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重要课程,国家和社会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越来越重视。文章首先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学习效果较差,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例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精练教案以及积极开展情境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
  一、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初中学校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和创新了许多教学方法,例如开展体验式教学、微课堂的应用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偏政治和道德素养的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如果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会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始终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道德与法治相对语数外三科来说,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更在意后三者的成绩,导致不少该学科教师产生忧虑,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用语言给学生的过多的压迫感。他们常会带领学生在初一时就开始大量地进行题海战术,而对知识的深度讲解与相关的学习技巧甚至创新能力培养忽略不谈。这种教学方法对知识尚未学明白的学生而言,就会不可避免地对这个学科的练习与考试敷衍了事,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没有端正的态度,上课与学习的有限时光都是稀里糊涂地度过。一方面,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效率较差;另一方面,受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也多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方法刻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学习主动性不足,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二)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创新意识,学习吃力进步慢
  常言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实际生活案例的引入,注定会导致学生对课堂上的所学知识了解不透彻,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虽然教师将课本繁杂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师生交流不足,容易导致教师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进度,若教师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讲解,不考虑学生,教学效果将会较差,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
  一名一线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合理设计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不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发展。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接受学习,而非被动地强行将文字与知识塞进学生的脑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提问与回答,引导其在探索式的讨论中不断思考与积极呈现,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发言自信。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需要相应的教学理念为引导,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首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師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和发展需求,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起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应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式学生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并乐于与教师进行沟通,遇到问题时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通过与教师的沟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学科兴趣,消除学生对学科的消极情绪和抵触心理,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高效课堂的创建。
  体验式教学的一项特点就是将课堂的主体交到学生手上,将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中,从而减少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体验式教学可以围绕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伊始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围绕相关的情境开始主动地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在传统初中教学方式的课堂中,普遍存在一些通病,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看待教师就像是看待圣人一样,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但在接近时又会有惧怕的心理,因此初中课堂形成了一言堂的模式。其次,教学方式刻板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听讲或是记录笔记等,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课堂参与感,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差,从而难免出现学生在课堂中做小动作、说悄悄话、睡觉的现象。另外,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状况和进度不甚了解,使教学过程无法形成闭环。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交流少,会导致教师课程讲解的速度与学生理解的速度不匹配,将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
  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改教学方式,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参与感和自我获得感,充分利用互动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融入课堂,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实效性。例如,在讲解一些道德法治的案例时,可以多选择与初中生相关的案例进行讲解,不仅可以利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往往是与生活息息相关,选取与初中生相关的案例,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完善教学课件
  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授课时,对多媒体课件的利用率较低,即使用到多媒体课件,也缺少创新性,使教学过程变得枯燥无味。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适用性高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例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课外书籍的偏好,对动漫人物或者游戏的喜爱等,可以将学生的爱好作为教学课件的设计元素和教学案例,吸引更多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提高上课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课件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加教学的效果。
  此外,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目前初中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选取PPT格式的文件,幻灯片中会增加一些丰富的元素,提升课件的美感。除了PPT外,教师也应自主学习一些Flash、视频、图片处理等技能,增加课件的多样性。精美的课件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推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以生为本视域下需要学生角色扮演
  以生为本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让学生以不同角色扮演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拉近学生与课程材料之间的距离,让其可以更加近距离地感受课本内容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述道德与法治课时,根据课堂的内容,令学生扮演课堂内容中所讲述的角色,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此外,教师要为学生的角色扮演提供充足的道具和材料,为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创造并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并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来推动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在表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反思人物心理,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对表演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写出一篇相关的作文或感想,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和表演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教材中的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小组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表演活动中,使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学习和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而且,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参与度,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设置情境引入鼓励学生探究践行
  以生为本理念的教学需要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学习。议题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快速激發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热情。从真实生活情境出发的议题设置,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设置核心议题时,要通过生活化、焦点化的情境营造来快速抓取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力求议题来源于生活,客观反映时代核心要求,并且能够保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议题式教学要更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所有学生群体参与到议题讨论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分组讨论总结、辩论综述等形式,将议题探究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让德育和智育落实到具体实践行动中。此外,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两组学生进行辩论赛,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胜负欲。该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在辩论前,学生小组需要搜集大量的素材,学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会了解和学习到大量的知识,学生学习成绩会显著提升。
  四、 结语
  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要保障。针对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教师意识到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转变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课件,丰富教学活动,构建一个高效率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培养学生较高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惠雅.以生为本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轻负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神州,2020(22):159.
  [2]姚欣.巧用生活实例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义务》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4):51-52.
  [3]徐颖.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方式[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93.
  [4]傅洪明.以生为本的初中政治体验式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究: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为例[J].科学咨询,2018(33):45-46.
  作者简介:张玉雪,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和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来说,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思考方式等内容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变化,学生会觉得数学非常难学,从而产生了不想学数学的心理。新课改下注重了实践与创新,就是让教师利用创新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一个难学的学科,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则是初中数学的延伸,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自
摘 要:伴随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完善,初三时期作为重要冲刺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初三数学中试卷讲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将如何提升讲评效率、提升学生成绩等进行方法论述。并将解题思路与步骤进行科学阐明,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初三;数学;试卷;讲评  一、 引言  试卷讲评作为当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性可想而知。然而现阶段有关初三数学教学中试卷讲评研究相对较少,基
摘 要:项目式学习属于新型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以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发现主义为准,采撷了其中的系统思维培育、合作方式探索、创新行为牵引三大优势,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个具体学习项目,按照6个操作流程或学习环节,实践确立学习项目、制定学习计划、分组分工学习、探究协作学习、汇报演示学习成果、总结评价学习成效。文章以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题目,概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的小学数学
摘 要:由于当今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十分关注。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做出改善和加强,提出新课改,开展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有效学习小学数学的关键点,树立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和意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从小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我国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有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发展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三学生复习数学缺乏规划是高三数学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学生没有制定计划来开展复习,或者制定了计划,但未能有效执行.高中数学其本身难度较高,学生在考
摘 要:文章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首先对其教学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接着又结合实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于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走出低效的尴尬现状,朝着高效益、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有效策略  一、 引言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遇到种种的问题,制约着最终优质教学效果的获得。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自
在新高考背景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导学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学,然后再教学,引导学生在自我学习时认真思考,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带着疑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道德法治课堂的结合方式,对初中生的学习设立相应的科学学习目标,从而能够有效地促使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但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由于中国对于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因此导致初中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一、 引言  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成长进行问题的解决,从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进入到初中阶段后,学生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与时俱进,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展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核心素养下构建高
摘 要:文章从质量管理入手,运用国际幼儿园的质量模型,对目前国内幼儿园的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区幼儿园质量评价方案进行分析。幼儿园的教育相比其他要更复杂更特殊一些,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对信息化发展趋势予以应用,制订兼具全面、系统、开放等特点的质量管理系统,经由科学有效的幼儿保教质量监测,促进幼儿园保教实践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为该项目研发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保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