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探讨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其发生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致残率高、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给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本文主要分析了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了糖尿病足溃疡各种治疗方法的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足;足溃疡;危险因素;治疗进展
  *作者简介:乐舟燕,女,汉(1985.9),本科,籍贯:浙江,职称: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所属行业:医药卫生。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67-0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率也逐年上升,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尤其是糖尿病足溃疡[1]。糖尿病足溃疡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致残、致死,糖尿病患者发生该并发症后,必须采用有效方法治疗,才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糖尿病足溃疡的合理治疗,需结合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生诊治。
  1.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病程、性别、感染、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血糖、血脂、血压等。
  2.1年龄、病程和性别
  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和年龄、病程、性别密切相关,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病情也更加严重,超过85.1%的患者年龄60岁以上,超过91.0%的患者病程10年以上。此外,男性患者发病率比女性患者高,虽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可能和雌激素保护血管系统相关。
  2.2感染
  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易受感染的原因是机体免疫力低、溃疡面护理不当等,常见的感染源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受该菌感染的患者,难以有效治愈,且截肢率、病死率高,需及时采用有效方法治疗,如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生素药物。
  2.3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常见危险因素,具体体现在:(1)下肢血管病变。下肢发生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运动后会加重肢体缺血,使肢体变得沉重、疼痛,需及时进行动脉造影确诊,并采用有效方法治疗。(2)周围神经病变。这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最常见的原因,随着患者年龄好病程的增加,周神经病变发生率不断升高,严重降低患者自我保护、外界刺激和伤害感受等能力,而且运动、感觉等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方式[2]。
  2.4血糖、血脂和血压
  血糖控制差、血脂升高、血压上升是糖尿病足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长期受高血糖刺激,会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产生大量终末糖基化产物,以致血管壁增生和管腔狭窄,而且高血糖极易引发感染,使溃疡难以有效愈合。血脂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血管腔狭窄,减少肢体远端血供,加剧局部血栓形成,进而产生并加重糖尿病足溃疡。持久高血压会减弱患者动脉壁弹性,增加内膜厚度,以及损伤内皮细胞,而内皮细胞损伤后,会损害血管自身调节,造成足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糖尿病足溃疡。
  2.糖尿病足溃疡各种治疗方法的进展
  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主要步骤是清创、抗生素治疗、血管重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并发症的治疗进展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促进患者溃疡面愈合,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2.1湿性敷料治疗
  采用湿性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取的良好的效果,原理是为溃疡面提供潮湿、密闭环境,水解坏死组织,促进吸收,进而达到对溃疡面进行清创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湿性敷料主要有水凝胶、藻酸盐、水胶体等,通过应用这些湿性敷料,可在溃疡面局部形成低氧张力,促进纤维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3]。此外,还能避免外界微生物感染,有效保护溃疡面。
  2.2负压吸引治疗
  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上,负压吸引是有效的辅助手段,能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溃疡面愈合,并维持创面湿润和杀死细菌,从而减少组织液渗出和溃疡面感染。某研究选取37例患者进行负压吸引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住院时间短,溃疡面治愈率达67.57%,且无一例患者截肢。
  2.3血管重建治疗
  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血管重建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方法是介入治疗和血管搭桥。目前,介入技术、器械以及操作方法不断发展和改进,不仅减少了血管内皮损伤,还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常规治疗对比,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治疗,具有有效率高、截肢率低、病死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创伤小、出血少,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血管搭桥手术通常选择患足同侧大隐静脉进行治疗,通过利用自身血管建立旁路,可有效的为肢体远端提供血运,进而达到治愈糖尿病足溃疡的目的。
  3.小结
  总之,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多而复杂,了解导致该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发病原因和机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并有效提高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群英,薛耀明,曹瑛等.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03):189-191.
  [2]李鸿燕,赵萍,安欣儒.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检查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02):240-241.
  [3]董方,蔡黔.糖尿病足溃疡现状及治疗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01):53-5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与中老年患者的不同点,寻找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有90例,6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90例,患者皆为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7年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诱因,血生化及病情的分析和对照,以期发现青年患者的高危人群,并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上采用磁共振、骨髓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诊断患者疾病及对症治疗意义重大。结论: 对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的诊断和治疗得越早越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的后期恢复越有帮助。  关键词: 恶性血液疾病;骨髓坏死  【中图分类号】R552【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防逆流脑室外引流系统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于我科的106例脑出血患者应用脑室外引流系统治疗的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将10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行防逆流脑室外引流系统引流治疗的方法,常规组行普通脑室外引流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从患者引流效果上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特点。方法: 分析37例老年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病因及治疗措施。 结果: 确诊35例,确诊率94.6%。结论: CVA、PNDs和GERC是老年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判定特异性治疗效果在病因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老年人;慢性咳嗽;病因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50-01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剖宫指征变化。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分挽施行剖宫产产妇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剖宫指征中难产、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比例增加较为明显。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防治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学质量,重视产程观察,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R24
期刊
摘要: 充分认识老年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处理上既要考虑肠梗阻本身还需顾及患者全身情况及并存疾病的存在,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老年; 肠梗阻; 手术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53-01
期刊
摘要: 复查CT确诊为HI后即停用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药物,改为中性治疗,加强脱水降颅压,给予脑细胞保护剂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动态观察血压、血糖、电解质,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 颅内压; 血压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54-01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无菌操作在手术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专业无菌操作,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操作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55.56%(25/45),感染率40.00%(18/45)、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21/4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
期刊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异位内膜最常见的部位是卵巢、子宫等盆腔部位。而盆腔以外的器官较少见,如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它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本病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表现,具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种植、侵犯及远处转移能力。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综合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过程中的要点。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6.0%,死亡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68.0%,死亡率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