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_b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介绍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谈了在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设计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探究式兴趣实验设计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实验阶段,现阶段我们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注重科学探究,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因此,在物理课程中增设物理“探究活动”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1.探究式教学活动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其特点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获得经验或知识,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学生活动在教学中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以学生的独立研究和作业为基本方式;总是从问题开始或通过分析资料提出假设,进行推导与实验以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
  把握住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状况和特点,对于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学生的兴趣大体有三种:一是对学习只是直接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但这种现象只停留在现象本身,并未产生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原因的需要。二是对物理有操作兴趣,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施加影响,如我曾对我校初中二年级两个班做过调查。当提供玩具电机,根据自愿的原则号召学生自己动手做小电扇,结果93﹪的学生都做了,这说明他们对动手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三是对物理具有因果认识的兴趣,他们的兴趣中心已由了解怎样改变现象发展到进一步探求现象变化的原因,理解它的实质,也就是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特别感兴趣。
  鉴于上述分析,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和操作兴趣,其特点是新奇、具体、操作、实践。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观察思考和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科本身特点的需要,也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培养学习兴趣的需要。
  3.如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挖掘物理学本身的潜力,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动的特点,加强操作,在活动中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探究性活动以探究式实验为主,它的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观察归纳认识物理规律、训练实验技能,它具有让学生“发现”的意义,即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一定的物理规律。
  3.1探究式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具有直观性强,具体形象等优点,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知识掌握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一种实验,把用语言不能解释清楚的物理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的理解,而且演示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之兴趣浓厚。如上序言课时,我们为教学准备了丰富的演示实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演示了“当烧瓶中水烧开的水停止沸腾后,往烧瓶上浇冷水,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向倒置的漏斗中吹气时,里边的乒乓球不会下落”的实验,所有的学生都很好奇,对这些现象都很感兴趣。
  3.2探究式学生实验
  学生除了喜欢看教师演示以外,更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也巩固加深了所学知识,还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些学生甚至能在实验课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且发挥他们充分的想象力。另外,学生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实验必须在一定规则下进行,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懂得了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所以组织得好的学生实验,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满足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4.如何设计探究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4.1从实验原理设计活动
  方法:教师提出需要学生研究的问题→学生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填写报告
  如物理教材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一课。教师可先提出问题:“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測量电阻呢?”让学生分析,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自然会想到先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再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这样就得出了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然后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画出电路图,进行实验。这样设计实验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欧姆定律,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4.2从实验过程步骤出发设计活动
  方法:教师对实验步骤提出建议→学生选择对比实验→分析对比结果→得出结论→填写报告
  如上述实验中,在学生明白实验原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实验过程提出建议:“当把电流表内接和外接时,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一样吗?”让学生选择对比实验,有的实验组用内接法,有的实验组用外接法,实验完后对比实验结果,讨论使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内接法结果更准确一些,什么情况下使用外接法结果更准确一些,最后得出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实验中使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哪种方法能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
  4.3从学生容易出错的角度设计活动
  方法:教师针对教材中某些“不许”、“不能”、“注意”等内容提出质疑→要求解释为什么→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如在学习电流表时,课本上有这样的警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针对这一警示对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让解释为什么,然后指导学生用试触法把电流表接到两节干电池的两端。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摆动,会得出:“当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会很大”的结论。这样会损坏电流表,甚至会引起火灾。
  通过这一设计,培养学生对物理有因果认识的兴趣,还能养成学生批判地吸收教科书上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精神,更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山西省教育科学院研究院 山西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2005(第25卷第11期).
  [3]阎金铎,田世昆.初中物理教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偊b 教育卷.沈阳出版社,1990.
  [5]阎金铎.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偊b 物理卷.沈阳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为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型人才,本人设计了作文目标教学。通过十几年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做到明确目标,有的放矢,作文能力不断提高,任教学生多次在各类刊物上获奖。  【关键词】 明确目标 胸有成竹 潜移默化 持之以恒 日臻完善  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门艺术。”而作文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如何改进
【摘要】重视学生心理地图的形成,发展地图思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心理地图的形成与积累,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前提。所以帮助学生构建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地图就成为照亮初中地理教学的一缕阳光。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心理地图学习能力  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有利于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但新课改实施几年来,在地理教学中这样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学习地理仅
【摘要】国内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有的高校已经明确提出了创建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本文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对创业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模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什么是创业型大学?  所谓创业型大学,也就是突破了传统“教学、研究、服务”的功能定位,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创办企业和发展产业等不同方式,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之中的新型大学模式。与普通大学相比,创
【摘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感悟与做法。  【关键词】必修三特点 软肋 观念 导言课 课标 教学方式 唯物史观的运用  历史必修三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编写体例上,它延续了前两个必修本“模块”加“专题”的形式。内容上看,它融合了哲学、科技、文学、艺术多个领域的知识,涉猎范围广、内容多,要点杂。就数量而言,文化史的模块仅次于政治史,远远多于经济史。因此加强文化史教学
摘要: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为主要导向的竖笛教学活动中,传统被判定为贬义的"滥竽充数"学吹竖笛的现象,具有新的正面的含义,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应在良好的合作氛围,还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共享学习成果。它体现了重视学习过程与承认学习差异的教学观,对于搞好竖笛教学,促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颇有意义。  关键词:滥竽充数 激发兴趣 宽松氛围 合作学习 共享成果  "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注重心情的教育才是美好的教育,才是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开启孩子心门的人,打开孩子的心灵,再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这才是教育万变不离的根本。  【关键词】教育纯真心灵交流  林格,当代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他大胆新奇的教育观念给中国教育刮来一阵清新的风。在教育专家林格看来,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
教学诸如《唐雎不辱使命》等文言文,只要我们做到下列三个方面,就有可能构建精彩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一、创设情境激情邀趣;二、深品细究其义自现;三、关注体验平等对话等。  新课改理念下的《2012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故此,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入选了众多题材不一、内容丰富、情感美丽、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主题鲜明等文质兼美的中国
幸福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属于特教人的幸福?从毕业到现在,工作已经两年多,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有过挫折,有过失败,苦过、累过、哭过、笑过,却从来没有问自己一句:"幸福么?"  在我眼里,这些生来残疾的孩子就像是被大海遗弃的小海星,等待着重生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恰恰是我们特殊教育教师所能够给予的。让一个个不幸的生命看到幸福的曙光,也许这就是我们特教人的幸福。  因为选择,所以幸福。选择特殊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是增强学生的语感。增强语感靠反复的体会。体会的步骤分为教师的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体会从文章概貌(课文梗概)入手,继而段落、句子、词语。关键是采用适当方法做到感同身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会  阅读教学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语感弱。怎样增强学生的语感呢?抓住阅读教学的关键——体会,体会,还是体会。先说明“体会”的内涵:根据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新编
【摘 要】兴趣和热情是推动学生作文的内部动力,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内部条件。就初中生写作文而言,老师更应该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写作文是愉快的、轻松的,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几种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热情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 作文 需要 培养 轻松 愉快 兴趣 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不论做什么事,人们只有从内心产生了兴趣,投入了十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