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美学学科中的应时之作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艺术美学是音乐美学的分支学科,它从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形态学等视角,并以系统论和比较学的方法,去研究阐述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①在中外声乐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关于“声乐美学”问题的探讨从未间断过。究竟如何来看待声乐的美、声乐美学到底研究哪些问题、如何将声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余笃刚先生的《声乐艺术美学》(以下简称《美学》)一书为我们找到了答案。《美学》除导论以外,共分四篇十三章,通读全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开声乐艺术美学专著之先河
  
  《美学》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声乐艺术美的学术专著,内容丰富,论述严谨。众所周知,在中外声乐艺术发展史中,“声乐美学”问题一直是演唱者及其美学研究者们所共同探讨的。在我国古代,如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中对歌声的各种表现做了精辟的概括、儒家美学思想专著《乐记》中对声乐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的论述、明清时期的李渔对声乐演唱提出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等;在西方国家,如意大利P.M.马腊费奥迪的《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中关于声乐演唱行腔美的论述、苏联的H.那查连科《歌唱艺术》中对歌唱中咬字吐字的论述、意大利的卡鲁索《我的声乐经验》中对于自己演唱经验方面的论述等。这些论述虽具有启发意义,但却感到过于简略,或未系统、全面地对“声乐美学”进行论述。
  长期以来,声乐美学研究远远不能适应声乐艺术发展的要求,缺乏高层次的理论建设成果,阻碍了实践的发展与导向,这也是艺术美学总体理论构成的不足。《美学》一书的问世无疑适应了声乐教学、创作、表演、鉴赏的需求,提高了声乐理论水平,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
  
  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美学》在导论中,首先就音乐美学与声乐美学两个概念进行了阐述与比较,并重点论述了声乐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及意义;其次,分别从词章的语言美、曲作的旋律美、演唱的声腔美、声乐的器乐美与形体的动作美五个方面对声乐美学的总体构成进行了论述;最后,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对声乐艺术美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这些是作者对声乐美学的内容从宏观上进行第一次论述。作者从宏观上第二次展开论述是在《美学》的第一篇——声乐艺术美的本质论中,这一篇总体探讨了声乐艺术美的审美特征与功能,并以比较学的方法对比声乐与器乐的共性与个性,展示声乐艺术美的特殊性。
  《美学》在微观上的论述是通过后三篇展开的。首先(第二篇),就声乐艺术中有关文学问题进行探究,分别从音乐文学的本体构成、诗化的文学性、可唱的音乐性三方面进行论述。这一篇旨在通过词的审美特征去把握它的本体独特性,剖析词作为从属体的依存性,概括出在声乐艺术美的创造过程中要遵循的规律。其次,第三篇回到了音乐内部的主题上来——声乐艺术美的曲调论。作者从声乐曲作的旋律美、声乐曲的节奏美以及声乐曲的和声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思路清晰而完整;最后,第四篇详细地总结了声乐艺术的演唱审美追求——声乐艺术美演唱论。作者通过对音质美的揭示来掌握声音造型的物质条件,是人声生理构成中的艺术基础。有先天的本质和后天的训练共同影响,才能具备声腔美的表现手段,字音美与行腔美也就成为声乐艺术美的表现。由此概括了演唱的基本规律与技巧,并着力引导读者应用于艺术实践中来展现其魅力。
  正如作者在《美学》的总序中所述:全书“不仅从宏观的视野,去阐明声乐艺术美学的本质特征,探讨其美的构成规律及其审美功能,并以微观的触角分别深入其各构成系列,剖析它文学的、曲调的、演唱的本体美的特征与从属体的依存性特征,高度抽象出声乐的美学理论,确定马克思主义的声乐美学观,使其在声乐的各种领域,发挥规范性的理论导向功能。”②
  
  三、通俗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有些美学著作将美学问题阐述得抽象、不易懂,而在《美学》一书中,于笃刚先生敢于联系实际,且较具体、细致地探讨声乐艺术的各个方面。同时,作者在论述时更加注重把问题与当前声乐艺术的各个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做细致、广泛的解剖,从理论到实际,又从实际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如在关于声乐艺术本身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心理、生理体会等方面的论述,被作者以声乐美学的语言叙述出来,融合而又清晰,对于解决现在大多数演唱者和研究者美学功底不深,无法深入美学著作中思考声乐问题的困难有着极大的帮助。这些正是《美学》通俗性之体现。
  《美学》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作者把“声乐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来研究,拓展了声乐美学的研究范畴。作者不仅从声乐本身的因素讨论问题,还从它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进行论述。作者在“本质论”中全面阐明了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对比了声乐和器乐艺术表现形态上的异同,又通过“文学论”、“曲调论”、“演唱论”三篇章阐述了其构成系列的艺术美的表现及其总体的相互关系。这种系统性的论述,在国内关于“声乐美学”的论述中尚属首次。
  
  四、思辨性与逻辑性相结合
  
  《美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在诸多的论述之中,作者通过多种手法对一些音乐现象进行仔细分析之后,才得出结论。如作者在论述“诗歌”与“歌诗”时,首先从我国原始社会的乐舞葛天氏之乐讲起,再到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了唐宋时已发展到以曲谱为依据进行歌词创作,到了元明时期更加发展歌词与唱词的创作形式。因此,诗歌的内涵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因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什么是“歌诗”?作者认为:“是音乐化所要求的诗,它自身的文学性在音乐化的不断诱发中促进了自身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却因为这种适应而不得不‘缚束’自己向文学道路发展的自由。”③作者还进一步论述,认为一首好的歌词是一首好诗,而一首好诗不一定是好的歌词。最后,作者认为:“诗歌与歌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同体分合,互为影响、互为作用,又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④
  《美学》的逻辑性体现在作者在论述中始终具有很强的条理性,整个论述不繁不乱。如作者在论述声乐艺术美学的总体构成时,首先,从词章的语言美入手,认为词章的语言,作为声乐美的文学基础,既有其本体的美的属性,又为声乐的整体美服务;其次,从曲作的旋律美方面论述,认为曲作的旋律美是词章语言美的音乐化体现,它为声乐艺术美的有声化奠定了创造基础;再次,就演唱的声腔美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声腔美是声乐美的主导因素,包括音质美、字音美、行腔美;而后,就声乐的器乐美展开论述,认为声乐器乐美包括它的伴奏美、抒情美、对比美、声势美等,并认为声乐的器乐美是综合艺术本身表现的需要;最后,对形体的动作美进行了论述,分别就形体动作的造型美、体形美、体态美、风度美、仪表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形体动作不仅与语言动作配合发挥传情达意的作用,同时它自身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声乐表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对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的论述,认为“声乐艺术美的创作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美的因素,按一定美的规律构成的具有特定特征的整体。”⑤
  此外,《美学》一书还具有很强的教学性,可以用于声乐表演专业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以做学生的自学教材。课后设计的很多思考题,使学生学习之后,通过做题进一步加深理解。《美学》中还大量引用了我国古代文献,以及一些中外著作中的精辟论述,这些无疑加大了该书的学术含量,也充分体现出作者渊博的学识水平。在余论中作者还就声乐文化与音乐社会学、声乐社会功能及其审美导向进行了论述,是对全书的一次升华。
  《美学》自身价值的全部意义,不仅在于它较成功地对声乐艺术美学及其下属子系统的知识和相关联学科的内容与联系作了翔实、丰富、深层次的表述和探讨,还在于本身所提供的学术研究方法和研究者的思维方式等。这些都具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和开创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余笃刚先生《声乐艺术美学》一书的问世,使广大声乐演唱者及音乐理论工作者对“声乐美学”有了全面的了解,无疑是声乐美学学科中的应时之作。
  
  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北京?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明言《音乐批评学》,北京?押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北京?押北京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4]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押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①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北京?押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同①,第4页。
  ③同①,第115页。
  
  宋春燕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金兆钧)
其他文献
“光阴如同音乐从指间淙淙流过。他把一生托付给了音乐,而音乐回报给他的,除了快乐和荣誉,还有痛苦和遗憾。他那双宽厚而有力的手是多么准确地把握着旋律,却常常无法掌握自己和音乐的命运。然而只要举起那根纤细的指挥棒,音乐之外的一切喧嚣便归于寂静。”  我的父亲李德伦永远长眠在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那片绿色的草地下,这段镌刻在他墓碑上的墓志铭简单地概括了他的一生。有人说他生不逢时,在他的指挥艺术正要向巅峰发
音乐界的“金字塔”,是一块块巨石由塔基一层一层地铺筑到塔身、塔顶的。位于塔尖的往往是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处于塔身和塔基者则常常是知名度不广、为数众多的音乐家以及默默无闻的基层音乐工作者。但是,他们对于音乐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都做出了各自应有的重要贡献。于仲德先生可以说是我国音乐界的一座“无字碑”。  于仲德(1936---2008)的音乐职务有队长、院长、主席
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个民族,通过他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偏好、兴趣、气质、性格、审美观与民族审美意识,使这一民族在精神面貌上区别于其他民族。  正如王光祈先生所言:“各民族之生活习惯,思想信仰,既各有不同,其所表现于音乐之中者,亦复因而互异。甲民族之乐,乙民族不必能懂;乙民族之乐,丙民族亦未必能懂……”①“日耳曼民族之乐,拉丁民族不必尽
一、漩涡的由来:音乐周缘起及目的    此次音乐周于2008年10月16至20日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音乐周的目的在于展演当代具有前沿性和实验性的现代音乐作品,探讨现代音乐(包括电子音乐)的创作技巧与观念内涵。音乐周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担任出品人,副院长杨燕迪、张显平任组委会主任,华裔瑞士籍作曲家温德青任音乐总监。邀请嘉宾来自美国、瑞士、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多个不同国家与地区,国
2012年12月21日、22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了两场别开生面的交响音乐会,乐队演奏员与合唱队员由政界、军界和知识界的高层人士担任,即由高级知识分子(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干部(副部级以上)、高级军官(将军级)组成。这是一支业余的交响乐团,但又是由高级人士组成的乐团,故称“三高”爱乐之友业余交响乐团和合唱团。音乐会的曲目丰富多彩,大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之作,其中包括管弦乐《春节序曲》(李焕之曲
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由“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组成,其中“音乐鉴赏”为必修模块,2个学分,其余五个模块为选修模块,各1个学分,学习18课时(即1个学期)获1个学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在音乐课中获得3个学分。  为全面了解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的现状,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的方式,对广东
等音乐教育的全球化视角有利于拓展我们的文化交流理念。本着“文化交流:促进高等音乐教育机构的合作”这一主题,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2012世界高等音乐院校论坛”于2012年10月7日至9日在北京京民大厦二层会议室召开。此次论坛共聚集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加拿大等国三十余位高等音乐教育专家,他们分别介绍了所在音乐院校或音乐教育机构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当下开展国际间合作的可行性。
犹太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在经历了古朝代的流散逃亡中世纪的排犹反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法西斯的种族灭绝之后,仍然以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犹太人在艺术、科学、商业上的天赋一直吸引着相关学者对此保持探询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在长达两千年的流散过程中,犹太人的足迹散布于五大洲,他们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在其宗主国留下五彩斑斓印记的同时也给对方以深深的影响。上海,这个被誉为“东方
“十年生死两茫茫”,蔡仲德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然而在我的心里,这位可敬的老师似乎并没有真地离去。每当我走进课堂,站上讲台,先生的形象时常会在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闪而过,但我会立刻感受到先生的目光,这目光充满着勉励、敦促和期待的力量。  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再次缅怀蔡先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治学生涯,重温他的学术成果和精神理念。借此机会,我也想谈谈自己对
二胡曲创作是当代民乐创作的亮点之一。数量繁多、质量上乘的二胡作品,不仅极大增强了这件乐器的表现力,提升了二胡在民乐器家族中的地位,也进一步丰富了民族器乐的宝库。同时,二胡创作也为我们留下不少经验和疑惑,总结经验和追问疑惑,无疑会对二胡创作乃至整个民乐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天,我不完全是从创作的角度,也不全是从演奏的角度,可能更多偏重于从一个二胡音乐“接受者”的角度来谈谈对二胡创作的一些感想。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