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贷款违约风险是影响助学贷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而高校在贷款违约风险控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校在宣传、教育、机制三个方面的违约风险控制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贷款违约;风险控制;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273-02
助学贷款是我国资助体系的一部分,自实施以来,已发放助学贷款一千亿元,受益学生2000余万人次。此项惠民工程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但在国家开发银行每年通报的贷款回收情况中发现,学生违约现象也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银行开展此项工程的积极性。贷款违约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作为高校,在降低贷款违约率方面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大学生的还款能力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培养能力。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北,每年贷款的学生超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30%,为保证贷款学生按时还款,降低违约率,学校积极探索控制违约风险的措施方法,着力在“宣传、教育、机制”上下工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积极开展贷款政策宣传,提高学生贷款知识的知晓度
全方位的贷款政策宣传是提高贷款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贷款认知的重要保证。(1)全面确立贷款宣传内容,多渠道、多方式普及贷款知识。高校在组织开展贷款政策宣传时,应首先强调对贷款实施目的和意义的宣传,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到国家开展此项工作的良苦用心,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贷款政策的合理认知。其次强调对贷款申请条件、贷款流程、还款知识及违约后果的宣传,确保学生对所有的贷款政策予以知晓。在宣传方式上不拘一格,或通过主题班会,或在校园内播放贷款宣传片等,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互助的力量,推行“以老带新”的贷款宣传方式,从每个班级选取部分已经有过贷款经历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考核通过后让学生回到班级宣传贷款知识,帮助班级同学解决或反馈贷款申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学生贷款申请工作的顺利进行。(2)严格做好贷款资格审查,强化贷款实施目的的宣传。助学贷款是国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资助政策,对象明确。而在高校存在少量学生并非因家庭困难而申请贷款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对贷款政策的合理认知,不利于贷后管理。高校应严格做好贷款学生的资格审查,凡是在学校困难生数据库中的学生坚持“应贷尽贷”的原则,而对于申请贷款的非困难生则加强核查,通过查阅学生日常消费记录、班级同学访谈、家访等方式确定是否通过其贷款资格审查。对于趁机享受贷款优惠政策的非困难生,一经核实即取消其贷款资格,并列入失信名单,取消其一年内所有资助项目的申请资格。严查贷款申请资格,一方面维护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对贷款实施目的强化宣传。
二、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在学生在校期间即培养学生的诚信、法律意识,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降低贷款违约行为的发生。(1)重点利用关键时间点,抢占诚信教育的有利时机。高校应充分利用贷款申请前、学生顶岗实习前和毕业离校前三个关键时间段重点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贷款预申请阶段,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办法》,通过主题辩论赛、知识对抗赛、主题征文等活动在全校营造诚信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诚信意识;在顶岗实习之前,通过诚信讲座、贷款支付宝还款培训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争做诚信之人;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前,通过“身边的榜样 前行的力量”主题宣传活动、违约法律责任专题讲座、致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完成网上毕业确认等形式引导学生将诚信行为予以内化,增强法律意识,养成按时还款,诚信做人、做事的习惯。(2)积极凝聚学校、学院、新媒体三股力量,打造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学校层面: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和学院资助考核条例,将诚信教育制度化、政策化。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横幅、广播、宣传手册等途径积极营造诚信氛围。学院层面:充分利用各学院教育的活力,结合学院文化特色、专业特色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比如诚信主题班会、诚信征文比赛、诚信公益劳动、诚信微电影等,将诚信教育与学生专业技能相结合,与班级建设相结合。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抢占网络高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动员,从遵守交通规则、互相谦让、守时、讲信用等细小方面定时推送相关知识、典型案例等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诚信的意义,感悟诚信的重要性,与线下教育形成合力。(3)充分依托诚信档案,让诚信教育显性化。高校为每一位在校学生建立了诚信档案。诚信档案采用“计分制”,用于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并依据行为主义理论的教育规律,建立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者,学校给予适度的奖励,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在实习、就业时优先予以推荐。而对于有失信行为的学生则予以惩罚,在其诚信档案中扣除相应的分数,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诚信、法律知识或参加诚信教育专题活动等方式将扣除的分数补回,为自己的失信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和诚信习惯。在校期间良好诚信行为的养成为学生毕业后按时还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有效贷后管理机制,减低贷款学生违约率
降低贷款学生违约率不仅需要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创新工作方法,还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配合。建立有效的贷后管理合作机制,提高贷款学生的还款能力,及时督促、提醒贷款毕业生按时还款,也是对贷款风险控制的有效尝试。(1)建立实施资助育人机制,提高贷款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好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是降低违约风险的保障,而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毕业后有足够的能力还款则是高校降低其违约风险的又一探索。高校积极探索资助育人有效机制,实施育人工程,为所有受助学生配備“人生导师”,立足学生需求培育激发学生潜在优势、能力,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校内增设勤工俭学岗位,优先考虑贷款特困学生,对应聘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加强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的合作,通过朋辈辅导等方式帮助受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能力不佳、自卑等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加强与就业管理部门的合作,通过第二课堂、就业指导培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在校表现优异的贷款学生,学校推荐实习、就业岗位,保证学生顺利就业。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违约率逐年下降。(2)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做好毕业学生的违约风险控制。为保持与贷款学生的持续联系,做好贷后风险控制,高校在学生申请贷款时即建立贷款学生通讯录,自学生毕业起,在每年还款日之前推送按时还款的信息提醒,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偿还贷款的学生,告知其还款救助政策,便于学生及时申请。对于少数联系方式变更的学生,则发挥家访或原班级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作用,及时与学生或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知还款义务。同时加强与县级资助管理中心的合作,吸取各地区贷款催缴的成功经验,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失联而违约,形成高校有效的贷款风险控制机制。
总之,高校作为贷款违约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充分履行教育、育人职责,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励志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是高校做好贷款管理工作,降低贷款违约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利探索。
参考文献:
[1]欧海燕.基于高校视野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学理论,2016,(4):185-186.
[2]魏兆瑜,麦小菡.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教育探索,2012,(3):93-94.
[3]余东芳.广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策略探析[J].时代金融,2013,(5):241-242.
关键词:高职院校;贷款违约;风险控制;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273-02
助学贷款是我国资助体系的一部分,自实施以来,已发放助学贷款一千亿元,受益学生2000余万人次。此项惠民工程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但在国家开发银行每年通报的贷款回收情况中发现,学生违约现象也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银行开展此项工程的积极性。贷款违约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作为高校,在降低贷款违约率方面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大学生的还款能力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培养能力。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北,每年贷款的学生超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30%,为保证贷款学生按时还款,降低违约率,学校积极探索控制违约风险的措施方法,着力在“宣传、教育、机制”上下工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积极开展贷款政策宣传,提高学生贷款知识的知晓度
全方位的贷款政策宣传是提高贷款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贷款认知的重要保证。(1)全面确立贷款宣传内容,多渠道、多方式普及贷款知识。高校在组织开展贷款政策宣传时,应首先强调对贷款实施目的和意义的宣传,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到国家开展此项工作的良苦用心,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贷款政策的合理认知。其次强调对贷款申请条件、贷款流程、还款知识及违约后果的宣传,确保学生对所有的贷款政策予以知晓。在宣传方式上不拘一格,或通过主题班会,或在校园内播放贷款宣传片等,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互助的力量,推行“以老带新”的贷款宣传方式,从每个班级选取部分已经有过贷款经历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考核通过后让学生回到班级宣传贷款知识,帮助班级同学解决或反馈贷款申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学生贷款申请工作的顺利进行。(2)严格做好贷款资格审查,强化贷款实施目的的宣传。助学贷款是国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资助政策,对象明确。而在高校存在少量学生并非因家庭困难而申请贷款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对贷款政策的合理认知,不利于贷后管理。高校应严格做好贷款学生的资格审查,凡是在学校困难生数据库中的学生坚持“应贷尽贷”的原则,而对于申请贷款的非困难生则加强核查,通过查阅学生日常消费记录、班级同学访谈、家访等方式确定是否通过其贷款资格审查。对于趁机享受贷款优惠政策的非困难生,一经核实即取消其贷款资格,并列入失信名单,取消其一年内所有资助项目的申请资格。严查贷款申请资格,一方面维护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对贷款实施目的强化宣传。
二、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在学生在校期间即培养学生的诚信、法律意识,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降低贷款违约行为的发生。(1)重点利用关键时间点,抢占诚信教育的有利时机。高校应充分利用贷款申请前、学生顶岗实习前和毕业离校前三个关键时间段重点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贷款预申请阶段,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办法》,通过主题辩论赛、知识对抗赛、主题征文等活动在全校营造诚信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诚信意识;在顶岗实习之前,通过诚信讲座、贷款支付宝还款培训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争做诚信之人;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前,通过“身边的榜样 前行的力量”主题宣传活动、违约法律责任专题讲座、致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完成网上毕业确认等形式引导学生将诚信行为予以内化,增强法律意识,养成按时还款,诚信做人、做事的习惯。(2)积极凝聚学校、学院、新媒体三股力量,打造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学校层面: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和学院资助考核条例,将诚信教育制度化、政策化。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横幅、广播、宣传手册等途径积极营造诚信氛围。学院层面:充分利用各学院教育的活力,结合学院文化特色、专业特色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比如诚信主题班会、诚信征文比赛、诚信公益劳动、诚信微电影等,将诚信教育与学生专业技能相结合,与班级建设相结合。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抢占网络高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动员,从遵守交通规则、互相谦让、守时、讲信用等细小方面定时推送相关知识、典型案例等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诚信的意义,感悟诚信的重要性,与线下教育形成合力。(3)充分依托诚信档案,让诚信教育显性化。高校为每一位在校学生建立了诚信档案。诚信档案采用“计分制”,用于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并依据行为主义理论的教育规律,建立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者,学校给予适度的奖励,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在实习、就业时优先予以推荐。而对于有失信行为的学生则予以惩罚,在其诚信档案中扣除相应的分数,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诚信、法律知识或参加诚信教育专题活动等方式将扣除的分数补回,为自己的失信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和诚信习惯。在校期间良好诚信行为的养成为学生毕业后按时还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有效贷后管理机制,减低贷款学生违约率
降低贷款学生违约率不仅需要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创新工作方法,还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配合。建立有效的贷后管理合作机制,提高贷款学生的还款能力,及时督促、提醒贷款毕业生按时还款,也是对贷款风险控制的有效尝试。(1)建立实施资助育人机制,提高贷款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好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是降低违约风险的保障,而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毕业后有足够的能力还款则是高校降低其违约风险的又一探索。高校积极探索资助育人有效机制,实施育人工程,为所有受助学生配備“人生导师”,立足学生需求培育激发学生潜在优势、能力,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校内增设勤工俭学岗位,优先考虑贷款特困学生,对应聘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加强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的合作,通过朋辈辅导等方式帮助受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能力不佳、自卑等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加强与就业管理部门的合作,通过第二课堂、就业指导培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在校表现优异的贷款学生,学校推荐实习、就业岗位,保证学生顺利就业。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违约率逐年下降。(2)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做好毕业学生的违约风险控制。为保持与贷款学生的持续联系,做好贷后风险控制,高校在学生申请贷款时即建立贷款学生通讯录,自学生毕业起,在每年还款日之前推送按时还款的信息提醒,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偿还贷款的学生,告知其还款救助政策,便于学生及时申请。对于少数联系方式变更的学生,则发挥家访或原班级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作用,及时与学生或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知还款义务。同时加强与县级资助管理中心的合作,吸取各地区贷款催缴的成功经验,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失联而违约,形成高校有效的贷款风险控制机制。
总之,高校作为贷款违约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充分履行教育、育人职责,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励志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是高校做好贷款管理工作,降低贷款违约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利探索。
参考文献:
[1]欧海燕.基于高校视野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学理论,2016,(4):185-186.
[2]魏兆瑜,麦小菡.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教育探索,2012,(3):93-94.
[3]余东芳.广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策略探析[J].时代金融,2013,(5):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