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1年1月,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北部森林的落叶下发现了一个新物种:一种体形小到可以停在人类指尖上的微型变色龙——“布鲁克西亚娜娜”。“布鲁克西亚娜娜”从鼻头到尾尖全长不到3厘米,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小的爬行动物。 和“布鲁克西亚娜娜”同属的还有其他至少13种小型变色龙,均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北部的山林中。“布鲁克西亚娜娜”身体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它们有超强的弹舌捕食能力,只需1/25秒就能弹出舌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月,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北部森林的落叶下发现了一个新物种:一种体形小到可以停在人类指尖上的微型变色龙——“布鲁克西亚娜娜”。“布鲁克西亚娜娜”从鼻头到尾尖全长不到3厘米,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小的爬行动物。
和“布鲁克西亚娜娜”同属的还有其他至少13种小型变色龙,均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北部的山林中。“布鲁克西亚娜娜”身体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它们有超强的弹舌捕食能力,只需1/25秒就能弹出舌头。
“布鲁克西亚娜娜”白天会在地面上游荡,狩猎螨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晚上则往高处藏匿以躲避捕猎者。
现在,马达加斯加政府已把发现微型变色龙的地区定為保护区。然而,由于森林退化,这些变色龙的生存饱受威胁,可能即将被列为濒危物种。
其他文献
大多数动物的感觉器官都一目了然,生长在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但有的时候,进化也会突破这种局限。例如,鲶形目科的斑点叉尾鮰就像“游动的舌头”,因为它的整个身体上都覆盖着味觉受体——味蕾,嘴唇和鱼须上的味觉受体最多。叉尾鮰在水里游动时,每时每刻都在探测海水中美味食物的信息。 水中有形形色色的化学刺激,这些“信息轰炸”似乎会让鲶鱼不堪重负。事实上,它们的味觉受体在接收信息时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它们只对周围
4月中旬的一个早晨,野生动物爱好者罗伯特·福勒穿过他位于英国约克郡的花园。此刻是早晨8点多,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时辰尚早,但居住在这个花园里的一位勤劳的“伶鼬女士”已经离开自己的暖巢外出觅食了。 伶鼬是鼬科(Mustelidae)家族中体型最小的成员(这个食肉类的家族中包括白鼬、貂、水獭、獾和貂熊等多种我们比较熟悉的动物)。但即使伶鼬们身材纤小,却也和鼬科家族的其他成员们一样,具有食物链中一个捕食者
一只美丽的“雌性甲虫”吸引了周围所有雄性甲虫的注意力。尽管“她”並没有表现出任何愿意交配的意图,但“她”的崇拜者们仍然对“她”紧追不舍。然而,这些雄性甲虫的追求是徒劳的,因为它们追求的对象其实只是树荫下的一个被人丢弃的啤酒瓶——啤酒瓶的瓶身像雌性甲虫般闪耀着琥珀色的宝石光泽,而其底部的弧形线条也与雌性甲虫外壳上闪闪发光的装饰线条非常相似,这些都帮助“啤酒瓶女士”吸引来倒霉的雄}生甲虫们。 甲虫並
在极地,有一些奇观怪象是生活在地球其他地区的人们从未见过的。比如,在北极工作的科学家会发现他们能听到3千米外的人们交谈的内容。其实,这是空气密度和光滑冰面共同造成的。北极气候寒冷,靠近地面的空气密度比低纬度地区的低层空气大得多。因此,人说话的声音更容易被反射回地面,而北极坚硬光滑的冰面又是理想的反射面,声波便再次向空中反射,如此往复……最后,声音就被传到了很远的地方。其实,极地还有许多让人惊叹的奇
在美国和加拿大,七鳃鳗似乎不受欢迎,这不仅是因为出现了七鳃鳗袭击人的报道。虽然斑马贝、亚洲鲤鱼、鰕虎鱼及其他数十种外来物种都对北美五大湖造成了损害,但与海洋七鳃鳗相比,这些外来物种都算不上大敌。每年,海洋七鳃鳗都会对北美五大湖造成重大损失,主要表现为对商业性鱼种的浩劫,以及为清除这些恶鱼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为控制海洋七鳃鳗,人们长期以来用的是一种七鳃鳗杀鱼剂,其原理就像杀虫剂。而据美国媒体201
植物保护自己的武器不仅仅是荆棘和刺蓟,植物甚至还会向它们的动物盟友“求救”…… 伊恩·鲍德温将他的实验室搬到了美国犹他州西南部大盆地沙漠的野外现场,那是位于一个陡峭斜坡上的一块被烧成焦黑的土地。鲍德温是一位生物学家,同时也是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分子生态学部门的负责人。他带着一批设备来到这荒野之中,目的是进行一项新的研究:植物如何保护自己。关于这个问题,他已经探究了20年。 不同
在考察的第一阶段,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深水测绘系统(如集束声呐、多普勒海流探测仪等)和遥控潜水车,对这些海域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了探测。第一阶段的测绘工作旨在收集这些区域的基本信息,以便进一步的勘探和研究。 第二阶段任务主要是“深海发现者”(简称“D2”)遥控潜水车作业。D2遥控潜水车进行了19次潜水,潜水深度为250~4000米,对深海珊瑚栖息地、海底峡谷、海底冷泉和中层水域进行勘探。D2还配备
你或许听说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产生大量蓝光,对健康造成危害。那么,蓝光对健康有多大影响?手机发出的蓝光是否足以对人体造成损伤? 蓝光是指可见光中的蓝色部分。一般情况下,所谓的有害蓝光是指高能短波可见光(HEv),其波长为400~450纳米。对于经常在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蓝光的最主要来源是太阳光。室内的人造蓝光来源则包括荧光灯(日光灯和节能灯)、发光二极管(L印)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蓝光波
科学家受“指尖陀螺”启发而开发出的一种装置,让我们无需借助实验室分析仪器就能诊断人是否患尿路感染(一种细菌感染,患者尿液中出现大量细菌)。该装置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尿样通过其内衬膜,将细菌过滤出来并粘附在膜表面。然后,向膜表面添加一种染料,细菌会在45分钟内被染成橙色,由此判断尿路已被细菌感染。研究人員用该装置对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样进行检测,结果与标准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相似。虽然检测结果还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