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理解题教学策略

来源 :疯狂英语·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后,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理解题的考点分布广泛并且在总分中占有较大的分数比例,同时该类题型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了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理解
  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半开放式的题型对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获取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下文将从六个方面探讨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的教学策略。
  1.教学中注重心理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有兴趣和信心更好、更主动地学习英语。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题型有恐惧心理,往往无法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或是根本没有读懂作者在表达什么,所以学生在解题时根本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任务型阅读理解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解题心理进行引导。任务型阅读理解的题型种类很多,难度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但是学生只要把握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英语学习功底,那么在解答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时无论遇到什么类型的问题都能够很快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给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由易到难,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构建理解图式
  图式是一种知识的认知模式,针对某一特定主题,将相关问题进行组织、整体构建知识表征以及储存方式。图式中可以包含对词义的理解、句子成分分析、文章写作背景、表达的主要思想等等。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构建出来的图式越清晰、速度越快,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就越透彻,就越能抓住关键点,实现theme→problem→causes→solutions→conclusion的全面解答。
  3.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英语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考试过程中规定有量化标准,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解题步骤,控制合理的解题时间,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解题习惯。完成一篇任务型阅读理解大概需要用时15分钟,有一部分问题答案是直接能够从文章中找到的,也有一部分是需要学生通过对文章阅读后进行总结、理解后才能得到问题答案的。所以学生在解题之前需要花两三分钟对文章浏览一遍,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白文章重点叙述的问题。重点留意每段的开头以及文章最后的结尾部分,一般情况下每段的开头和文章的结尾都是总结性的语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后根据问题设置的先后顺序以及给定的阅读材料解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到问题中出现的关键词,从文章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对问题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考。先从表面信息入手,解决简单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了解阅读文章的整体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语句和词汇的转换。出题人在设置考题时通常会对同一个意思进行不同语句的表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以及词汇的转换能力。学生在答题时要注意语法搭配,避免失分。
  4.任务型阅读理解答题过程
  任务型阅读理解是一种新的具有能力导向作用的阅读理解题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题型的特点,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把握略读(skimming)以及寻读(scanning)方法,一定要审题清晰、明确,根据题目要求快速地浏览文章,找到解题关键点,再对关键部分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反复审核表达内容。遵循先易后难的解题原则,保持平稳的心态对待复杂题目。任务型阅读理解在设置问题时有很强的难易区分度,所以学生在进行任务型阅读理解的答题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自己会的,突破对文章表面信息的理解,先保证容易题的得分,再攻克题目中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的问题,量力而行。学生遇到不是理解很透彻的题目后不能给自己太大压力,影响后面的答题过程。
  5.强化专项训练
  大量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但是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任务型阅读专项训练,通过训练加强阅读技巧。高中学习任务特别紧张,特别是高三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做好细致规划,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以及教学需求制作科学、合理的专项训练计划,强化易错题型的练习,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提高教学成绩。专项训练结束后,学生要进行学习总结,分析失分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了解解题方法。教师在进行试题分析时应注重图式的构建,掌握文章的整体布局,分析主题思想,培养学生进行整体语篇分析的能力。
  6.基础知识培养
  高考英语中的任务型阅读理解有对学生同义词转换以及反义词转换等基础性知识的考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语法及词汇。教师在讲词汇时可以将意思相近的单词进行比较,如provide和offer的区别:provide表示“供应,提供;预防”等,表示的是供应者以及被供应者之间的一种固定关系,是一种客观表达;offer表示“提供;建议;出价”等,表示的则是提供者的一种主动态度。教师还可以将重点单词的多种时态表达通过句子的形式体现出来。任务型阅读理解题目中很多的题目信息和原文中相同信息的表达方式有很大区别,使得学生在文章中获得相同信息时遇到阻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语句转换能力。
  高考英语的任务型阅读理解是测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以后的高考中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教师,应深入研究题型特点,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积累,促进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芳.2013.江苏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建议[J].英语教师(4):37-57.
  吴亚琴.2014.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理解题教学策略[J].教师论坛(7):37.
  张雪红.2014.论江苏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策略[J].教学实践(2):115.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PCI)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7年11月~2019年10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PCI术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积极情绪认知治疗联合音乐放松治疗对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统一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同时给予实验组积极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乌灵胶囊联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2019年02月~2020年02月收治的130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常规治疗作为对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高中英语教师不但需要教导学生单词短语等基础知识,还应设定巧妙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分析英语材料,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本文简要探讨了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定位关键信息,为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引言  传统的英语阅
摘 要:读前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对阅读课兴趣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阅读课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阅读课教学读前活动设计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设计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六种可行的活动设计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前活动;兴趣;活动设计  1.引言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法宝,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般采用PW
阅读兼具获取信息、启蒙思维、挖掘智慧的多元功能。本文认为有效实施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清楚认识阅读的本质和类型,文本解读的层次,文本先行解读的作用;解读尤须基于学情,以《
提出了一种基于FBG(布拉格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封装的新设计方案。一个密闭的容器被活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充满水银,另一部分抽成真空,两个完全一样的布拉格光纤光栅分别安装
摘 要:情景教学法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能够取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大量的感性信息,助力学生的知识理解;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三点着手,探讨如何应用情景教学法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效果  1.引言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全面实施十多年了,对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产生了无法估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