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是《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下的重要教学内容。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修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社会观,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一、情境导入,形成情感的氛围
  语文课堂开始前的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能够高效进行的基础,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应当具有能够有吸引学生兴趣的课前导入。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教学前,良好的课前导入更是可以帮助教师降低课堂难度,是形成良好的课堂感情氛围的重要途径。其中,情境创设的导入方法更适应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更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投入课堂,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语文课堂的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死板、单调,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非常少,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连最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都很难完成,更不要说渗透情感教学了。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多媒体应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境导入,营造情感课堂的教学氛围。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往往可以利用网上的资源和电子技术等,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能够对教材有最直观,最形象的了解。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口头讲授往往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文章的感情,学生也不能体验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是抽象的,是没有感情的教學课堂。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丰富的情感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情感教育的进行。例如,在进行《斑羚飞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放映羚羊飞渡的连续的幻灯片,同时配上悲伤抒情的背景音乐,营造一种感伤的情感氛围,这样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触动学生内心的心灵,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带着情感投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来,方便学生去理解、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提高情感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丰富教学,进行情感的激发
  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最丰富的情感,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也是最容易渗透情感教育的课堂,而语文教师也要充分的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高质量的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完成人格的完善和情感的丰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帮助社会培养有素质,有道德的创新型人才。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当教师能够营造好课堂的情感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还要进行学生内心情感的激发,使学生的情绪能够真正的被调动,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调动学生情绪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朗读教学,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往往可以更好地释放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实现与作者情感上的交流。
  活跃度高的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往往也比较高,学生的情感教育往往也更方便进行,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下能够更加努力的去进行课堂的学习,去进行情感的升华。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雪》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山河的美好,感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胸怀和抱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小组进行朗读的练习,每个小组都选择出朗读最好的同学,然后请这些同学在课堂上进行配乐朗诵。这样,进行一次小组的朗读比赛,往往能够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让语文课堂变得充满人文情怀,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通过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情感来丰富自身,开拓眼界。
  三、动之以情,进行情感的熏陶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后,语文教师就应当进行学生情感的熏陶,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能够学习到语文的相关知识,更可以在课堂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陶冶,灵魂的净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往往重视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被动的接受应试教育下的知识,学生的情感教育被忽略,学生自身的语文能力和情感素养得不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的互动也非常的被动,消极。所以,语文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进行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培养,由此得到语文课堂最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时,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会让学生强硬的背诵文章的文学常识,中心思想,强迫学生记忆与文章相关的课后习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厌倦语文课堂,使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在现代化的教育要求下,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深刻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去感受父爱的深沉和伟大,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感同身受,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去体验浓浓的亲情,实现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语文教师要注意,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和语文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学生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教学模式中应渗透德育教育,培养知识与品德兼优的学生。本文研究的如何在小学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 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是我国小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目标之一。小学
【摘 要】  语言是我们学习其他东西的基础,而文字是语言的基础。学会了文字,我们才可以听说读写,日常交流、学习技能都离不开文字。学好文字,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仔细地分析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文化视野 小学语文 识字 教学  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便是语言。通过语言,我们了解整个世界,学习其他的一切事物。而文字,又是语言的基础。只有学好了文
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但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小学生的措词表达和遣词造句能力相对较低,知识积累掌握比较少,教师在进行作为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小学生对于细节描写的训练,促进学生的作文更加的生动形象、打动人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勤阅读,多
随着互联网不断进步,网络经济不断发展, 仓储管理随之也日益重要.《 仓储管理实务》一书内容丰富, 知 识点较多, 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极容易损害学生学习的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读书成为快乐"……从众多的文字中,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人们对于读书的重视。我也钟爱读书。我爱它能使我们跨越时空,我爱它能让我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办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实力显著提升,但高校办学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突出短板。未来发展中,高校履行的职能依旧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但高校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再是孤立的去看培养了多少学生、做出了多少科研成果,而是要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资源与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
管理课程中使用较多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表现的特征为情境的塑造、激励手段的多样性、实验样本的特殊性。管理课程中实验教学的特征为教学带来创新方向,表现为教学角色变化、
摘 要 乡村治理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群众切身利益、基层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在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和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中,催生出了“能人治村”“富人治村”等治理模式,“能人治村”可使基层行政工作更快速、有序地推行,但不少村干部有才无德,在资源下乡过程中以权谋私,俘获众多公共资源,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的公共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集中关注当政人员基本固定
【摘 要】  创新是新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只要教师能够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生就能去创造他们所想的一切,用创造性的方法去锻炼创造性的品质,用智慧去推动创新的进度。所以培养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本文通过两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阐述,一是积极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二是积极地培养创新的能力。通过提供平台,引导学生对创新有热情,最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關键词】  开放 鼓励 激发兴趣  语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也逐渐大众化,但是生源成分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学生在校期间的违纪、违规现象以及学业不良的现象成为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率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大学生违纪,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阶段性;警示教育;学生管理  [DOI]1013939/jc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