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方法管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高中语文任务群之一被明确提出来。至此,整本书阅读不再处于学科的边缘地界,而是像原来的必修教材一样,成为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了。可是当下多数高中生缺乏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没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系,也没得到科学系统的读书指导。面对一本本鸿篇巨制,学生们如同面对一桌大餐,却穷于没有好的餐具,不知如何下口。
   学生出现这样的局面并不奇怪,原来的语文学习习惯已养成,要转变,需要引导,也需要时间。按照原来教材的编排体例,一篇讲读课文往往好几课时才学完,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课堂的单篇阅读教学,习惯了对文本的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课外,电子阅读泛滥,碎片式的短章阅读已成常态,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几乎弥漫于学生的生活中;加之学生受个人习惯及家庭、学习经历等因素的影响,阅读水平不均衡,个体间差异较大。这种情况下,整本书阅读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平均用力,不分详略、没有侧重的一页页读下去,要么一目十行,速战速决,两种阅读的实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最终难以达成课标规定的阅读目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教学环境下的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须先行。那么我们需要教给学生哪些方法呢?
   一、精读与略读结合
   从阅读的精细程度来说,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两种,一是精读,二是略读。
   精读,就是仔细品读,“多管窥豹”以洞见其蕴,揣摩作者意图,探究内涵和思想,欣赏艺术手法之妙,其间可做圈点批注、写感悟、做评价等。为达到目的,有可能反复读,回味读,因此速度较慢。略读包括浏览和跳读,浏览是在阅读时一目数行,迅速扫视,捕捉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如读前言、目录、结束语等;跳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部分,如选取某个人物的相关情节或某些章节等,或粗知大意,或理清脉络,或搜索信息,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即可。略读相对速度较快。如高中选定的整本书,篇幅长,耗时多,因此阅读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分清主次,把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交替运用。主要内容精读,次要内容略读,其间根据内容作取舍,精读与略读不断变换。如路遥先生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少安、少平、润叶是主要人物,相关内容精读;兰花、兰香、润生、王满银等是次要人物,可略读。如写在学校读书的孙少平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因饥饿身体受屈,因为没有一身体面的衣裳不敢和女同学说话,还有和田晓霞的相处,在井下挖煤的经历等,这些描写直接表现孙少平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需要精读;至于乡镇干部间的关系、市县人事的变动等,不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可以略读,或干脆跳读。写润叶与向前的婚姻生活中,插入杜丽丽的婚变,还有兰香与金秀的爱情,这些都是从属内容,对主要人物和事件起烘托作用,如果只想把握主要人物的相关内容,这些就可以跳读。
   当然,也可以先用略读法通读全书,用思维导图理清人物关系,对小说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感悟和体验,再用精读法选择重点章节阅读。对于其中的人物特征、矛盾冲突的社会背景、命运与时代的紧密联系等方面深入分析,探究作品的价值。
   精读和略读方法可以进行专门的指导,在阅读中实践、领会、掌握。
   二、个人阅读与群体研讨结合
   新课标要求“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自主阅读、记笔记、总结心得和交流讨论为主”[1],老师要“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2]。交流研讨是整本书阅读的必经阶段,也是个人阅读成果得到检验和交流的好机会。诚如萧伯纳所说:“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研讨实质上就是交流思想。
   交流也是学生的一种内心需求。读书是个人的活动,但个人的阅读体验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思维方式、品行修养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力不同,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之后怀揣自己的所思所想,每个人都有交流的欲望,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也渴望倾听同伴的心声,更渴望激起思想的共鸣。每位学生在表达自己阅读体验的同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吸纳其他人的阅读经验和成果,借鉴他人成果来完善自己,每个人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
   如对于孙少平这个人物,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有“奋斗”“追求”“抗争”“挑战”“正义”“慷慨”等等,老师进一步引导,还会领悟到穷且益坚、责任、追梦者、博爱者等层次,最后全班研讨,结合专家的评价,进一步认识到少平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他不安于现状,敢于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自尊自立自强,勇于担当,是有梦想有精神力量的一代新人,他是新时代青年的榜样。这样,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甚至与学者专家的观点交流,在种种的思想交汇碰撞中,一遍又一遍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原来个人的狭小思想会迅速升温发酵,理解多元,境界扩大,更上层楼了!学生体会到潜心研究某些问题的成功与快乐,更加积极参与,在班级中会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这就达到了新课标所强调的更高层次目标:“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总之,教師应以真诚平等的态度,带领学生共同研讨,阅读过程中和整本书读完后都要安排研讨课,确立研讨主题或问题,积极搭建民主、科学、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真情表达、深入探究。
   三、学生的“读”与教师的“导”结合
   鉴于缺乏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师也要做好引路人和护航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完成读书任务。教师的任务是“导”,学生的任务是“读”。“导”是引领,“读”是过程,教师“导”得有方向,学生才“读”得有目标,教师的“导”往往决定了学生“读”的层次。教师还要针对创作的背景、作品的影响、权威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指导,营造出有深度、有内涵、有效率的阅读氛围。    可以说,教师既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阅读的监控者和促进者。读整本书,教师要在不同阶段做好“导”的工作。
   读前导: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要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内容梗概、价值、地位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孙少安、孙少平等主要人物,介绍主要情节及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帮助学生制定阅读的总体计划。
   读中导: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监控阅读进度,及时提醒快慢悬殊者,保证大体进度一致;阅读初期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怎样精读、略读?怎样用勾画圈点批注等方法做读书笔记?怎样用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中后期开展几次阅读交流研讨课,确立研讨主题,目的在于及时交流阅读成果和读书经验。
   读后导:整本书阅读完成后,要进行总结、交流、提升。教师可组织读书成果交流汇报课,阅读计划中就可以确立主题,便于在阅读中做准备。如读完《平凡的世界》,可选择以下主题进行汇报交流:“我喜爱的人物大家谈”“一个情字贯始终——《平凡的世界》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晓霞牺牲、班长被砸、向前失去双腿——我看这样的情节安排”“《平凡的世界》的标题和结尾鉴赏”“《平凡的世界》的主题探究”等。
   四、点、面、线结合
   点面线结合阅读,这里指點面贯通、纵横联结、由表到里、由局部到整体的系统读书方法。不同类的书所指不同,文学名著类的书是将具体节点的人事、某一时期横切面的人事关系、时代或人的纵向发展变化相联系,学术类的书是将知识点、知识面、知识体系紧密联系。点面线三者之间,呈现纵横有序的三个层次。阅读整本书,要三阶段逐步展开,并且要将三层次有机结合。
   以文学类的《平凡的世界》为例,描写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田润叶等人的具体情节,体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事件等是“点”;孙少平求学时期的学校状况及学生群体是“面”。这一时期与同学们的关系横向展开:与郝红梅由同病相怜到相恋到解救红梅等曲折故事,与顾养民的势不两立,与金波、田晓霞的真诚友谊,对侯玉英由鄙视到舍身相救到拒绝求爱等,少平在与不同性格和家庭背景的同学相处中,爱恨情仇截然分明,这些事件和人物关系体现那个时代的学生特征,这就是“面”。高中求学、黄原揽工、大牙湾当煤矿工人,在这几个时期记录了孙少平的成长历程,由青涩的学生到孤身闯世界的青年,再到成为富有担当精神和正义感的男子汉,这是一个人物的发展脉络,这就是纵向的“线”。读一本书,要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读懂一个个点,横向联系到面,纵向联系为线,随着阅读的深入,明白种种横向的交织和纵向的贯通,整本书也就读懂了,认识也就上升了。
   在多层的联系中探究整本书的逻辑体系和思想价值,在由浅入深的阅读和研究中,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将自己带入到书中,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反之,如果阅读后只是事件的积累和人物的叠加,既不进行关系梳理,也不思考内在联系和价值意义,这样的阅读只能算是在表面滑行,收获了了。
   五、读、思、写结合
   南宋人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4]这就是说,读书要力求深入,吃透精神实质;而且,读了以后还要跳出书本,学会运用,不能“死读书”。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而思考是连接二者的桥梁。读书应始终伴随着思考、研究、表达和交流,就像沙里淘金,阅读是取材的过程,让它更有价值,还需要煅烧和淬火,最后做出有实用价值的成品,这就是思考和写作的过程。完成阅读,只是完成任务的一半,思考和写作的成果才是体现价值的所在。
   “思”和“写”可以和阅读同步进行,边读、边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适时圈点,作眉批,写心得,这些是思维深化的痕迹,是读书收获,要认真完成并保留下来;如《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三章,润叶让少平到她二爸家吃饭,可以通过“做客前”“做客中”“做客后”对少平的心理做批注和点评,同时把少平、润叶、晓霞的性格做对比。也可以在阅读完成后写感悟或研究性文章,如读书报告、书评等,由文本出发,思考人生和社会,积极从社会实践中探求意义和价值。如开展“《平凡的世界》人物谈”“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我是这样读书的”等主题报告会,学生自己动手制作PPT或制成美篇,配上精美的图片和恰当的背景音乐,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读”“思”和“写”,从语言层面出发的字句积累,到篇章结构的了解和掌握,最后到思想的提炼和辨析,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一定会提高,最后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当然,阅读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不止上面所述,但也不是说读每本书都要用上这些方法,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当前最为关键的是正确选择适合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尽量缩短阅读转型的时间,缩短个体差异的距离,尽快步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3/13/12.
   [4]陈善.扪虱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其他文献
从创新能力培养上看。创新能力是人的行为表现,而创新的动力,则是人的内心觉醒系统。觉醒是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其生长的立足点就是人文精神沃土。因此,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离不开人文精神启蒙。实质上,二者相互辅成。   从中学语文教学责任上看。中学阶段教育,说到底就是围绕“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人文基础——而施加全面的奠基与影响。各个学科都有人文启蒙与创新奠基的功能,而语文,尤其是文学,特别是诗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大多以儿童简短质朴的口吻来叙说童年生活,充满了童心童趣,为读者所津津乐道。作者借用这种叙事方式,形成文章独特的审美风格,同时也透过这样的艺术形式,还原出一个生活化、真实化、具有人间情味的鲁迅形象。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儿童视角是探究鲁迅作品的有效抓手,教学者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拉近学生与鲁迅之间的情感距离。  一、在诵读中挖掘感觉世界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思接千载,源于生活,本来就很美,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有人把语文称之为“七彩语文”,快乐的课堂是一载体,它带动着学生乐学语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高尔基《海燕》就应在“命运交响曲”的动感下才能有所悟,郭沫若把“石榴花和果实”比作金罍、安普剌,就应看看图片才能知其形象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精炼灵活的篇幅、形散神聚的特点,在文学史上占据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备受青睐。不同于周作人散文的冲淡平和、梁实秋散文的有滋有味、朱自清散文的细腻华美,史铁生的散文略带淡淡的苦涩,像是品一杯无糖咖啡,从舌尖到肠胃直至弥漫全身,愈品愈加香醇,滞于唇齿,耐人寻味。   自台湾学者赵镜中老师提出群文阅读教学理念之后,研究者络绎不绝,理论文章层出不穷。故而,在学习、
关汉卿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界中可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伟大代表。其作《窦娥冤》被一些业界学者认为是中国唯一的悲剧,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评价“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抒写灵魂在極大痛苦中发出的悲鸣,他所抓住的就是“人性”,并将普遍、永恒的“人性”,加以理想化、深刻化、典型化。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同样是作者冷静观照社会,透彻把握人性的思考结晶。在高中语文教学赏析中,对窦娥的形象
文本细读原是新批评理论下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借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对作品的语言、细节、结构、背景等进行透彻的解读。“文本细读”首先要“细”,阅读时,应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进行文章探索,从而获得文本体验;其次是“品”,即在体验、感悟之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作品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透过字面去品味字后的“故事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事实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教得累、学得苦、进程慢、收效微。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该如何走出这个“死角”,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守正出新”也许不失为一条出路。所谓“守正”
前不久,笔者执教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先生的作品《本命年的回想》一文。学生在阅读中却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超出我的想象,课堂上主动地发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令我惊叹不已。比如:1.是男女分工的不同还是地位的不平等?2.是迷信还是传统的民俗文化?3.年味越来越浓还是越来越淡?感叹的同时也引发我对阅读课堂教学的思考: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那思维的火花是我们期望看到的,那才是语文课堂教
汉语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是第二语言。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除了语言背景和文化认知不能等同于汉族学生外,汉语听、说水平与本地同龄汉族学生差距不大。但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汉语写作能力滞后的状况。研究发现,加强汉语经典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非常注重阅读和写作之间关系,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说:
一、译本选择与学情调查  《爱之后的爱》是德雷克·沃尔科特的作品,被收入王尚文等编选的《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讲》第一章“自爱”。德雷克·沃尔科特是出生于加勒比海地区圣卢西亚岛的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被布罗茨基誉为“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沃尔科特的诗因“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的结果”,获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爱之后的爱》目前流行的有傅浩译本,阿九译本以及张文武译本,比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