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大多以儿童简短质朴的口吻来叙说童年生活,充满了童心童趣,为读者所津津乐道。作者借用这种叙事方式,形成文章独特的审美风格,同时也透过这样的艺术形式,还原出一个生活化、真实化、具有人间情味的鲁迅形象。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儿童视角是探究鲁迅作品的有效抓手,教学者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拉近学生与鲁迅之间的情感距离。
  一、在诵读中挖掘感觉世界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虽得到一定提高,但理解和感悟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文本解读的多义性使得他们存有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培养他们的语感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便是诵读。诵读者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声音形态和文本言语形态的契合度,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理解。阅读教学的诵读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通过示范性吟咏诵读可使学生在浸入式学习中领悟文本的意趣神髓,而学生通过自主反复诵读可唤起与声音节奏相伴的情绪,实现个性阅读。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文质兼美,是提高老师和学生语文素养的绝佳范本。教师在教学这些作品时,可充分运用诵读这一途径,带领学生融入作者的感觉世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很好的诵读范本。作者在文章第二段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将自己的“乐园”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儿时的鲁迅眼里,百草园的世界异彩纷呈,不仅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金黄的黄蜂与菜花,还有轻捷的云雀、长吟的鸣蝉、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等等。教师在课堂上可安排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在感觉世界里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鲁迅的“艺术家”情趣。
  鲁迅笔下的《雪》也是富有诗情画意的佳作,每每诵读它,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作者在文章中显示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如文章所描绘的这幅生意盎然的雪景图:“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1]洁白的雪野上夹杂着红、青、黄、绿四种颜色,这是多么赏心悦目的感受。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是难以描绘出这样的景象的。而且不单在视觉上对雪野进行描写,作者还发挥想象进行了动态描写:“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2]这样的雪景图真是有声有色,脍炙人口,充满诗意。
  二、在想象中享受诗意世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学习,它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具有想象天赋的,想象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个体生命体验。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3]的主要方法,也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4]的突破口,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帮助其更好地走进鲁迅世界。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营造想象意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大部分被选入初中教材的鲁迅作品注重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得词藻优美自然,语言浅显风趣,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童真世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5]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儿童成长的乐园,这里每一处的生命都充满了童真的趣味。而事实上百草园的面积并不是很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让园内的物理空间在孩子脑海中产生扩大的生动效果。孩子们在自然界的“百草园”里,便能获得阅读世界所需要的自由、童真。因此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要多提供审美体验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用心灵去体验作品所蕴含的诗意世界。
  除此之外,教材选用的鲁迅作品基本上都是短篇文章,且言简义丰,作品中的“留白”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联想想象、补充情节等方法,把无声的冰冷文字转化为可观可感的视觉形象,这样才能让作品变得生动有味、真实感人,让学生领会到“八分之一的冰山”下的真实世界。
  三、在探究中触摸心灵世界
  探究式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主张以兴趣为导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在不断的阐释和对话中触摸作者心灵世界,完成对作品多元化的解读。在这个过程里,学生是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他们就像天生的探险家,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渴求深入了解事物,以获得自身的真实理解。教师需要发挥问题引导者和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作用,给予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空间。那么,运用探究方法教学鲁迅作品可从下面两点入手:
  第一,对文本进行还原。之所以还原,是因为在传统的鲁迅作品教学中,教师总是突出强调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却忽视了一个珍爱童年、珍惜亲情友情的鲁迅。但透过儿童视角解读作品,我们会发现,鲁迅作品充满着人性的语言,并与人最内在的感受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实现对文本的还原,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善待童心,保护童真,离孩子的心近一点,离模式化的解读少一点,让学生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走进鲁迅的心灵深处。如《藤野先生》一文的解读,有人认为作品赞美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有人则认为是表现鲁迅的爱国情怀,但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完全正确。藤野先生曾说,他并没有对鲁迅有过特殊的照顾,但鲁迅回忆起先生时却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6]鲁迅对先生的这种感激和敬佩,是因为先生曾在他处于生活困境时,给予他关心和帮助,又在他陷入精神困境时,以“为中国”“为学术”的大爱给了他新的曙光。因而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才是作者笔下款款流动的深情,教师应更加着重引导学生体会鲁迅的感恩品格,让感恩成为学生的价值追求。
  第二,注重对文章“神来之笔”的探究。鲁迅的散文经常会出现“神来之笔”,这些“神来之笔”是作者情感突然而至的喷发,若紧紧抓住它们,便可轻易“拎”起文章主题,因此“神来之笔”的探究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的“神来之笔”便隐藏在文章的中间:“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7]童年的“我”将百草园里的蟋蟀、覆盆子、木莲视为亲密无间的伙伴,还冒出德语“Ade”的奇妙感叹,可见“我”对百草园是多么热爱。教师可在课前提出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如作者为何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以朋友相称?为什么作者不愿去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象征着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在这句所表达的内心情感,便能让学生真切理解作者告别“乐园”的沮丧无奈,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厌恶恐惧,于是也就读懂了文章。
  总之,在作品教学中,诵读是培养情感的基础,可以让鉴赏成为捷径;想象是经营美感的关键,可以由灵感激活经典;探究是体味内心的手段,可以从解读感受真情;这三者将教师、学生、文本紧密结合在一起,适应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也还原出一个真实、有血有肉、可亲可近的鲁迅形象,使得鲁迅作品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经典迷人的魅力,让学生在亲其文,爱其人的基础上真正走进鲁迅心灵世界,体悟鲁迅的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雪》[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7.57.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1.
  [5][7]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7.
  [6]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藤野先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7:10.
  田晓虹,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邱金元纪念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便是“有文采”。客观而言,界定一篇文章的文采,活用句式是重要的呈现方式之一。特别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分析性写作,由于整篇文章都在就事说理或者就理析理,语言极易滑入平淡无味的窠臼。为此,考生如果在高考作文中有意识地活用句式,熟练包装一些颇具亮点的语句,力争在作文的天空中植入一枚月亮,或者一轮太阳,或者璀璨群星,才会使作文灵动出彩,从而赢得阅卷者的青睐。  
农村教育氛围及文化素养普遍落后于城市教育,导致农村学子整体文化水平低下、阅读理解能力低下、知识见识短浅、分析表达能力欠妥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整体素质水平低下的农村初中学生教学现状,想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理念给予学生科学的教学指导。   一、学科教学设计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石   一般理解“核心素养”就是指一定的涵养,也指一个学生应
一、德育的范畴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者,只是顺着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做事,自我意识尚未苏醒,借庄子的语词可称之为“真人”;功利境界者,自我意识觉醒,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做有利于自己的事,可称之为“能人”;道德境界者,视自己为社会的一份子,从利他的角度出发,能为他人或社会做任何事,可称之为“贤人”;天地境界
《师说》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中韩愈所创作的课文。“说”表明《师说》属于一种议论文章,“师说”的含义是:讲述对从师学习的看法。根据文体特点,学生首先就需要读懂写作者韩愈的态度。通过课前预习的反复诵读,同学们不难明白,课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提倡积极地从师学习,原文的中心论点句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论点应该会使读者产生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问题:“韩愈为什么要为倡导从师学习而写下这篇文章呢?”这个问
命题作文,包括“标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标题作文”,即只给作文题目和要求,不给材料;“材料作文”,即既给材料,又给作文要求,有时还给提示语、话题或标题。  无论“标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存在审题立意的问题,而且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弄得不好,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作文得低分甚至零分!  下面侧重讲一讲“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涵泳法。潜下心去,仔细研读材料,全面领会材料的含意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现今语文阅读教学的通用模式通常为“基础过关——整体感知——重点段落阅读——阅读迁移”,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问题是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上常常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不仅用课文这一“例子”,还找了很多课外佳作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可从实际反映的情况看,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是难以见长。现状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一方面,阅读教学要在策略上调整,多
当代文本解读理论如接受美学、本体论阐释学、读者反应理论和文本学等将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拓了文本解读的新空间,究其本质,主要还是注重将读者的“体验”充分用于文本解读。(诚然,只要解读文本,就会用到阅读者的体验,只不过有时是隐性利用的,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目前,高中生的体验有多源性,日常生活、大众媒体、阅读体验等,但仍然相对有限,因此解读超越其感性生活体验的文本还会碰
王泽龙,1957年生,湖北洪湖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新诗的艺术选择》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  一、回归传统不是语文教
一、引言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它将课程内容呈现出来,供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是學生在学校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通常,教师根据教材,拟定教学计划和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
从创新能力培养上看。创新能力是人的行为表现,而创新的动力,则是人的内心觉醒系统。觉醒是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其生长的立足点就是人文精神沃土。因此,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离不开人文精神启蒙。实质上,二者相互辅成。   从中学语文教学责任上看。中学阶段教育,说到底就是围绕“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人文基础——而施加全面的奠基与影响。各个学科都有人文启蒙与创新奠基的功能,而语文,尤其是文学,特别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