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分专业细化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以ESP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高等医学院校分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种可行性应用方式,并根据目前医学院校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应用建议,力求能对高等医学院校分专业细化医学英语教学研究做一定程度的补充,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ESP理论 分专业细化医学英语教学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1(c)-0123-02
  1 分专业细化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渐加快,中国的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提高医疗卫生行业及相关科研人员的英语水平成为了当务之急。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要考虑当前形势的需要,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培养不但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而且还同时兼具广博的医学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可反观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一些问题却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几乎没有专用的分专业医学英语教材,导致授课过程缺乏理论指导,授课效果不理想。所以,丰富并细化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领域,探索科学的、合理的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将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医学英语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现阶段医学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2 分专业细化英语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业用途英语)是一种源于动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成一种教学方针活理论[1]。ESP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标和特定的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2]具体来说,ESP模式应用于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范畴,就是在掌握基础性的医学英语知识后,以各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目标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能力需要为导向,培养出既能阅读和理解医学文献,又能熟练地将所学的专业英语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我们以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专业医学英语领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为目标,主张利用分专业细化英语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我们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模式进行。
  2.1 初期阶段:单元式教学
  单元式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内容进行学习。就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而言,单元式英语可以为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打下基础,能够对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加以完善。而且,在由基础性医学英语向分专业医学英语的过渡阶段,单元式教学也能促进两种英语的有效衔接和合理过渡。例如,完成基础性医学英语知识的学习后,可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分单元进行笔译和口译练习;开设相关的分专业医学英语词汇、听力、阅读、医学英语口语等课程;另外,以医学影像学为例,利用进口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治疗也是医务工作者经常会面临的工作之一。所以,一些涉及到医疗器械使用的医学专业,在分单元英语教学中,便可就有关医疗器械的常见专业名词开设教学单元。总之,根据医学领域内的学科分类,以及各专业的特殊性,将医学英语的教学分成若干单元,单元教学的周期依据本单元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而定。
  2.2 中期阶段:任务型教学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由建构主义发展而来,在20世纪80年代由印度学者N.S.Prabhu提出,其根本目的為“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根据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设置学习任务。为了完成该任务,学生需要了解并学习与该任务相关的词汇、句式以及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如何把语言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体会,其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可以得到大幅的训练与提高,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Willis曾把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task cycle/while task)和任务后(post-task/language focus)三个阶段[3]。任务前阶段,任课教师将与课堂授课内容相关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检索信息资料,完成课题,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中阶段,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授课教师通过演讲、做报告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任务后阶段是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评价,授课教师可以得到对课堂效果的客观反馈,为改进教学方式与手段提供依据。
  2.3 后期阶段:交际性教学
  所谓交际型教学,就是通过多边互动的教学手段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师生双方共同探索知识、获得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4]。交际式教学法致力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配合,将以教师为主控、主导的课堂形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手段带动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双向输入、共同学习为手段,利用所学的该专业医学英语,就某一医学专业课题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与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专业课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在英语背景下运用医学知识进行学术讨论、交际的能力。
  3 分专业细化英语教学模式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建议
  3.1 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需要,并将其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目前,我们英语教育体制还是存在相当程度的应试色彩,学生“只会考,不会用”的情况普遍存在,要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就必须转变这一教育模式,以为培养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因此,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不能不把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纳入考虑范围之中。另外,在设定教学任务前,教研工作人员应就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查,并以此为参考来进行教学准备,设定教学目标,重视社会需求,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
  3.2 推动教材改革,扩充教学资源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核心工具,因此,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教材为基础。目前为止,分专业医学英语领域缺乏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教材,各高等医学院校也都是根据基础性医学英语的教学经验来决定分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学思路。目前分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学,也都是以学生被动接收的形式为主,鲜有针对某一医学专业而进行的专项讲解与训练,基础性医学英语与分专业医学英语很难进行有效地区分与衔接。鉴于此,我们建议将医学英语教材分类细化,针对不同的医学专业内容分门别类地制定教材。另外,医学领域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因此,我们建议建立教学资源库,将医学英语以专业为单位分成若干模块,将与该专业相关的医学英语,比如常用医学词汇、医院对话、医学新闻、医学文献、前沿科研等模块等收录到资源库中以及时更新教材。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材的时效性、科学性,防止出现教材更新滞后于科研更新的情况,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学科领域的最新信息,保持学生对医学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和敏感度,保證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迎合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
  3.3 加强对医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
  目前任教于分专业医学英语的老师,容易受到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语法点、知识点等都与基础性医学英语甚至是公共英语相似,既不能达到分专业细化英语教学的目的,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还会给学生造成分专业医学英语与基础英语内容重复的假象,进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建议根据不同医学专业的英语教学要求以及实践需要,对分专业医学英语任课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通过培训,让任课教师明确分专业细化医学英语的教学精髓、教学任务,进而使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4 分专业细化英语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从医学英语的学科特点来看,医学英语既涵盖基础性医学英语成分,同时又包含分专业医学英语内容,与医学领域内的具体学科紧密融合。因此,分专业细化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检索、搜集、阅读专业医学文献的能力,进而拓宽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另外,从目前分专业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编写情况来看,当前各医学院校使用的医学英语教材普遍存在内容滞后,专业性不强,教学内容单一、笼统,教学模式单调、枯燥等问题。所以,开设分专业医学专业英语课程,依据每个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为该专业研发出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医学英语教材,完善分专业医学英语教材领域的不足,使学科教学与社会需要相衔接,有利于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人才,满足当前形势下,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多方面要求。
  5 结语
  与基础性医学英语不同,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除了要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要求学习者应具备该专业的医学术语、医学词汇、医用交际用语、医学文献检索及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可是,关于分专业细化医学英语教学的有关领域却相对空白。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并了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具体要求,我们在进行医学英语教学时,根据该专业自身学科特点和社会需要,采取特定的教学方式,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12):79-83.
  [2] 李艳萍.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110-111.
  [3] 赵晓春.新文化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5):99.
  [4] 聂莹.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医药教育,2012(31):141-142.
其他文献
Escherichia coli L-asparaginase was modified with O-car-boxymethylated chitosan using glutaraldehyde as a coupling agent.The resulting coujugate retained more t
In this paper,the continuous electroregeneration of ion exchange resin is investegated.The mixed resin is inserted between a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and an ani
李少军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生,湖北武汉人。1985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历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2003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从行政法的角度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争是一个在逻辑上不存在、在现实中缺乏依据的"假问题".大学内部的权力并不能简单地化约为"学术权力" 与"行政权力",如果说提出"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等思维过程。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互补互用的,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有意识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训练和培养的,本文通过举例,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关键词】直觉思
钠冷反应堆中间隔离回路上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发生破裂时,传热管内高压蒸汽向液钠内的喷射可能引发周围传热管的二次失效。针对此现象,该研究开展了钠池内射流冲击圆管附近的
语言研究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代表了哲学范式由认识论形而上学向语言哲学的转向.在当代西方语言哲学转向的背景下,哈贝马斯建构起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理论,即普
全面系统地介绍带 I2C 总线接口的 10 位数字温度传感器 AD7416 和 RISC 型 8 位单片机 PIC16F84,以及与 PC 机通信的硬件接线方法和软件算法设计,并且提供完整的 PC 端 C 程序和单片机端汇编语言程序。
根据单片机I2C串行扩展的特点,在EDA软件MaxplusII的环境下,利用AHDL语言,建立IP核.此设计利用状态机实现,在给出设计的同时详细说明IP核的建立过程,并下载到芯片通过硬件试
Through 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of R2SnCl2 (R=Me,Bu) with various diacids,diphenols (diols),diamines,amino-acids,hydroxyacids,urea,or thiourea,a serie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