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也应遵从“差异性原则”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各具特点;他认为,不同环境和不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在一个教学班级群体中,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很大的,如脾气性格的差异,认知水平的差异,表述能力的差异等等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作文是学生综合知识能力水平的体现,所以,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差异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遵从“差异性原则”,以使班级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得以实现。
  一、深入了解,明确差异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差异要有个明确的了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留心观察,深入了解,分析总结,并进行分类、分层,以使作文教学能围绕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展开。
  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语言积累上的差异。由于学生阅读习惯的不同,就产生了语言积累上的差异。这方面从小学高年级阶段就表现得很明显了。爱读课外书而且能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事例,这就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课外阅读少的孩子,每每到写作文时就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缺憾。
  2.生活阅历上的差异。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导致学生对生活、事物的观察能力产生差别。在作文方面的表现就是:有没有话可说,有没有事可写的差异。
  3.写作技巧上的差异。写文章有很多技巧,如,确立中心,选材剪材的技巧,拟题、过度、伏笔、详略、开头、结尾的技巧等等。这些都是日积月累的形成的技能,学生在这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
  二、根据差异,制定目标
  根据学生的差异,可以给学生制定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
  1.基本目标。这是根据教材的基本要求所制定的,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作文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可以了。如:教师布置的作文能完篇,语句大都能表达意思,字数能符合要求等等。
  2.中级目标。在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更高一层的目标,以适应作文中等及偏上的学生的需求。
  3.高级目标。这一目标是为一些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制定的,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冒尖”。有了这些目标,一方面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因人而异地进行检查和指导。
  三、利用资源,互助合作
  学生的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逐渐缩小差距,实现共同提高。这里主要谈谈分组合作的做法:作文教学实施分组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课对学生进行不同的人员搭配。
  1.小组搭配。这样的搭配主要以学生的座位安排自然形成,随时可以操作,方便易行。通常在作文指导课上的小组讨论就是以这样的组合形式进行的。
  2.强弱搭配。在作文评改课上,这样的组合形式比较常见,目的就是以强带弱。同龄人的观点、想法更接近,评改作文的角度跟老师的不一样,他们往往能从同学身上获得许多老师所不能给他们的东西。
  3.强强、弱弱搭配。在个别作文辅导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搭配方式,这样便于对有同一类型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能照顾到两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自由搭配。在作文户外活动课上,为了营造更为轻松愉快、民主自由的氛围,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组合。学生活动起来会更加轻松自然、和谐有效。
  四、“差异”练习,留有空间
  1.作文量的差异。布置作文练习时,我们一般应以一周或两周为单位来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按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考量。
  A类作业:
  (1)每天进行课外阅读,并写1页读书笔记。
  (2)每周完成3至4篇日记。
  (3)每周完成1篇大作文。
  (4)有好的文章要主动投稿。
  B类作业:
  (1)坚持课外阅读。
  (2)每周完成2至3篇日记。
  (3)每两周完成1篇大作文。
  C类作业:
  (1)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2)写周记。
  (3)每两周完成1篇大作文。
  这样的任务安排,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选择适量的作文任务,这样既不会给后进生太大的压力,又能使优等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作文质的差异。对学生作文质的要求应与学生的作文水平成正比,太高了或太低了都会使学生的写作热情减退。比如同样写一篇作文。对优生可要求在文中多用优美词句,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对中等生行文要流畅,尽量运用好词好句;而对后进生则只要求把文章写通,减少语病和错别字即可。
  五、“差异”评价,保护兴趣
  1.建议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这里强调的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经常采用不同的评价:对优等生的评价应以建议为主,中等生以要求为主,而后进生则以鼓励为主。
  2.静态的评价与发展的评价相结合。评价不仅要着眼当前的情况,更要关注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对后进生的作文,重点要看到他的进步主流,看出他的发展前景,只要在某一方面有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3.老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都是本轮课改提出的评价要求。在作文评价方面这样做,更有利于适应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层面的评价,能使被评价者受到不同的激励和鼓舞,评价效果会更为有效。其中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是对他人的评价,另一方面还包括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前一种评价是发现别人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取长补短;后一种评价,易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选择提高自己的途径。
  落实作文教学的差异性原则,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这样做,既能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班级的总体作文水平,应该长期坚持。
其他文献
介绍了金华市城市绿地土壤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金华市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改良措施,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对园林绿化的要求,提高金华城市绿化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性学习作为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其主要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的推行是我国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本文就"
档案与文史资料既属于大文化的概念,又归口史料的范畴。二者在记忆属性、保存与服务功能和征集方法上颇多相似,却又在史料特征、工作特性及程序特点上迥然相异。本文通过补充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结合钾离子通道的三维精细结构,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在充分考虑电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得到了钾通道的位能曲线;以此作为钾通道布朗动力学模型的力场参数,
摘要:很多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致力于推进教学成效的整体进步,这就要求均衡全体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当然,这只是一个愿望,并不是现实,无论哪个班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作为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尽可能地消除这种差异性。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对此也展开了探究和尝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点成绩。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模式    学生在语
为解决石蜡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以聚苯乙烯为壁材,58#石蜡为芯材,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高芯材含量的微胶囊.考察了二己烯基苯(DVB)用量、芯壁比、复合改性时共聚单体种
非金融机构试点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批准在北京和上海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在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境内非金融机构经批准,可以为个人提供本外币兑
输气管的安全使用是保证油气运输质量的重要前提,一旦输气管出现泄漏,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油气流失,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污染与安全隐患,因此保证输气管的运输质量,合理地使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