“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国际学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它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学可采用这种合作学习教学法,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合作学习在具体实施及运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和实践。文章针对语文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