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的思想方法及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729508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从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学说中来看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即使新知识能够较顺利地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第二,有利于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无怪乎有人认为,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第三,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布鲁纳认为,“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曹才翰教授也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的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应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第四,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能够缩挟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一般地讲,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特别是中学数学的许多具体内容在高等数学中不再出现了,有些术语如方程、函数等在高等数学中要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而在高等数学中几乎全部保留下来的只有中学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内容,如集合、对应等。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结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一条红线。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3.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1)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2)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4)掌握这些思想可以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此外,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在中学数学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应依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予以渗透。
  数学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与人们的数学知识,经验以及数学思想掌握情况密切相关。从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出发,本着数量不宜过多原则,我们认为目前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变换法、函数法和类分法等。一般讲,中学数学中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数学技能操作来完成的。
  4.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
  操作——掌握——领悟
  对此模式作如下说明:(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3)“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4)“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体会;(5)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往往是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突出渗透与明确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效果可能更好些。
其他文献
【摘 要】虽然“对话式”教学思潮早已在西方国家流行,但国内相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或在阅读教学的应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关于“对话”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将针对对话理论应用到初中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展开讨论,希望能将对话理论应用到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注重多方对话,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达到提高初中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并进而构建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与能力
【摘要】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数学都是比较烦恼的科目。但是与此同时,数学又是学生提高总成绩最重要的科目,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大限度上影响着自身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数学考试的成绩也是学生平时拉开成绩差距的重要部分,一个大题就会有十分左右的差距,所以提高数学成绩是每个学生都迫切希望的,对于教师来说,更应该在数学教学方法上多加钻研,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有效
【摘 要】新时期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在这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关系着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必要解决措施,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阶段 思想品德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阶段的思想品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城镇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不均衡、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镇产业聚集度低等问题。贵州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和生态文明之路,把打造日益繁荣的城市群作为战略重点,加快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九江城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城市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必须看到在城市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制约因素也是日趋明显,成为九江城市旅游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的方法对九江城市旅游发展的成长上限问题进行分析,构建成长上限子基模,并进行合并运算构建成长上限基模,借助系统动力学成长上限基模的消除原理,提出相关管理对策。
改革前中国城市化经历了稳步提升、剧烈波动和停滞倒退几个演进阶段,呈现出总体受限的特征。上述特征的呈现与改革前国家工业化战略、农业发展定位以及国家干预城市化的政策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处理好城市化与国家主导作用在内的各种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摘要】导读工作是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占有特殊的地位。文章从导读的含义、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及分析了导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图书馆 导读服务 阅读         21 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增长,使不断增长的巨大文献信息量与人们的特定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浩如烟海的馆藏文献中,如何阅读、怎样阅读,犹如大海捞针一般
【摘要】本文对以人为本的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对于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笔者的相关管理经验,对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从而引发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帮助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能够突破理论层面,尽早的落实到实际应用当中去。进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效学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严重,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的现状,本文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尝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英语 最近发展区 分层教学  随着高校和普高的扩招,大多数中职学校都采用免试入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严重,原因主
如今我们早已步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21世纪,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可以这么说,现今的社会如果没有计算机网络是不能够运转的,因而在大学里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但在现实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老师、学生、教材、学校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老师要教好计算机网络  众所周知,计算机课程是发展非常快的,即便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