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歌词中采撷文学蜜饯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xiy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处处是语文,流行音乐中的歌词也是学习语文的好素材。音乐歌词在其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好歌词具有独特的魅力,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并与之产生深深的共鸣。有的歌词微言大义,有的歌词讲究修辞,有的歌词意境优美,有的歌词引经据典。借助音乐歌词,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音乐歌词文学蜜饯语文素养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118
  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是语文,就连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中的歌词,也是学习语文的好素材。音乐歌词在其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作品,就像从几百年几千年的文学中酿制已久的文学蜜饯。好歌词具有独特的魅力,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并与之产生深深的共鸣。歌词是创作者的经验和再创造,他们耐心地把时光之漫长河流的文学果实挑拣出来,融在每一首我们熟知的音乐歌曲里面,而其中蕴含的文学脉络和动人故事经过层层剥离在我们的面前流淌:有的歌词微言大义,有的歌词讲究修辞,有的歌词意境优美,有的歌词引经据典,配以轻重缓急的曲调,明快的节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察蜜饯之色——流光溢彩的素材
  语文课本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但抽象的语言文字往往难以让学生体验到文字间抒发的情感。而音乐那动人心弦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凝练感人的歌词,很容易让学生接受。歌词是很好的语文素材,或文采斐然且意蕴丰富,或语言浅显但哲理深刻,总有它流光溢彩的地方。如汪苏泷《不分手的恋爱》有“思念在发烫”一句,思念的程度之深,深到可以发烫的程度,就好像愤怒在燃烧一个意思。再如《春天的故事》中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伟大的决策形象而具体地表现了出来。《小芳》的“辫子粗又长”,虽不知她的容貌,也可从这辫子的特点描写中想象出她的美来。《同桌的你》中的“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点滴的小事中浓缩着同桌情谊。这典型的细节需要深入细致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二、观蜜饯之形——言简义丰的语言
  歌词以短小精悍著称,以其高度的艺术抽象和丰富鲜明、凝练精辟的语言来先声夺人,引起热捧。所以,总有一些歌词显得真知灼见、微言大义,我们可以作为词汇、语句积累起来,也可以引起课内外学习的相关联想。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是《外婆的澎湖湾》的结尾歌词,简洁的名词性意象的排列却使我们自然地组合成童年时澎湖湾的美丽景色,就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样越读越有诗意和韵味。可见炼字炼句的重要性。同样,歌词中的许多字词也用得十分准确传神,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气势。如歌曲《送别》中的“晚风拂柳笛声残”一句,一个“残”字,道尽了友人离别时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又如张韶涵的歌曲《梦里花》,有“轻轻拭去满布全身的伤,我从不曾绝望”这么一句,其中的“拭”字用得生动传神,表现出蔑视困难、无惧伤痛的豪迈气概,鼓励人们即便是受了伤也不必害怕,要坚强地站起来。再如《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的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朵雨做的云,云的心里全都是雨,滴滴全都是你”,不由让人想起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那份忧郁,那种缱绻,简直让人心酸落泪。歌词语言的好坏,取决于创作者的文化内涵、审美趣味,也取决于他的文字驾驭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我们对歌词中语言现象的关注研究,就是对中华民族语言宝库精髓的挖掘。
  三、闻蜜饯之香——别致新颖的句式
  随着当代审美形式的变化,歌词在语言表现方面受新诗的影响,主张随意性、即兴性、散文化、自由化、调侃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种手法和技巧的繁复,使流行歌词句式愈发自由灵活。一些歌曲里别致新颖的句式总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甚至不知不觉把它用到了平常生活的言语交流中。
  林夕作词的《因为爱所以爱》中“因为爱所以爱”原因和结果一样,把爱情“说也说不清楚”的不能用理智理解的情感表现了出来。“已知的未知的,无言会伤痛,已经的未来的,变幻着天空,已知的未知的,并非是初衷,已经的未来的”(《让爱做主》片尾曲)中 “已知的未知的”“已经的未来的”,人的无能为力都承载在这句式里,显得格外沉重。人之无能为力就“让爱做主”吧,似有无奈后的自我宽慰蕴于其中。而《记事本》中的“爱的痛了,痛的哭了,哭的累了”,句式整齐,语句短促。“了”表示都是过去了的爱的经历,加之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那一段不能自拔的爱无语地表达出来。这些歌词中颇具新意的句子唱起来听起来玩味起来,真令人耳目一新,沁人心脾,愉悦人的性情,哼唱着仿佛口有余香的感觉。在这样的歌词的熏陶下,将其化用到写作中定能让人眼前一亮,也能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
  四、品蜜饯之味——变化多端的修辞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修辞从某些角度说,就是其中的“文”。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恰当地运用修辞,可以使语言文质兼美,令人回味。所以,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中精选出善用修辞的范例,和学生一起发掘歌词中的修辞美,感受修辞的魅力。
  一首《青花瓷》之所以传唱不衰,固然跟它优美的旋律有关,其歌词中所运用的精妙比喻也不可忽视。请看这样的两句:“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前一句将青花瓷上描绘的牡丹比作初妆的美女,形象地写出了青花瓷外观的精美绝伦;后一句把瓶身上仕女的笑容比作含苞待放的花朵,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仕女巧笑嫣然的情态。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清官谣》中的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定盘的星”,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把老百姓比作秤砣,指出了官与民之间的关系,融大俗与大雅于一体。又如《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把“我”比作尘土,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有比喻词 “像”,属明喻。把 “我”比作尘土,说明了自己的渺小。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另外,歌词中用得较多的修辞要数反复了,因为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表现效果。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歌词更加生动形象,更能传神地配合旋律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顶针、对偶和排比等手法,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使歌词朗朗上口,唱起来更加舒服。   五、会蜜饯之意——虚实相生的技巧
  在古典诗歌中,“实”一般指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那么,“虚”就是指诗歌中所描绘或所抒发的虚景或感情。虚与实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内容,拓展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读者的审美趣味。高中生写作文,大都处在写实的层次上,愿意写人记事,写虚并不强。其实,如果能将虚实熟练运用是语言运用能力高超的重要标志之一。由虚而实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上例中 “笑容”“祝愿”“唠叨”变成可携带可置备的实物了,古诗文中不乏其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由实而虚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心像沙滩,灯光可照亮梦,读人的感觉像三月,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虚实技巧相类。甚至可以联系“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典故,在学习《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时,更可以体会虚实关系的处理。虚实技巧常常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可综合考虑。其实,想象力也是虚实用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想象是创作的源泉,有了想象才不至于非得有实事才能有写的内容。如《童年》里想着山里是否住着神仙,《飞天》里询问那飞天壁画上吹箫的、反弹琵琶的人,给壁画赋予了生命,《爷爷奶奶和我们》更是将自己与爷爷奶奶结婚联系到一起,孩子是那样的俏皮,风趣的风格展露无遗。
  文章若倾注了作者浓浓的情,寄托着作者深深的爱,一种音乐美流淌其间。音乐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音乐和语文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都通过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音乐与语文都是心灵的艺术。
  六、存蜜饯之用——青出于蓝的能力
  格调高雅的流行歌曲听多了,唱多了,自然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从中吸收的多是自己认为好的美的词句,并因为是主动的兴趣驱使,很容易将其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谈吐里,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学得高超了就可以化用经典歌词里的句子为我所用了。其实古代化用原句并青出于蓝的高手很多。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由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化用就更多了,仅开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一句就化用了王观《卜算子》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意思和杜甫《不见》中“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数词后置的形式,且毫无斧凿之感。
  在平常教学中引入音乐歌词的赏析,对学习语文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还可以采取活动的方式寓教于乐,设计出“我爱记歌词”“我爱背歌词”“我来写歌词”等系列小节目,或比较欣赏,或仿写填词,或谱曲传唱。如把《我的好兄弟》歌词改编为《我的好同学》《我的好姐妹、好闺蜜》。让学生从音乐歌词中发现、感受、学习语文,把娱乐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正兰.歌词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陈啸文.流行歌词的诗意化写作——方文山歌词研究[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10).
  [3]范晓峰.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M].上海:上海音像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开关室、继保室等设备区域由于运行环境影响造成设备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有的管理模式无法及时发现运行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本
基于对有下丘脑疾患的去势猕猴为要恢复促性腺激素分泌,需要脉冲式给于 GnRH 以刺激垂体的事实,使用脉冲式小剂量 GnRH 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最近报告间断皮下或静脉给药能成
期刊
一、“假说—演绎”法的由来与特点  “假说—演绎”法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中重要的科学方法,教材明确给出其概念:“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并根据假说进行推理演绎,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笛卡儿被认为是“假说—演绎”法的倡导者,因为他早在17世纪中叶的《哲学原理》一书中就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到19世纪中叶
直流配电系统具备的线路损耗小、电能质量高等优势吸引了电力专业人员的关注。本文概述了直流配电系统中经常遇到的直流系统故障,并详细列举了保护区域及故障分类,然后总结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广泛地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带来了方便与快捷。同样,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3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尽管我校的高考成绩与2012年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校学生的文综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大多数考生的成绩分布在150—180分之间,能够突破200分大关的人仅有3人(文综总分为300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答题技巧就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有许多相关人士对2013年陕西省高考政治试题作出了详尽的解读,笔者在此以这套试题的解答为例,对高中思想政治答题的基本要求谈
近年来,数据库挖掘技术的普遍应用,使数据价值实现最大化,在我国金融、商业、市场营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我国高校管理中并没有得到推广,为使高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充
孔子学说:言传身教,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先学后教,循循善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联系实际,注重感悟。我认为,新课改下的生物的教与学和孔子学说中的规律不谋而合。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
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怎样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成为生物教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对提升高中生物教
初中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就要充分调动、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探究理论”指出,学习中,学生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学生应由“无知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教师应从“有知的”传输者变成探索的激发者和引导者。调动、引导、发挥,权衡三者,我觉得重在引导,引导得法,就能事半功倍,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