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058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X线检查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44例,给予X线检查。结果:根据创伤机制,急性踝关节损伤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外翻、外旋、内翻、垂直压迫。结论:X线检查应用于急性踝关节损伤中能够准确诊断患者有无脱位与骨折症状,从而科学判断关节与骨的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X线检查;急性踝关节;损伤
  作者简介:胡平,男,1988年,初级,本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从事放射科的临床工作。作者地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中图分类号】R6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253-02
  踝关节是保证人体完成行走、站立、跑跳与下蹲等动作的重要关节,是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踝关节位置特殊,活动频率高,因而临床骨科多见的一类损伤就是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在全身骨折中所占比例为3.92%,青年男性、老年女性为踝关节骨折的高发人群。早期诊断对正确有效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具有关键作用,X线检查一直是急性踝关节损伤的首选方法。我院对2012年9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44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X线检查,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44例,男性24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0.38±2.67)岁;受伤时间到就诊时间2~38h,平均(15.36±4.03)h。女性20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1.52±3.79)岁;受伤时间到就诊时间3~29h,平均(14.71±5.28)h。受伤原因:扭伤26例,交通事故伤7例,物体挤压伤5例,跌伤6例。两组患者受伤时间到就诊时间、年龄与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1)诊断标准:①踝关节外伤史明确;②踝关节损伤后局部肿胀、疼痛、皮下淤斑,同时伴有跛行;③有明显的局部压痛,出现内翻扭伤后,进行内翻动作,感觉外踝剧痛,出现外翻扭伤后,进行外翻动作,则感觉内踝剧痛;④排除踝侧韧带断裂。(2)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以上;③首次踝部损伤就诊;④知情同意。(3)排除标准:①受伤时间到就诊时间在48h以上;②存在脑部疾患;③并存慢性传染病、心肝肾疾病者;④有既往踝关节外伤史。
  1.3方法
  1.3.1临床诊断根据患者损伤部位的肿胀状态与外伤史,通过X线检查给予科学诊断,同时结合X线影像资料表现出的距骨移位、骨折线与胫腓下联合间隙宽度对踝关节损伤情况与与骨折分型开展分类。
  1.3.2方法:X线检查过程中,若患者由于踝关节的痛感非常强烈而无法站立,建议行踝关节的X线检查。一般痛点位置为胫腓骨的后缘末端6cm或者后缘末端,给予摄片检测。若痛点位置在足中间,对第五跖骨基底部与足部舟骨给予摄片检查。设备:北京万东500MAX摄片机[1]。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如表)
  2结果
  根据创伤机制,急性踝关节损伤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外翻、外旋、内翻、垂直压迫。
  2.1外旋:X线显示,踝关节骨折线主要呈蝶形与斜形,前下至后上的方向,临床检查中正位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侧位折线的诊断明显。内踝骨折线主要为横形,存在骨折块向腓侧偏的症状。后踝骨折线多呈纵形,骨块存在往上错位现象,出现关节脱位。三踝、双踝与单踝骨折均可导致距骨发生半脱位,内踝关节增宽为主要表现。
  2.2外翻:三角韧带撕裂,一般行常规的X线检查不能及时发现,检查足外翻位,发现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宽。内侧骨折主要部位为内踝穴的平面部位,骨折线呈斜向内上方与横行的状态,骨折块错位或于内踝关节间深陷。腓骨出现骨折,而且X线检查显示骨折线清晰,远折端伴有移位。
  2.3内翻:常规X线诊断外侧韧带的具体损伤存在一定难度,临床中需给予足内外翻的检查,踝外间隙明显加大。联合部为外踝骨折的主要部位,骨折线一般呈横形,而且断端伴有向内移位。内踝骨折的骨折线多在内上方,形成劈裂骨折。
  2.4垂直压迫X线提示,内踝骨折与外踝骨折向两侧逐步分离,胫腓联合呈分离状态,伴有距骨脱位症状。
  3讨论
  X线检查在骨科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凡是怀疑存在骨折的患者均需要进行X线检查,此种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肉眼难以发现的深部骨折、撕脱性骨折、关节内骨折或者不完全骨折。临床中即使已经明确骨折的患者也需要给予X线检查,这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骨折移位的具体情况与骨折类型,对临床治疗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急性踝关节损伤中应用X线检查能够清楚踝关节是否出现脱位或骨折,并可以正确评估踝关节的严重程度,在康复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拍片与透视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观察经过复位固定术之后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康复成效的提高。急性踝关节损伤中,出现关节扭伤的情况与关节脱位相比更为多见。出现踝关节损伤后,患者一般痛感强烈,同时伴有皮下淤血、肿胀与骨折畸形,严重影响关节活动。踝关节损伤往往多伴有韧带损伤与骨损伤,根据解剖学分析结果得知,踝关节明显脱离常态在未出现骨折时,通常存在韧带损伤。因X线难以对韧带进行直接观察,因而对损伤诊断存在一定的间接性,临床中骨分离与周围软组织肿胀为具体表现,部分患者可同时发生周围骨折与韧带损伤。内收外展、向上与旋转的压缩力相对加大,会对踝关节产生直接作
  用,进而导致后踝骨折出现,并且损伤踝关节韧带。临床检查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踝关节边缘,可有效提高踝关节骨折的诊断率[2]。作为人体重要关节,踝关节损伤可直接影响关节稳定性,因此,手术适应证的标准应为患者经过治疗无关节不稳或者继发顽固性踝关节疼痛。
  综上所述,X线检查应用于急性踝关节损伤中能够明确显示踝关节损伤情况,从而科学判断关节与骨的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对临床诊断与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勇.X线检查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06):39-40.
  [2]陈德生.X线在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36):167-1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胎儿前脑无裂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的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前脑无裂畸形的胎儿8例,对其超声诊断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诊断为前脑无裂畸形的胎儿8例,均经引产后尸检证实为前脑无裂畸形,其中半叶前脑无裂畸形有2例,无叶前脑无裂畸形有6例。其畸形种类的判断中,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相比未检出有2例,其中1例为低耳位,1例为尿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中利用胃镜、肠镜探查方法,辅助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中利用电子胃镜或肠镜对患者进行消化道检查,如有出血症状立即给予镜下喷药法或注射血管收缩剂进行止血治疗。结果:该组患者顺利完成止血治疗,首次镜下止血成功率达100%,均在1-5分钟内止血,手术后有1例患者3天后发生再出血,经过采取止血剂注射法治疗后迅速止血,镜下治疗近期治愈率为95.2%。结论:利用胃镜、肠镜探查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经体内低能量心房颤动(房颤)除颤术后不同电生理参数与房颤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对42例(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11)岁的慢性房颤患者行经静脉体内R波同步双相电波除颤术并转为窦性心律后,有12例(29%)发生房颤早期复发(2分钟内)。对房颤早期复发患者和窦律维持患者的P波时限、房性早搏(房早)密度、房早耦联间期等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12例房颤早期复发患者共53次成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后的结果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9个SCL-90中的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较为多见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病人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60例老年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60例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家庭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安眠药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不寐症"的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55例治疗组和5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针灸治疗腰脊痛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在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腰脊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理疗、按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辨证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70.0%),且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理疗、按摩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
期刊
中医在调理好内分泌失调中的运用研究  陈平军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目的:对内分泌失调患者运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和疗效,为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内分泌失调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实验组患者用中医调理,对照组患者用西医调理。结果:经过15天调理后实验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应用血液透析对老年糖尿病联合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联合肾病患者72例,把其随机的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手段,而治疗组采取血液透析的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观察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