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似亲人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六。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看懂图意,并能进行合理想象。
  2.学习本组课文运用情感表达的方法表述图意,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推前想后,表述图意。
  教学准备:《胜似亲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动机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感受了相互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节课我们来写一写一个小姑娘的爱心故事,让我们的作品去感染他人,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借用本组课文的导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产生写作欲望。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出示《胜似亲人》插图及习作要求。(默读)
  2.说说对习作要求的理解。⑴看图想象故事,并写下来。⑵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⑶拟题。
  【设计意图】学生习作时先明白要求: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减少无效劳动。
  三、指导看图,把握中心
  1.看图中人物。⑴图上画了谁,猜猜她们的年龄。⑵为了便于称呼,给她们取个名字吧!⑶猜猜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①观察她俩的服饰和头饰。②注意她俩的神态。(不是亲人,看起来却比亲人还亲)
  2.想象。⑴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让你感受到了什么?⑵从哪些动作、表情感受到的?(奶奶:搂(拥)——抚摸——贴;小姑娘:依偎——羞涩)
  3.描述。你能用上这些词语,用一段话描述她们亲热的场面吗?
  4.过渡:这一搂、一抚摸、一依偎,让我们感觉到她们多么亲热啊!这亲热的一幕是怎样发生的呢?
  【设计意图】从图入手,给图上人物取名字,让学生感觉这个故事就好像发生在身边。再从服饰上认出她俩不是同一民族;从神态上感受她们的亲昵,虽不是同一民族,但胜似一家人!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进行片段说话,这既对其他同学起了示范作用,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四、据图联想,丰富内容
  1.看图中场景。图上除了人物,还画了什么?
  2.联想。⑴根据这些景物,你想到了什么?(从主要景物可以看出是洗衣服,从拐杖可以看出老奶奶行动不便)⑵想象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⑶小姑娘为什么帮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有没有亲人?理由是什么?⑷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给故事起个头吧!(故事的起因)⑸小姑娘是怎么想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是怎么做的?(人物的动作)⑹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洗衣服的过程是怎样的?(经过:先……再……然后……最后……;动作:洗、搓、刷、捶、拧、晾……神情:额头上布满了汗珠)⑺老奶奶回来了,她看到了什么?她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小姑娘会怎么说?
  3.编写故事。同桌互说,试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
  4.相机采访:你是怎么洗的衣服?感觉怎样?(揭示主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5.指导拟题。给这个故事取个题目,你会用什么命题。
  6.进入习作。多么动人的故事啊!想把它写下来吗?(课件提示:⑴苗族老奶奶年龄、家庭情况。⑵事情是怎样发生的。⑶怎么洗衣服。⑷结果怎样。⑸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从图中的景物推想“亲热”一幕故事的起因、经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并启发他们大胆想象,丰富习作内容。然后出示习作提纲,让优生个性飞扬,中等生及有困难的学生也有话可写,把故事写具体,达到教学目标。
  五、评价习作,分享快乐
  1.交流习作。请几个提前完成的同学上台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仔细听,想想哪里写得好。(生评、师评)
  2.小结。分享了习作的快乐之后,请同学们扬长避短,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情、语言,把故事写完整,抄写在作文本上,注意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和评议,让学生领悟到自己习作的长处和不足,从中汲取经验,完善习作,提升习作质量。(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县登龙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相对于县级以上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特点,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应力求贴近实际、有所创新。实践中,“党建指导员”的选派实为一种很好形式
【內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
摘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文学的滋养,获得丰富的阅读知识,教师朗读能力是指导学生朗读的物质基础,教师高水平的范读,可以用行动影响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教学中要提倡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学习一课,就针对这课的经典之处进行重点教学。  关键词:朗读指导;示范朗读;情感体现  【分类号】G623.2  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独自看书需要默读,教師教学需要朗读。应该说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灵魂,没有朗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教学目的: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与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  2.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实用性语言。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其中包括北京颐和园的。  2.教师撰写范文《庐山导游词》,制作录像短片。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人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和积极性的主要形式。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是兴趣,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写,心情愉快地去寫,写作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锻炼从而得到提高,只有大量阅读,并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有选择地指导学生
利用14 CO2 对小麦花前光合标记 ,在开花灌浆全期通过对对照 (CK)、中度胁迫(MS)、严重胁迫 (SS) 3个水分处理试验表明 :在灌浆过程中 ,中度胁迫处理叶中花前14 C 同化物输出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七。  教学目标:  1.贯彻自主、合作、交流原则,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内容,根据不同题材表达自己的成长体验和有关体会。  2.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交际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区别不同题材,围绕“成长”这一主题,组织素材,把事情(或体会、看法)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准备:  1.学生回忆生活,收集事例。了解写读后感和写
学位
莱茵-威斯特法伦石灰石公司(RWK—Rheinisch-Westfalische Kalkwerke AG)是德国的石灰石生产厂家。该公司发现Cat 988B型高举升装载机与该公司在北绍尔兰山的亨内塔尔(Honnt
摘要:在语文能力里面阅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很多因素会影响到阅读能力的形成。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定要引起重视。我们要从:重点增加学生字和词累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指导学生归纳和总结等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训练;;培养语文;阅读  中国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工作者都比较看中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