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3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方法在先天性缺牙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2例,采用口腔修复方法进行治疗,统计治疗前后患者咀嚼、语言功能评分情况,并对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对比治疗前后统计结果,患者在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上均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3.5%(58/62),并发症发生率为4.8%。结论:口腔修复方法在先天性缺牙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临床应用;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37-01
  先天性缺牙是指牙胚在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而导致的缺牙畸形现象,根据缺失数目不同可分为少数牙先天缺失、多数牙先天缺失以及先天性全部牙齿缺失[1]。先天性缺牙直接影响到美观以及语言、咀嚼等功能等,严重的还可导致牙槽骨萎缩或周边牙齿脱落。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缺牙部位、数目以及牙列组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进而采取有效方式进行修复。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门诊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2例,给予口腔修复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2例,其中南34例,女28例,年龄在14-54岁,平均年龄(27.6±2.8)岁。其中牙齿缺失1颗22例,缺失2颗25例,缺失3颗10例,缺失4颗及以上5例。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缺牙部位进行检查和全面评估,了解相关情况后实施针对性的治疗。采用标准方丝弓、HX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对牙列中出现错位、扭转或倾斜的牙齿进行纠正[2]。然后实施牙列缺失间隙修复治疗,使用链状橡皮圈对缺牙部位的空隙进行关闭处理,调整牙合关系及上下颌的牙弓形态,保证整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修复治疗后对义齿修复体进行固定处理,同时制作临时性冠桥来维护病患基牙位置以及缺牙间隙,从而有效保护基牙。同时选取义齿时需查验冠边缘的密合程度以及邻接关系[3]。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通过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对治疗前后改善状况进行对比研究。
  1.3 疗效评价方法
  治疗后疗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及咀嚼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牙合关系较为稳定,第一恒磨牙已经成功建立中性牙合关系,或基本接近中性牙合关系[4]。(2)牙齿排列完整,牙合及覆盖均恢复正常。(3)正畸治疗后经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牙根保持平行,无根尖吸收等现象发生[5]。(4)在进行正畸治疗后戴保持器,经12个月随访调查症状没有再次复发。
  根据评价指标,符合4项者为痊愈,符合3项者为显效,符合2项者为有效,2项以下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結果
  2.1 修复治疗效果
  经口腔修复治疗后,6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中完全治愈15例,显效27例,有效16例,治疗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修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3例。
  2.2 治疗前后咀嚼和语言功能评分情况
  依据咀嚼和语言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所选患者治疗前后咀嚼功能评分分别为(3.68±0.26)、(8.66±0.17)分,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分别为(5.69±0.32)、(9.33±1.03)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天性缺牙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包括遗传和非遗传两方面原因,遗传因素中主要通过染色体进行遗传,非遗传患者主要是因为包含染色体产生畸形变化而引起的,通常是孕妇于妊娠时期感染病毒所致[6]。临床治疗中,采用口腔修复法对缺牙进行修复设计可有效改善其美观及口腔功能,具体包括对牙周病和颞下颔关节紊乱综合征进行矫治,对上下牙齿之间以及牙齿与颔骨之间位置异常进行修复等,最终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语言及咀嚼功能均得以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93.5%,具有较好的疗效。
  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治疗中宜尽早接受治疗,10~15岁为最佳修复治疗时间,通过尽早治疗来选取合理的治疗方式,确保最佳的修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leap wei eas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oral cavity repair [J].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in China, 2010, 9 (5) : 69-70.
  [2] Sun,J ;Jiao,T ;Tie,Y ;Wang,DM. 18 n teeth clearance zhengji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treatment effect observation [J]. Journal of huaxi oral medical journal, 2008, 22 (1) : 92-93.
  [3]韩秀芳.成人修复正畸矫正45例临床分析[J].中周医药报,2009,12(26):146-147.
  [4]张晓歌,黄宁,陈扬熙,等.青少年先天缺牙正畸治疗前后队R指数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2008,39(3):478-479.
  [5]李颖,陈春雨,刘克礼,张耀仓,等.牙列错(牙合)畸形伴先天性牙缺失修复前正畸9例[J].武警医学,2010,08(2):221-223.
  [6]陈飘洋,陈菁菁,冶录平,等.单纯性先天缺牙患者伴发的常见牙体异常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05(11):102-103.
其他文献
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儿童是自我管理的主人。自主游戏中引发幼儿思考&#39;为什么&#39;和&#39;怎么样&#39;来促进幼儿从多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在游戏中捕捉幼
言辞凝练、想象丰富的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结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对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精神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是教学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教育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现阶段教师教育探析的重难点。因此,笔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A和研究组B,研究组A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B给予非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A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研究组B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结合
【摘 要】 目的:探究减免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的28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减免并发症出现的有效护理办法。结果:经术后规范护理,共出现并发症4例,包括囊袋血肿2例,、电极脱位1例、感知+起搏障碍1例,总发生率为14%。结论:术后科学规范的护理,对并发症预防与及时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
目的:建立抗感泡腾片提取液中总酚酸含量测定方法,为抗感泡腾片生产过程在线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数据模型。方法:以抗感泡腾片生产工艺为基础,在线收集样品。通过铁氰化钾显色反应,采
【摘 要】 目的:分析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收治的痛风关节炎患者66例,男62例,女4例,对患病关节分别进行X线、CT及MRI检查,观察组患病关节软组织和骨内痛风石、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滑膜增厚和骨髓水肿情况,对比三种检查方法对上述痛风性关节炎损害病变征象的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对软组织肿胀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
脑水肿是继发于脑出血的重病理改变,可加重脑出血的占位效应,破坏脑组织,部分患者因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而死亡。
【摘 要】 目的:对闭合性的横断型的髌骨骨折采用中医的保守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收治的闭合性的横断型的髌骨骨折患者6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医的保守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是手术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总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优良率为70.00%。結论:闭合性的横断型的髌骨
抽查范围: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河南等11个省、直辖市的136家企业生产的136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