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42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资料,施行全胃+贲门切除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远端食管切除21例,全胃切除+远端食管切除4例。结果 本组40例患者行手术全切除肿瘤,切除率为95.2%,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肿瘤复发者5例,食管下端癌患者与贲门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与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生存率与五年生存率比较,贲门癌患者明显高于食管下端癌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癌应尽可能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可有效保证手术根治度,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癌;贲门癌;远端食管癌
  临床中食管胃结合部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远端食管加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病例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食管胃结合部癌病例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5~76岁,病程5~14个月。临床症状:反酸、恶心21例,剑突下疼痛21例,伴进行性吞咽困难17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腺癌11例,鳞癌27 例,癌肉瘤 4 例,且符合Siewert分型,食管下端癌病例22例,贲门癌病例20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远处转移,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 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胃+贲门切除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远端食管切除21例,全胃切除+远端食管切除4例;常规切除病变+淋巴结清扫。所有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其中位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本组2 例患者探查发现广泛粟粒状转移无法全部切除,只能部分切除肿瘤;其余40例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切除率为95.2%,术后2例发生返流性食管炎,对症保守治疗后好转,1 例吻合口轻度狭窄,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2.2 预后效果 本组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肿瘤复发者5例,生存时间<12个月者5例,12~36个月者 11例,37~60个月者8例,60个月以上者18例;食管下端癌患者与贲门癌患者比较,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 %和70.0%;5年生存率分别为 31.8%和55.0%。
  3 讨论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流行病学特点、分期、病因以及治疗方法等亦无统一标准,分型主要分为Ⅰ型:远端食管癌、Ⅱ型:贲门癌、Ⅲ型:贲门下癌。而贲门癌与远端食管癌在流行病学、生物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等方面不尽相同,远端食管癌常表现为长期的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且有明显的吞咽困难;贲门癌表现为腹部不适、纳差、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目前临床上针对贲门癌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学者主張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经过实践证实该方法是安全有效的,但是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尚无统一标准,有研究认为贲门癌有进展时,可能会在贲门周围、胃大小弯、腹腔动脉周围、胃左动脉周、胰腺上缘以及沿脾动脉、左肾上腺、左肾动脉出现病灶转移,手术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必要时将患病脏器联合切除。远端食管癌因其切除范围有限,临床上不能精确达到肿瘤切除要求,且较贲门癌相比远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高,易造成转移性淋巴结残留,导致治疗及预后效果不佳,另外食管下端癌在食管切除手术时还应当注意切缘的问题。相比之下贲门癌手术根治度要好于远端食管癌,原因为前者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广,增加肿瘤的可切除性。本组患者2例行手术部分切除肿瘤,40例行手术全部切除肿瘤,切除率为95.2%,大部分患者可满足手术要求,术后2例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对症保守治疗后好转,1 例吻合口轻度狭窄,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肿瘤复发者5例,食管下端癌患者与贲门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与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生存率与五年生存率比较,贲门癌患者明显高于食管下端癌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贲门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好于食管下端癌患者。对于消化道重建,作者认为在保证足够切除范围的前提下,能保留远端小弯侧 5 cm 以上,大弯 10 cm 者,施行近端胃切除,若达不到上述条件,则施行全胃切除术,食管端切除距肿瘤应不小于 5 cm,对其他脏器存在淋巴结转移或受侵者,施行脏器联合切除。
  综上所述,食管胃结合部癌按目前的手术方法治疗已取得确切效果,但患者的临床症状、肿瘤部位与大小、免疫组化、浸润层次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故诊断与治疗中的分型、手术方式等要依据患者个体原则,尽可能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保证手术根治度,提高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昉璇,张钕鹏,刘辉.近端胃癌根治术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2):129-132.
  [2]张百华,杨文静.食管癌肉瘤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预后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12,50(3):256-259.
  [3]陈国安,王绚茗,周宏.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治疗.江西医药,2008,43(12):1295-129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的比率、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为营养支持的有效开展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普外一病区和骨科6个科室的住院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以NRS2002为基础的营养风险测评单对其进行营养状况筛查,分析营养风险发生率、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本次研究全部研究对象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2.5%,且6个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浅表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原因、治疗方案、复发预防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35例浅表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电话回访跟踪,并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和健康指导。结果 35例浅表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1—2月全部康复。结论 此类病病因大多为长期饮食不调,生活不规律所导致;其次用药不当造成胃粘膜损伤;其它为应急溃疡、原发病、长期慢性感染病灶、自体免疫等。雷贝拉唑钠、丽珠胃三联、马来酸曲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药物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接诊的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案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观察组运用康复新液治疗。而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达到93.33%,對照组为73.3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可以尽可能缩短复发性口腔溃疡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妇科阴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非绝经期和绝经期,并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 经过几个月后的临床治疗,一些患者血流动力学,温度稳定,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输出控制得到改善,阴道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 临床工作人员应首先做出明确诊断的疾病,并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手术后,良好的工作,努力使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缩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情况,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治疗四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治疗总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口腔修复过程中,分析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口腔修复患者40例。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患者完成黏固之后的2星期以及完成黏固之后的3星期同未进行黏固之前进行比较,在咀嚼率以及固定力两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口腔修复的过程中选择磁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所接收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密切的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颈腰综合征患者采用一期颈腰椎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颈腰综合征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颈、腰椎减压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52.3±2.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21.3±6.8)mL。术后并未出现椎间隙高度丢失等严重并发症,仅有2例因术中出血较多需输血,另外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护理。方法 50例冠心病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观察药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心电图改变有明显好转,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好,且较安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冠脉综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肾衰患者60例,入院后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包括基本病情护理、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比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1);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显著改善,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