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永久起搏器手术后的并发症护理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y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减免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的28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减免并发症出现的有效护理办法。结果:经术后规范护理,共出现并发症4例,包括囊袋血肿2例,、电极脱位1例、感知+起搏障碍1例,总发生率为14%。结论:术后科学规范的护理,对并发症预防与及时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007-01
  永久起搏器是一种人工心脏起搏器,它通过脉冲发生器将人工电流发放给心脏,刺激其有效收缩。它是面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种常规疗法[1]。永久起搏器的植入能够满足患者机体接近正常或者正常范围的生理需要,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甚至更高。这一治疗手段尽管创伤小、操作也简单,但术后仍有并发症的发生,不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文献表明,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是8.2%~19.9%[2]。因此,规范完成术后护理工作,从而可以减免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患者正常的生活水平,这也是当前临床治疗上的目的之一。此次研究就是针对永久起搏器术后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进行的,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28例。在28例患者中,男2例,女8例;年龄49~88岁,平均年龄(68.6±8.1)岁。包括病态窦房综合征12例、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8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持续房颤伴缓慢性心室率或2.5s以上长间歇2例、快慢综合征1例。手术之后发生的并发症:囊袋血肿2例、电极脱位1例、感知+起搏器障碍1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具体护理
  (1)囊袋血肿的护理
  罗斌彬等人表示,通过中药芒硝治疗,即依据无菌操作的规则,将100~200g芒硝放进一个用纱布做成的布袋里面(纱布3层最佳);放好之后,把袋子在放入装有250ml盐水的塑料袋中,这样可以预防芒硝遇空气吸水硬结,保证功效;在盐水袋的中心开血肿大小般的袋口,然后放在血肿皮肤的上面,用胶布加压;时间持续约10~12h左右,芒硝会结成斑块,此时便需要更换1次芒硝(更换时要留心患处颜色的变化),反复进行,直至患处肿胀消退且颜色正常。我们采用此法,外敷3~6天后患者的肿胀现象大部分消失,而且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出现囊袋感染现象较少。芒硝外敷快速消退血肿,与其良好的吸潮性存在密切关系,即通过皮肤将囊袋内的积血全部吸取,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积消肿的效果。
  (2)电极脱位的护理
  电极脱位是术后较易发生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大部分出现在术后1~2d之间。电极脱位之后,起搏功能发生异常,随之而来的是感知功能出现问题。因此医护人员须告知患者,术后最适宜选择平卧位,不可右侧卧位,不能大幅度的变换体位,最好保证卧床时间为3d及其以上,不然存在电极移位或脱位的危险。若患者出现咳嗽时,尽力减小动作,服用止咳药制止,防止过度用力而导致电极脱位或移位[3]。
  (3)起搏感知功能障碍护理
  手术之后,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的患者可以把单腔起搏器变换成双腔起搏器,患者的症状便可得到一定缓解;另外还可以采取减缓起搏心率,发挥频率滞后作用,缩短起搏器的工作时间。
  1.2.2 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以后,患者的正常体征基本恢复,生活质量趋于正常,对其有所依赖。当一旦有并发症发生时,内心会产生恐慌等,造成起搏器不发挥作用,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此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开导与详细说明起搏器的作用与相关知识,多关心、询问患者,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精神负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2.3 出院时健康指导
  患者出院:(1)提醒患者注意休息,不可劳累,平时可适量活动,提高免疫力。(2)合理饮食,注意营养。(3)不可增加对腹部的压力,尤其排便时,过分施压可能导致电极移位。(4)给患者详细介绍囊袋局部皮肤保护的具体事项及其重要性。(5)谨遵医嘱,不可擅自停药。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5.0软件包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患者经术后护理与原来文献报道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植入永久起搏器手术应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术后科学规范的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具体结果见下表:
  3 讨论
  永久起搏器的植入是当前医疗领域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新方法,它的成功与否除手术之外,一定程度上与其护理水平息息相关[4]。因此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的护士,既需要掌握丰富的有关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娴熟的护理技能,还需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情况,留心患者的心理状态,把护理工作完成至最佳状态,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总之,科学规范的护理技术加之人性化的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减少了意外情况的出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这对其早日康复院,恢复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芳.华雨.任红艳.等.人工心脏起搏电极断裂再次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7):23-25
  [2] 徐亚琼.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1):52-55
  [3] 郭辉.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337-338
  [4] 黄平.袁曙光.宋中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00-10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术后难愈性伤口愈合时间延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和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切口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5~32天,平均21天。通过给氧,禁烟,配合实验性诊断,正确使用抗生素及银离子敷料,切口感染得到控制,促进愈合。结论 难愈性伤口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些潜在因素是可以通过
《指南》中指出:&#39;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9;幼儿有了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不仅会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幼儿在以后的社会中懒以生存及发展的根本。教师要
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必须怀着感恩的心去从事自己的事业,把良好的师德贯穿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用心做到以下&#39;三心&#39;:用爱心倾注事业,呵护孩子;用耐心辅导孩子学习
培根说:&#39;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39;幼儿期正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的学习生活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平台,在教学活动中起着&#39;桥梁&#39;沟通作用。同时,学生形成的学习经验及技能
目前市面上的护眼灯种类繁多,质量也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购时必须慎之又慎,千万不能仅凭一个概念或为求便宜,花了钱而达不到效果。有关专家指出,在选购护眼灯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儿童是自我管理的主人。自主游戏中引发幼儿思考&#39;为什么&#39;和&#39;怎么样&#39;来促进幼儿从多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在游戏中捕捉幼
言辞凝练、想象丰富的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结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对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精神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是教学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教育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现阶段教师教育探析的重难点。因此,笔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A和研究组B,研究组A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B给予非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A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研究组B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