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的真正教训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dd53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倒闭标志着世界金融化蜜月的结束。
  金融化是过去30年席卷全球的三大趋势之一,另外两大趋势是自由市场和全球化。金融化梦想的本意是,金融创新带来创造性,它能支持经济的发展并增加全球市场的效率。但金融创新的结果却形成巨大的泡沫,并且被隐性杠杆不断吹大。最后泡沫破灭,却以公共部门的大规模援助为代价,世界至今尚未完全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最方便找到的替罪羊是金融监管者对影子银行与银行关系的监管不力或监管疏忽。但没有人注意到大规模信贷正在线下生成、被扣除,从资产负债表外工具转化为特殊投资工具(SIV),或者完全离岸。这就像是猜小球在哪个杯子下的游戏,人们没有发现,小球已经被人偷偷拿走了。
  作为行动的替代品,大规模出台的法规平息了随之而来的公众愤怒。两个关键的回应措施就是以促进金融化(量化宽松)应对金融化,以加剧复杂性(新规则)解决复杂性。
  实施了五年量化宽松政策后,一个强有力的全球经济复苏仍然遥遥无期。尽管公共开支大规模增加,使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膨胀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0%,央行资产负债表变成了原来的2倍或3倍,同时利率接近于零。为了抗击流动性陷阱,决策者们射出了三支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而在许多国家,第四支箭——结构性改革仍在弦上。
  现在,撤回第一支箭的威胁使人们担心这会使新兴市场退回到衰退中去。
  如果我们同意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的看法——全球金融危机是资产负债表危机,那么金融化关注了资产负债表错误的一边。我们可以理解量化宽松是“最后的手段”,但发行更多的央行债务以防止泡沫紧缩却是在用更多的债务来解决债务问题,这只有靠越来越低的利率才能维持下去。
  “逐步削减”的威胁意味着一旦实际利率上升,当前的资产泡沫和主权债务价值将紧缩,再次造成巨大损失,迫使央行再发行更多的货币。尽管事实上量化宽松压低了无风险利率,但实际利率却在上升,因为市场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正在增加。
  换而言之,如果问题的核心在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或实际的一边,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第四支箭——结构性改革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资产的质量,而不是负债的数量。去杠杆化需要增加资产质量而非扩大债务。不幸的是,量化宽松正在侵蚀保险和养老基金能够用于长期股票与资产投资的长期收入,因为低利率使这些收入降低。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敏锐地观察到,金融问题的核心一直是不断增加的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性。金融化消极的一面在于,全球金融体系的成交速度正越来越快,集中度仍在不断上升,期限错配也同时增加。
  首先,2013年4月,外汇市场交易日均达5.3万亿美元,比2007年4月的3.3万亿美元高出60.6%。大多数交易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与非金融部门交易方每发生1美元外汇交易,就有价值10美元的交易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
  第二,金融领域的集中度仍在不断上升。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对排名前28位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数据显示,它们的资产从2002年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47.7%,上升至2011年的63.3%,达45.4万亿美元。
  第三, 2011年FSB的数据还显示,全球金融资产有一半是银行的,四分之一是影子银行的,以及8%是央行的。换而言之,金融体系中大约80%的资金来自于短期负债,但世界对长期抵押贷款、主权债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却在上升。
  对不可持续的金融化的解决之道不是更多的债务,而是实体部门(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净资产或资本净值。这就必须对实体经济部门,即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进行改革。
  因此,雷曼兄弟的真正教训是再平衡的必要性:从短期行为转变为实体经济的长期融资,促进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贡献的资产质量(而非数量),通过增加融资渠道(金融包容性)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为基础设施发展提供资金以维持长期经济增长。
  对金融的崇拜转移了我们对真正重要问题的关注——实体经济;我们应关注真实的人,而非更多的票子。
其他文献
7月以来的各种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逐渐扭转下滑的颓势。7月的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数据远超预期,而刚刚发布的8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指数升至51,创下自去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数据的好转说明经济形势正在改善,也缓解了市场对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  经济数据的好转和市场信心的恢复很大程度上源自7月以来政策的细微变化。自3月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非常明确的一个信号是不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换言之
期刊
08年10月24日,萧克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弹指间,五年就过去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谓萧克为军人学者,“因为他有着许多精确的事实和数字”。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谓萧克是“一个善于思考、有学者风度的人”。的确,萧克将军是军中少有的文人将军。  我“印象”中的萧克,也是从这样可以被描绘的图像开始的。记得萧克这个名字是从《红旗飘飘》中飘来的。那时,关于长征的宏
期刊
A股市场新的做空工具——个股期权珠胎暗结。  消息人士透露,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个股期权业务初步方案已于9月初下发各券商,市场推广开始。  9月前两周,上交所及中证登公司等一些人士,辗转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武汉,为79家具备资格的券商共计200余专业人员展开培训。  上交所预计,至2013年10月31日进行配套规则体系建设,业务技术市场准备就绪;11月和12月报批证监会,开展仿真交易,
期刊
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都是一个永恒话题。早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数年,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就在他2005 年的著述《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中警告说,即使富裕如美国,一旦收入增长长期停滞,这个国家的民主价值也会处于危险之中。只是富裕并不能保证一个社会免于倒退到刚性与不容忍的状态。  在弗里德曼的警告发出后不到十年,这一增长命题似乎正在以某种形式呈现在美国。华盛顿近来目睹了一幕幕政
期刊
2005年春天的一场名流晚宴上,时任中国网通集团副董事长田溯宁在宽敞通透、精雕细琢的会场里,神情有些低落。他刚度过自己在网通“最累”的一年。在耗时数年的内部整合和改制之后,田帮助网通在香港上市,并萌生退意。  不想在国企一直待下去,又没有激情再去创建一个新亚信的田溯宁,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借着微醺,田溯宁把一腔苦闷向Tom Perkins倾诉,后者是华尔街风险投资的殿堂级人物。他亲切地对田
期刊
外交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各种牵连,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塑造全球未来的大国之间,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会在很多领域引发一系列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中美两国各自的政策举动和暗示,会被放在不同的放大镜下仔细琢磨和研读。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就是研读者之一。但是不同于其他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官员,约瑟夫·奈审视大国关系的视角是从历史出发,以外交官的实战经验为依托,并将之放在大国实力的理论框
期刊
德国工业在细分行业的技术和工艺复杂度极高,学习曲线很长。即便日本企业通过几十年积累,可以达到其效率的80%到90%,而“最后一公里”的距离仍难以企及。  2012年,全球范围内600个云霄飞车项目的设计者,是德国一家仅有10名员工的公司;而一枚小小的螺丝扣件也培养出了全球领导者,这家生产扣件的公司已进入家族第二代管理。类似不超过500人的中小企业,占据了德国出口企业的绝大多数。  充满活力的制造业
期刊
欧元区在2013年二季度再度恢复成长,尽管仅有0.3%,但对在萎缩线上挣扎了18个月的欧洲而言,仍不啻为一则好消息。  这一趋势能否保持,高失业率是主要拦路虎。根深蒂固的高失业可能引发社会和政治风险,也可能使市场再度怀疑欧元区二线国家的债务是否可控。如何确保就业市场的复苏,是欧盟决策者们的首要工作。  在这方面,德国不吝啬与邻国分享自己失业率仅有6%上下的秘诀——“双元制”教育。“我们的教育始终能
期刊
全球投资者或将面临主要的模式转换。  资本流动的图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政策变化而瞬息万变。全球投资者正恢复其投资热情,并重新将目光从新兴市场收回到发达国家。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近日发布了《2013世界投资报告》。报告预计,全球FDI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将缓慢复苏,全年流量有望达到1.45万亿美元,超过2012年的水平,与2007年危机前平均水平大体接近。  就在《2013世界投
期刊
民营银行新政定调两个月来,地方企业和组织近20家表达了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意向,而地方政府的支持之意溢于言表。  9月13日,市场再度爆出消息,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报至银监会。该《办法》对民营银行的设立门槛、股东资质、公司治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关于“自担风险”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有业界人士认为,上述地方版《办法》有可能被银监会列为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