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要点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综合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过程中的要点。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6.0%,死亡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68.0%,死亡率为24.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病情的好转,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婴幼儿;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5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57-01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脑血管和脑实质病变,其病情凶险、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较多且死亡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分析和探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要点,本文特回顾性分析5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综合护理资料,并选择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总结护理过程中的要点,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女性患儿27例,男性患儿23例,年龄14个月~3岁,并选择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患儿26例,男性患儿24例,年龄13个月~3岁。所有患儿结核接触史、临床表现、经头部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且患儿从发病到确诊均在10d以上,到医院进行治疗时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热型多为稽留热或驰张热,对光反射迟钝,呼吸不规则,肢体抽搐,呕吐。其中存在意识障碍的患儿有46例,存在颈项强直的患儿有76例,并发脑疝的患儿有12例。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儿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治疗、激素治疗、抗结核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以及20%甘露醇、50%葡萄糖脱水治疗,同时给予患儿精心的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有饮食护理、体位护理、腰穿护理、口腔护理、创造良好的环境等一般护理内容,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监测、体温控制和呼吸道护理等专科护理内容。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临床护理结果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愈18例,好转25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2例,治疗有效率为86.0%,死亡率为10.0%,对照组患儿治愈10例,好转24例,死亡12例,自动出院4例,治疗有效率为68.0%,死亡率为24.0%,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3结论
  婴幼儿由于自身抵抗力比较低,再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因此很容易会患结核性脑膜炎,其中最常见的是血行播散性结核患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脑水肿、脑积水以及椎管梗阻等危重症,尽可能早的得到诊治以及护理对于患儿的治愈以及减轻患儿的痛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护理。患儿由于疾病而身体素质下降,需要给予更多的营养来提高抵抗力,因此应给予患儿富有营养、高热量且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口味以清淡为主,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对于意识不清楚的患儿可通过静脉或者鼻饲给予营养。(2)体位护理。大部分重症结核性脑炎的患儿都伴有颈项强直,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患儿体位的护理,可将患儿头部垫高15°左右,颈下置软枕,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头部过屈或者过伸而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和造成脑压波动,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头部充血,降低颅内压[1]。(3)腰穿护理。在手术开始前要观察患儿的呼吸、脉膊、面色变化等表现,并了解脑积液压力,询问是否有不适。为防止出现腰痛、头痛,术后应去枕平卧 6 h,并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以防止感染的发生。(4)口腔护理。为了防止患儿发生口腔溃疡,需要定时用0. 9% 生理盐水棉签擦拭患儿口腔,如果患儿的口唇比较干裂,则可采用外涂红霉素软膏以缓解[2]。(5)创造良好的环境。病房要保持安静、整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3.2专科护理
  专科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监测。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等特点,因此早诊断和早治疗非常的关键。在护理中应对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各项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报告,为抢救工作做好准备。在应用降颅压脱水剂时应严格遵照医嘱给予,用药后还要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以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或者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的发生[3]。(2)体温控制。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往往伴有体温发热症状,这可能会使其中枢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因此应积极对其给予降温处理,一般采用酒精擦浴、冰帽等物理降温效果较好。(3)呼吸道护理。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往往已经失去意识,而脑缺氧可导致患儿颅内压持续升高。因此,在护理中我们需要尽早对患儿实施低流量吸氧治疗,这对于改善脑细胞缺氧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对其给予准确的吸痰[4]。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死亡率,由此可见,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病情的好转,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艳.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217-218.
  [2]邓晓芳.3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2,25(12):289-290.
  [3]刘英.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2,31(6):24-25.
  [4]叶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胃管脱管18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折断的牙根拔除前检查及方法。方法:对42例残根断根拔除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拔除时间4~90min,平均30min;所有断根均完全拔出,拔牙愈合良好。结论:牙根可以保留不拔,经过根管治疗后,再以桩核冠或覆盖义齿修复。是根尖部已有炎症病变者必须拔除,否则会成为病灶或影响伤口愈合。  关键词:断根;残根;断根取出术;  【中图分类号】R78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与中老年患者的不同点,寻找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有90例,6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90例,患者皆为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7年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诱因,血生化及病情的分析和对照,以期发现青年患者的高危人群,并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上采用磁共振、骨髓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诊断患者疾病及对症治疗意义重大。结论: 对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的诊断和治疗得越早越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的后期恢复越有帮助。  关键词: 恶性血液疾病;骨髓坏死  【中图分类号】R552【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防逆流脑室外引流系统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于我科的106例脑出血患者应用脑室外引流系统治疗的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将10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行防逆流脑室外引流系统引流治疗的方法,常规组行普通脑室外引流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从患者引流效果上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特点。方法: 分析37例老年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病因及治疗措施。 结果: 确诊35例,确诊率94.6%。结论: CVA、PNDs和GERC是老年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判定特异性治疗效果在病因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老年人;慢性咳嗽;病因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50-01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剖宫指征变化。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分挽施行剖宫产产妇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剖宫指征中难产、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比例增加较为明显。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防治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学质量,重视产程观察,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R24
期刊
摘要: 充分认识老年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处理上既要考虑肠梗阻本身还需顾及患者全身情况及并存疾病的存在,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老年; 肠梗阻; 手术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53-01
期刊
摘要: 复查CT确诊为HI后即停用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药物,改为中性治疗,加强脱水降颅压,给予脑细胞保护剂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动态观察血压、血糖、电解质,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 颅内压; 血压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54-01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无菌操作在手术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专业无菌操作,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操作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55.56%(25/45),感染率40.00%(18/45)、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21/4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
期刊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异位内膜最常见的部位是卵巢、子宫等盆腔部位。而盆腔以外的器官较少见,如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它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本病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表现,具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种植、侵犯及远处转移能力。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