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激励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使得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创新活动。在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会经历一系列学习挫折与失败,成绩也会有所变化,这可能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在这时,便需教师利用教育激励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其坚定自我,切实形成良好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从在预习中展开指导激励、在探究中展开赏识激励、在练习中展开纠错激励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激励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物理,作为物理教育的启蒙阶段,不仅要传递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养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好习惯,使学生们在物理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但是,常规的物理教学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指导,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一直无法落到实处。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使得人才成为基本需求,所以初中物理教师也应该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教育激励以激励性教学手段为主,能够提升初中生对于自主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是使学生们主动在学习实践中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保障条件,所以教师应学会利用教育激励来落实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预习中展开指导激励
  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开始之前主动展开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培养与提升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活动。但是,预习活动本身具有自发性,并不受教师管束,所以如何保证初中生在预习中的自觉性十分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预习中展开指导激励,根据初中生所面对的自主学习任务展开预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预习思路,把握预习重点,使其因为进步而受到鼓舞与肯定。
  如在“二力平衡”一課中,笔者便要求学生自主预习新知识,借助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来理解二力平衡这个物理概念,为在课堂上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与方法做好准备。在预习中,有一部分学生无法根据具体的生活现象判断物体所受的力是否属于平衡力,所以笔者便举出了实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平衡力的概念及其特征,然后再以一些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了鉴别平衡力的方式方法,使其初步认识了平衡力。在预习中,学生出现任何问题都可向我提问,我会据实回答,然后总结重难点知识,以此来提升初中生的预习效果。
  在探究中展开赏识激励
  课堂探究是进一步发展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活动,也将对学生们的物理素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经历比较少,他们在物理实验、知识探究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对此,教师不应批评与责罚学生,而是要赏识和激励学生,让初中生相信自己具有建构物理知识意义的学习能力,并由此产生学习自信。在教师的赏识中,初中生将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课中,我将4名学生分为一组,鼓励学生在组内分别安装串联、并联电路,然后根据电流表所检测到的电流数据展开分析,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在实验探究中,我会及时表扬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受到赏识鼓励。比如,本班有一个小组正确安装了串联与并联电路,且认真记录了每一个数据,所以我便表扬了这个小组细心、科学的探究态度。有一个小组虽然在实验探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并未轻言放弃,而是直面困难,思考影响实验结论的因素,所以我便表扬了这个小组不畏艰难的勇气与精神,希望学生能够再接再厉。
  在练习中展开纠错激励
  物理练习是巩固与提升初中生物理水平的重要活动,也是初中生检查自我不足与缺陷的基本方式。每一个初中生都会在物理练习中出错,而教师则可直接利用学生所犯错误来展开教育激励,量化学生在物理练习中取得的进步与成长,从侧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胜欲,使学生在激励下获得进步与成长。不仅如此,纠错激励可以让初中生客观认识到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使其始终保持客观、谦虚、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物理练习教学指导中,虽然我会针对学生所犯错误展开纠错指导,但是同时也会追本溯源,帮助学生总结犯错原因,使其客观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定期组织学生总结练习问题,通过总结与反思来了解自己在这个学习周期内的学习进步。在这一系列显性信息引导下,学生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不会产生失望、放弃的念头。
  结语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是新课改给初中物理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条新思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课改所提供的改革机遇展现自己的教学才能,给初中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并以教育激励法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身于自主学习训练活动之中。
其他文献
阅读分析法概述  阅读分析法来源于语文教学之中,是在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中普遍强调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找答案,将材料中明显说明的、隐含的内容提炼出来,进而将其进行总结、概括和凝练的方法。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存在于任意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中使用阅读分析法有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以及内容的梳理。  小学数学“解决问
期刊
研究背景1、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是一类结缔组织病(CTD),易侵犯多脏器、多系统,临床表现比较复杂,难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近年研究发现PM/DM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
研究目的:描述帕金森病(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包括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症状、胃肠道症状、感觉症状和其它一些症状如疲乏等)、生活质量的水平;探讨PD患
动名词在初中教学中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很难理解主语、宾语或介宾结构中为什么要用动名词。因此,能否探究一种统一的认识方法应用于教学,让动名词教学易教易学,形成一套格式化、一键化程序模式,是每一位教学者力求解决的难题。这既方便学生对这一知识快速地了解与掌握,同时也对整个英语知识结构能有一个全盘系统的理解,能够有效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笔者从句子结构成分与动名词的深层进行剖析,以词性统一为原则,寻
期刊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对历史图片进行运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历史图片的价值  令历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将历史图片合理地运用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教师搭配语言、文字进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知识,强化记忆效果,吸引学生目光。  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能力与观察力  图片往往色泽亮丽,会给
期刊
具身认知  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共同倾注心血的著作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中提出了具身认知 (embodied cognition)。具身认知的基本原则是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具身理论的核心特征是“心智是具身的”,即认知是大脑、
期刊
介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发因素的疾病,根据其分型和分期不同,影响预后。近几年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极有效地提高了人们对乳腺癌的认知,并且为乳腺癌治疗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不同學科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英语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与趣味性。情境教学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他们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将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情
期刊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特点,并评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期间,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形势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新课程的发展下,教育目标逐渐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因此,要想全方位地促进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创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