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嫉妒心理?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我是一名高中生,可自从进入高中以来,我就感到自己的学习好像不行了。入学后第一次考试是第三名,到月考的时候就到了第九名。我感到我要完了,别人在赶超我,我烦躁不安,我紧张焦虑,我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知怎样发泄……有一天早自习我第一个来到了教室,我拿出了课本想看书。可是眼睛盯着课本就是怎么也读不进去,索性把书使劲地摔在地上,就是这一摔,不知怎么好像触动了我的哪根神经,于是,我随手把同桌的课本也重重地摔到了地上:让你们超过我,让你们超过我……就这样,我心中似乎有一种发泄的快感。正是这种莫名的快感,让我鬼使神差般趁着没人,干脆把同桌的课本远远地狠狠地扔到了外面……
  自从发生了第一次之后,我一发而不可收,一连地把同学的书、笔记本、课外辅导书,偷偷地拿来,然后偷偷地扔掉。以致到后来,竟然偷偷地钻进宿舍,把同学的食物等东西拿走,找没人的地方先使劲地踩烂,然后再偷偷地扔掉……每当这个时候,我好像多少有一种发泄的快感,心里好受了一些。可是,事后我又担惊受怕:被人发现了我不是成了贼了吗?我该怎么办啊?
  A从上述女孩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这是青少年嫉妒心理的真实表现。所谓嫉妒心理,就是当别人在某方面有比自己优越的地方,而自己在这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想排除或破坏别人超越自己的地位或状态的怨恨的情感状态。这是一种病态情感状态,其危害是明显的:一是它恶化人际关系,潜移默化地磨灭人奋发向上的锐气;二是它危害身心健康,使人的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不仅影响学业进步,影响身体健康,更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不言而喻,嫉妒心理既害自己又伤他人,是青少年走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
  那么,青少年的嫉妒心理的特征有哪些?
  一是需要的排他性。嫉贤妒能,排他利己。只能自己得到满足,不许他人占有;只能自己取胜,不许他人成功。二是对象的选择性。嫉妒者一般选择那些与自己条件大体相当的人作为嫉妒对象,也就是可比性越大越容易产生嫉妒。三是方式的多样性。或冷淡疏远,或嘲讽轻蔑,或攻击陷害,或曲折隐蔽。
  青少年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客观方面的一些因素诱发了青少年的嫉妒心理。一是成人病态的嫉妒心理的传染。在社会生活中,成年人也普遍地存在嫉妒心理。有些人在生活上一味攀比,这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二是家庭教育的失误。许多青少年从小就养成惟我独尊的心理,为满足个人欲望不惜剥夺家人的需要,不高兴同伴比自己强。一些家长用各种手段,片面地鼓励个人突出,压倒别人,特别是当孩子已露出嫉妒心理的苗头时,家长又常误当作竞争意识加以肯定,使嫉妒心理恶性发展。三是在消费上的盲目攀比。由于社会的影响,青少年中不少人在消费上也形成了盲目攀比的风气,穿讲名牌,吃讲高档。这与自我中心的占有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也刺激了某些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形成。
  其次,是主观上的一些心理因素诱发了青少年的嫉妒心理。在上述客观诱因的作用下,许多青少年形成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一是不断强化的自我中心意识,心中只有自己,从小就把个人私利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上。这是产生强烈的需要排他性的根源。二是自我否定意识,也就是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畸形变态的自尊。越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是极力维护自己。于是便可能不惜采取贬损别人的手段,来补偿自己失衡的心理——“我不如你,也不让你占上风。”三是缺乏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心理不平衡的问题,不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这也是导致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具体诱因之一。
  嫉妒心理的防治
  作为一种消极情感状态的嫉妒心理,既然是妨碍我们成功的一块绊脚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熄灭心中的嫉妒之火,搬掉这块绊脚石呢?
  首先,要真正领悟到嫉妒心理对人对己的危害。这样,就会使自己产生防治嫉妒心理的内在需要,从而促进自己努力消除嫉妒心理。关于嫉妒心理的危害上面已经谈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其次,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心理素质。一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抛弃一味为一己私利而拼命的观念,让自己胸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抛弃一味超张三赶李四的心态,把超越自己作为目标。一旦有了崇高目标,有了广阔的胸怀,也就不再为一己私利去争个人的什么名次等等,不再为某个同学某方面超越自己而耿耿于怀了。这是防治嫉妒最根本的对策。
  一是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当嫉妒心理萌发或是有一定表现时,应该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人贵有自知之明,一旦认清了自己,再重新看待别人,自然也就有了几分平和心态了。
  二是学会在生活上寻找快乐。快乐可以治疗嫉妒。快乐是一种情绪,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哪种情绪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自己来调整。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所以,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享受到了生活快乐,嫉妒情绪也就自行告退了。
  三是学会从虚荣心解脱出来。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嫉妒心理中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心理的表现。虚荣心与嫉妒心往往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四是学会在正当的竞争中前进。有人错误地认为,嫉妒心理可以促人进步。这是一种偏见。促使人进步的是竞争意识。嫉妒心态和竞争意识的不同是什么?用形象的说法,它们的不同就在于:竞争意识是:“你好,我比你更好”;嫉妒心态是:“我不行,也不让你行”。所以,嫉妒的结果是于己于人都不利,而竞争的结果,可以促进大家的发展。
  最后,还要学会恰当对待嫉妒的方法,提高心理自我调控能力。当自己嫉妒别人时,一是学会重新寻找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特长,以补偿不能满足的愿望。比如,别人入了团,自己可以在拿到前几名成绩;别人考试第一,自己可以在书画大赛获奖。
  二是应懂得感情是双向的,“恨只能招来恨,爱才能换来爱”。
  三是应学会把心中的嫉妒之火宣泄出来。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理性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比如对朋友诉说,或者是自己在没人的地方大声宣泄。当然,从事一些文体活动也是很好的宣泄方式。这可以防止因心理失衡而导致攻击性行为,待时过境迁情绪缓和后,心灵也就恢复了平衡。
  (文/马志国)(编辑 李天骄)
  我们的“港湾”邮箱:
  bighome@163.com欢迎作客咨询港湾,为您保密,为您解忧,这里将是您温暖的心灵家园!
其他文献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中学生在学习生活、青春期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
摘要:农民职业培训关乎我国的民生大计,它的顺利发展对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农民职业培训方式等内容,普及了农民职业培训方面的知识,使农村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人类。  关键词:农民职业培训 立法 政策 对象 主体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科学和技术水平,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们必须大力提高教育水平,促
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无论幼儿园老师、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一定都想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做好一切准备。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说到衔接,可能很多家长想到的会是知识上的衔接,其实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许多弯路。  一、升入小学孩子的不适感  孩子们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到紧张规律
[摘 要] 招生工作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招生人数做定量的预测更具有实际意义。由于招生人数每年的分布呈现出不规则的形式,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此种模型的预测方法操作简单,精确性较好,实用性强。  [关 键 词] 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招
徐贲(作者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习俗道德把“妒忌”(envy)视为一种缺德、罪过和恶,这主要是受宗教和文学的影响。  基督教的“七宗罪”分别是饕餮、贪婪、纵欲、懒惰、妒忌、骄傲、愤怒。这成为美国习俗道德的一个基础。在这七宗罪里,妒忌是唯一不能为罪人带来哪怕是短期快乐和满足的,不管妒忌别人的是什么,财富、幸福、地位、成就,妒忌给妒忌者带来的都是内心的痛苦、自我折磨,甚至内心的煎熬。  莎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