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调理好内分泌失调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dh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在调理好内分泌失调中的运用研究
  陈平军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目的:对内分泌失调患者运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和疗效,为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内分泌失调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实验组患者用中医调理,对照组患者用西医调理。结果:经过15天调理后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分泌失调中运用中医调理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确保其内分泌正常。因此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中医;调理
  【中图分类号】R2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244-01
  内分泌失调是指人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秩序被破坏,出现不平衡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往往代谢和生理功能存在异常,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为中医和西医调理,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效。下面将以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内分泌失调患者80例为例,分析中医在内分泌失调调理中的运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内分泌失调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患者年龄在42-70岁之间,平均年龄49.6岁,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入院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确诊为内分泌失调。两种资料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用中医调理,对照组患者用西医调理,对两组患者都进行15天的调理,并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中医调理过程中,考虑患者不同情况,调理患者气血,对患者进行化瘀散结。内分泌失调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同时调节患者情绪,加强与患者联系,保持患者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其处于良好心态和精神状态,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
  1.3疗效标准:痊愈:内分泌失调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部分指标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仍然存在,与住院期间相比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愈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处理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比较分析过程中用卡方检验,a=0.05,以P0.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80名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实验组用中医调理,对照组用西医调理,各调理15天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的实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中医和西医调理方法,经过15天调理之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3.1采用辩证的治疗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数量在不断增多,再加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工作压力增大,一些人缺乏体育锻炼,忽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过多或者过少,引起新陈代谢功能紊乱,导致人体体内分泌失调,影响人们正常生活方式。从中医角度来看,内分泌失调主要是阴虚所致,气血瘀滞,人体脉络受阻,给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带来不利影响。在治疗内分泌失调过程中,需要从人体激素调节入手,采取有效方法,加强调节工作,使人体气血畅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同时中医倡导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运用辩证的治疗方式,对功能亢进者注重养阴治疗,对功能衰减者补血益气,重视补肾治疗,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2培养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少吃快餐,远离毒素。快餐不仅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刺激激素过多分泌,导致体内毒素过多,进而引起内分泌失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最好自己做饭,吃营养餐,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少熬夜或者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人体衰老,确保身体健康。睡前可以泡个热水澡或喝杯热牛奶,以提高睡眠质量。最后,要重视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每天要进行约半小时的体育锻炼,开展有氧运动。这样不仅消耗体内多余热量,减轻体重,还能够将氧气带到全身各个部位,燃烧脂肪,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健康,预防内分泌失调现象发生。
  3.3重视中医调理的运用: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知,中医调理在内分泌失调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与西医调理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是对内分泌失调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因此,今后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重视中医调理方法运用,为患者治愈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郭桂智.浅谈内分泌疾病的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49-150
  [2]王其丽.中医在调理好内分泌失调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4(2),59
  [3]王燕.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意义及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6).3502-3503
其他文献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病的年龄偏小,而且多见于婴幼儿,这就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手足口病预防和治疗工作中,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和临床经验,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本文将从手足口病的种类、手足口病中医药预防的措施和手足口病中医药治疗的对策三个方面入手,为手足口病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术中B超已成为外科手术中极其重要的影像诊断工具,如何增强B超图像的对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过程,总结了B超成图干扰因素,并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B超图像增强方法,为同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  关键词:B超;图像增强  *作者简介:唐国荣(1983-),女,湖南永州人,医师,2009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同年进入湖南省长沙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胎儿前脑无裂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的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前脑无裂畸形的胎儿8例,对其超声诊断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诊断为前脑无裂畸形的胎儿8例,均经引产后尸检证实为前脑无裂畸形,其中半叶前脑无裂畸形有2例,无叶前脑无裂畸形有6例。其畸形种类的判断中,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相比未检出有2例,其中1例为低耳位,1例为尿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中利用胃镜、肠镜探查方法,辅助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中利用电子胃镜或肠镜对患者进行消化道检查,如有出血症状立即给予镜下喷药法或注射血管收缩剂进行止血治疗。结果:该组患者顺利完成止血治疗,首次镜下止血成功率达100%,均在1-5分钟内止血,手术后有1例患者3天后发生再出血,经过采取止血剂注射法治疗后迅速止血,镜下治疗近期治愈率为95.2%。结论:利用胃镜、肠镜探查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经体内低能量心房颤动(房颤)除颤术后不同电生理参数与房颤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对42例(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11)岁的慢性房颤患者行经静脉体内R波同步双相电波除颤术并转为窦性心律后,有12例(29%)发生房颤早期复发(2分钟内)。对房颤早期复发患者和窦律维持患者的P波时限、房性早搏(房早)密度、房早耦联间期等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12例房颤早期复发患者共53次成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后的结果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9个SCL-90中的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较为多见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病人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60例老年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60例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家庭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安眠药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不寐症"的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55例治疗组和5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针灸治疗腰脊痛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在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腰脊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理疗、按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辨证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70.0%),且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理疗、按摩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