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44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12例,女135例;年龄为60(37~82)岁。观察指标:(1)临床病理特征。(2)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4)食管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总生存时间定义为从手术日到死亡或最后1次随访时间。对随访时间>2年的患者进行生存和预后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

结果

(1)临床病理特征。447例患者中,男性占69.80%(312/447),女性占30.20%(135/447);发病年龄为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分别为3、18、101、229、93、3例;病理学类型为鳞癌、小细胞癌、腺鳞癌、肉瘤样癌、腺癌、神经内分泌癌、未分化癌、腺样囊性癌分别为424、11、4、3、2、1、1、1例;肿瘤位置为胸颈段、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分别为2、49、273、123例;病理学T(pT)分期为pT0期、pT1a期、pT1b期、pT2期、pT3期、pT4a期、pT4b期分别为6、24、74、59、192、80、12例;病理学N(pN)分期中日本食道学会(JES)分期为pN0期、pN1期、pN2期、pN3期、pN4期分别为207、63、142、28、7例,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为pN0期、pN1期、pN2期、pN3期分别为207、128、76、36例;TNM分期中JES分期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a期分别为25、53、127、174、68例,UICC分期为0期、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Ⅲc期分别为16、9、53、35、108、96、45、85例。(2)治疗情况。447例患者中,63例行新辅助治疗(12例联合免疫治疗),384例未行新辅助治疗;手术入路为经右胸入路、经左胸入路、经颈腹入路、经左侧胸腹联合入路分别为347、97、2、1例;手术平台为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Hybrid手术、开放式手术分别为316、5、126例;消化道重建途径为后纵隔途径、胸内途径分别为350、97例;手术切缘情况为R0切除、R1切除、R2切除分别为323、116、8例。447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6例。(3)随访情况。44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5(2~48)个月,其中随访时间>2年233例,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术后2年总生存率为76.8%。(4)食管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新辅助治疗、手术切缘、pT分期、pN分期(JES)、pN分期(UICC)、TNM分期(JES)、TNM分期(UICC)是影响233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χ2=6.62,17.81,32.95,37.93,27.06,35.56,45.24,37.84,P

其他文献
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4G下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展。而且随着5G技术的普及,其有望继续应用到新技术中,同时也要面临新的挑战。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例如目标检测、文本分析、图像处理。论文将无线通信与深度学习相结合作为研究重点,特别是在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方面。研究过程中依次对OFDM信号处理、离散
随着肥胖症患病率的增加和减重手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肥胖症患者接受了减重手术。“精准医学”是新一代医学理念。将“精准医学”理念引入精准肥胖代谢外科手术中,以期在高精度和高效度标准的要求下,将现代外科学理论和技术与传统外科方法综合优化与集成创新,从而实现最小创伤侵袭、最大脏器保护、最低医疗耗费和最佳减重效果。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以精准肥胖代谢外科手术中精确术前评估、精准围手术期管理、精细手术操作以及精良术后管理等4个方面的相关问题为导向,围绕36个临床实际问题,在汇
鱼油脂肪乳剂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治疗型脂肪乳剂,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和减轻免疫抑制,作为肠外营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鱼油脂肪乳剂可改善外科和重症等患者的临床结局。为推动鱼油脂肪乳剂的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外科、重症、肿瘤、老年、儿科、创伤、药学和循证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遵循德尔菲法则,参照最新临床指南编撰国际标准规范,广泛检索国内外文献,总结最新临床证据,结合我国专家临床经验,撰写《鱼油脂肪乳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旨在规范鱼油脂肪乳剂的临床应用,践行
肝内胆管癌(ICC)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亚洲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人群,因此,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复杂的疾病特征和预后是ICC治疗的极大挑战。为更好地指导ICC诊断与治疗和改善患者生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胆管癌协作组梳理ICC诊断与治疗相关证据,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之肝内胆管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内容聚焦于ICC的筛查与诊断、病理学诊断及分子分型、多学科综合诊疗、外科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ICC的诊断与治疗能力,使患者最大获益。
为适应更好管理及运用食管癌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数据的要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食管癌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早在1929年开始构建肿瘤登记数据库,目前国际上已有如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等十分成熟的综合性肿瘤登记数据库,为肿瘤的病因学和治疗方案评价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笔者重点介绍目前国际主流食管癌数据库的发展和食管癌分期依据,总结西方食管癌数据库的构建经验与临床意义,展望未来食管癌数据库的发展。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手术治疗中明显增加。由于SiewertⅡ型AEG解剖的特殊性和生物学特性,目前其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尚未达成共识,也是胃肠外科与胸外科争议的核心。腹腔镜微创技术可能更有利于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新辅助化疗后AEG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安全、可行,机器人手术可能是未来微创外科发展方向。笔者重点探讨SiewertⅡ型AEG的微创手术治疗策略,也期待更多针对SiewertⅡ型AEG外科临床研究指导手术治疗。
在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广泛应用的时代,保留器官治疗旨在不影响生存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新辅助治疗后传统疗效评估手段包括经内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评估,以上手段可以帮助完全缓解患者获得保器官治疗可能。而以循环肿瘤细胞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是一种崭新的评估手段,未来将在多模式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指导临床决策。保留器官治疗策略需要考虑手术窗口期、优化联合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方案及放疗剂量等)以获得更高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在免疫治疗时代,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预测标志物、筛选可接受保留器官治疗的人
食管癌死亡例数位居全世界肿瘤相关死亡例数第6位。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及围手术期治疗的发展,食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大幅提高,其术后远期生命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国对于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关注程度尚不足,相关临床研究开展较少。笔者梳理和总结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重视。
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彻底淋巴结清扫是减少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开放、腔镜、机器人等不同食管癌切除术均能安全开展。针对中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外科手术需行包括上纵隔在内的彻底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然而,对于局部进展期食管癌,通常需要手术、放疗、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基于腺癌为主的临床研究,欧美学者认为新辅助放化疗较单独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基于JCOG1109研究结果,日本学者认为在鳞癌患者中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及5-氟尿嘧啶)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的标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