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长网上“自辩”的背后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伟成打动村人的细微之处还包括,他在回复中提到了村人的旧作《三哭常州》,该文堪称村人的“成名之作”,一度轰动一方。
  
  “你说我还怎么好意思再写文章?”村人指着手機上的一则短信对本刊记者说。村人是江苏常州的知名文人,他写的一些“时评”在常州坊间广为流传。
  在他的手机上保留着这样一条短信:“谢谢村人,以帖为媒,我们已经成为真诚的朋友,因为我们都说真话,有缘总是会相会。但愿我们的友谊纯真永远!王伟成。”
  村人说那是常州市长王伟成给他的回复,这样的回复让他碍于情面停止了对“亮化工程”的继续“质疑”。
  “以往官员都是高高在上,不把老百姓当回事,王市长这样低姿态让人很舒服。”村人如是说。
  
  村人“问责”市长
  
  市长的短信源自两人在互联网上的一番“较量”。
  所谓“亮化工程”是指常州市政府早前对外宣布的一项旨在提升城市形象的照明工程,计划对16.3公里主干道和6.6平方公里的城区实施景观亮化,整个工程将于2010年9月完成,耗资2.9亿元。
  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此举引来常州各界质疑声不断。
  2010年2月19日晚,一篇题为《2.9亿,为了亮?还是为了黑?》的网帖在常州几个网站的论坛上被疯狂转载。
  网帖的作者就是村人,村人在帖子里直言,“‘亮化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糟蹋钱财的问题,更是一个污染环境的大问题”,“这不是简单地说常州有没有钱,而是常州对人类生存持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一边在做生态建设和保护,一边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
  村人在文中写道:“不能简单地说,这是这个项目规划拍板者的弱智,至少眼界很窄,视野不宽。”
  “为何在2.9亿亮化工程上,市长王伟成先生就成了一个只有魄力,而没有了学识的人?”村人将矛头直指常州市长王伟成,“问题是,我们亲爱的市长先生他会承认‘亮化工程’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吗?”
  此后的2月23日,村人再次在互联网上撰写了题为《2.9亿,一块五味杂陈的蛋糕!》的文章,追问王伟成批准“亮化工程”的“动机”。
  村人质疑的言论延伸到更敏感的领域,“王伟成先生对现代信息的掌握和把握能力,这不容我怀疑。问题是,一个能自如游走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市长,居然还能面对已知的污染坦然签字。这就不能不让我感到疑惑的同时,对市长先生产生怀疑,怀疑其签字的动机。”
  村人的文章夹裹着对“亮化工程”的质疑之声迅速形成—个网络热点。
  其时正值全国“两会”前夕,常州各界的目光聚焦到王伟成身上。
  
  市长“掏心窝子”
  
  3月2日,村人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他被告知市长在网上“现身”回复了他的质疑。王伟成的帖文名为《不猜疑、少争论、防折腾,凝心聚力建常州》,全文4000余字。
  王伟成在文中首先认为,村人的质疑可以理解,问题出在信息不对称上。
  王伟成认为城市亮化是城市吸引游客的一个亮点,“我们也不能因为有光污染,就把城市的所有亮化都取消,让城市回到月黑风高的状态中去。”
  针对2.9亿元的投入,王伟成解释,2.9亿是各个企业门店自己亮化投入和公共空间亮化投入的总和,在建和新建的商业性门店亮化是企业自己出钱建设的,公共空间部分是由常州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按市场化运作出资投入,“虽然(亮化)工程经费并不是政府财政资金,但这是政府主导的工程,因此一定要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其成为廉政工程。”
  “在在苏锡常板块中一度‘苏锡无常’。”王伟成表示,近年来常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基础还很脆弱,常州没有折腾的资本,没有争论的时间,更没有内耗的理由。
  王伟成反问:“我至今还没有搞明白。政绩有什么不好?一个混混日子、碌碌无为的市长和愿意全身投入、苦干实干搞出政绩的市长,究竟是哪个好呢?”
  “我的动机是什么?升官?我的年龄已经与提拔无缘。发财?我早就约法三章,并全方位接受着大家的监督,我的权力全在阳光下运作!”王伟成坦言,“我也清楚地知道,留给我在市长岗位上的工作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我要抓紧时间拼命干活,一天干两天的活,一年办两年的事。至于做得好不好,应当由人民和历史来评判,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我已经尽心尽力了。”
  “当然,我们政府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甚至还有不少差错和失误,我们真诚地愿意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王伟成的回复被网友评为“语气平和友善,语言朴实动人”,是与市民“最彻底、毫无保留”的一次真诚交流,是“掏心窝子”的话。
  对于王伟成此举,常州一家网站的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简直不可思议”。
  “王市长写好后让秘书拿给我们,当时文章是写在纸上的,之后是由我们打好后发在网上。”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杨光对本刊记者说,“我们看了也暗自担心。”
  村人问得“尖锐”,市长答得“彻底”,王伟成的公开回应将常州置身于全国舆论的中心。
  事实上,这已是作为常州市长的王伟成第二次直面网民质疑。早在2008年,王伟成首度在互联网上回应了针对他在建设BRT公交过程中涉及腐败的质疑。
  
  一种氛围的形成
  
  针对王伟成的回复,3月3日村人又在互联网上发帖《致王伟成先生》,文中村人“三点感动”赞许一个市长的“人性回归”,随后“三点异议”申明要“继续猜疑下去”。
  王伟成也随之回帖《团结一致往前走》,“看了您的回复我很高兴,和谐社会和而不同,如果只有一个音符,这首曲子一定不好听,有了不同声音,才有美妙的音乐!”
  王伟成说:“我不是常州人,但我的家乡就在常州龙虎塘边上,我在感情上一直把常州当作自己的故乡,我的常州话只是比您差一点点而已。我当了常州市长,就更自觉地把自己融化为常州人民的儿子。哪有儿子不爱母亲的呢?您尽量放心吧!”
  王伟成自称是村人“最真诚的朋友”。
  “所谓举手不打笑脸客,我不好再说什么了。”村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正值两会,我也不想让常州很被动。”
  王伟成打动村人的细微之处还包括,他在回复中提到了村人的旧作《三哭常州》,该文堪称村人的“成名之作”,一度轰动一方。
  那是2004年的夏天,身为“北漂”一员的村人窝在北京一间10多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对着电脑挥汗如雨三个中午,写出洋洋洒洒数千字的《三哭常州》,痛诉常州发展中的弊病。当年恰逢“铁本事件”事发。
  村人发在新浪论坛上的文章被推到了网站首页,引来一片哗然。
  “后来我的小说在常州几乎被封杀,很多地方被迫下架。”村人说,“我回到常州一度被跟踪,被查房,被谈话。”
  前后比较,村人评价王伟成:“做了一些事情,又有这么低的一个姿态,还 是不错的。”
  “有人几乎每天光顾我的博客。”村人认为常州已经形成了“网络问政”的氛围,他在互联网上的“批判”文章对一些政府部门有着一定的震慑力。
  在常州市政府办副主任杨光看来,常州“网络问政”氛围的形成功在市长王伟成的倡导。
  据介绍,2008年5月1日常州市政府办注册ID“市长与网民”,与网民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当年11月开始推出“每月一告”对上月的问题集中作出答复和回应,一年多以来回应和解决的问题有近200个。
  “我们建立了《市长与网民》回应小组,实行‘每周一报’和‘每月一告’制度,一报是将问题报给领导,一告是将处理结果告诉网民。”杨光介绍,“为了有效督促有关部门切实解决问题,回应小组后来又推出‘每季再报’和‘每季再告’。”
  “这些都是王市长一手促成的。”杨光说,“市长亲自回帖让市政府各个机关部门开始重视网民的意见。”
  化龙巷是常州当地一家颇具影响的民营网站,该网站负责人钱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源于与政府有着多年的网络沟通,常州网民所持的观点日趋理性,都比较善于利用网络沟通渠道去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目前市政府各个部委办都跟网站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联系,市民的意见和政府的处理结果都能及时有效地相互反馈,当地几个网站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钱钰说,“一个成本低,再一个是曝光在阳光下,解决起来有效果。”
  一位常州网友评论:“这种平等而冷静的讨论,为网络带来了一股清风,为常州民主的推进作出了贡献,但愿这种风气今后能在我市得到更好的发扬。”
  
  一种反差的存在
  
  “网络問政”尽管让王伟成在互联网赢得了“大度”的赞誉,也同样引来“作秀”的质疑。
  一位网友尖锐地指出:“凡是涉及社会尖锐的问题,一律回避,比如拆迁。凡是涉及公务员猫腻的问题,一概失语,比如长江路车祸。凡是能引起共鸣的问题,统统装傻,比如听证会的虚伪。”
  这位网友质疑:“起初的我,还对‘每月一告’有所期待,可时间一久,就觉得越来越不是那回事。满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去解决,却偏偏整天拘泥于鸡零狗碎,这不是作秀是什么?”
  “他是在有选择地做一些事儿。”村人也如是说。
  对此,杨光认为:“百姓无小事,鸡零狗碎的小事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头等大事。”
  早在王伟成2008年首度网上发帖回应BRT项目中自己被指涉嫌腐败之初,就有网友针锋相对地发帖指王伟成的回应“没有说服力”。
  “网民说王伟成是个贪官,王伟成说他不是贪官。现在这个案子还没有结论,还处于僵持状态。如果这个案子要有定论,那需要有法官(上级纪委)来审判。”这位网名为“我叫王伪诚”的网友表示,“除非由上级纪委审查和公布财产来源,不管王伟成写了几千字、几万字的回帖,不管他的言语是多么激情澎湃,气壮山河,那都是一纸空文,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村人在他对王伟成的回复中也进一步指责王伟成“乱折腾”,“所建的西新桥路口的过街天桥,谁都知道那是一次奢华的消费,就算王伟成先生认为的常州不穷,财政收入逐年盈余。但是,那座桥值700万元人民币吗?为何国内同样的天桥,其造价只需要常州西新桥过街天桥的50%多一点?”
  “虽说常州市政府也公布过那座桥建造的具体价格,但它经得起公正的中介审计部门的审计吗?这同样不是我一个人怀疑,同样是常州民间对王伟成市长诟病的一个事实,我在此一并说出来,王伟成先生如果觉得有必要让常州市民释疑的话,可以请民间懂财务懂建筑的人士参与监督,做一次公开的审计,给常州市民一个可以解惑的交待。”
  对于被称为王伟成政绩之一的BRT公交项目,村人同样持有异议,“我对BRT不认可,公交优先没问题,但结果是慢车道把人行道挤走了。在城市交通的外围建设较好,在繁华地带也建就不合适。”
  村人直言:“政绩一定要是实实在在的政绩,不能因为他回一个帖子就成了伟大的市长了。”
  “他一方面柔性化解民怨,他另一方面又铁腕施政。一位不愿具名的常州学者评价王伟成,“说归说,做归做。”
  这种“反差”对陈红芳来说感受最真切,她是常州永宁园小区的业主,她说因拒绝拆迁刚被免去常州青龙乡中学副校长职务。此前,常州“拆迁逼死人”事件就发生在相邻的新堂花园小区。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并且有效地带动了现代教育技术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网络教育的办学质量与声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该文通过开展实证研究,对校企合作模式下关键性学习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研究,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中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网络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提供来自实践层面的支撑,为校企合作模式
“种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也预示着无限可能。通过这些种子的展示,我们不仅想体现英国的现在,更想畅想它的未来。因为,生物多样性正是英国构建未来美好城市愿景的核心”  2010年3月15日,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在亲自为座落于世博园c区的英国馆主体建筑植入最后一根亚克力杆后。抬头看去,不禁被眼前这座立方圆角、足有六层楼高、浑身插着6万多根透明亚克力杆的奇特建筑再一次折服。  “英国馆将是
1987年,我从日本坐船到上海,一下船马上被一群人包围,问的都是同一句话:“有大件让给我吗?”  有人干脆问我借护照,说借几分钟就给多少钱。当初我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想用我的日本护照去领“大件券”,再用券去买日本进口家电。  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日货是多么“吃香”,我也曾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1997年,我在上海为在华日资企业进行中国市场的调研和整体广告策划,业务非常繁忙
关键词: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国;案例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最新趋势,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促进智能化教育研究的深度开展,加速推进应用的融合创新,2020年12月11—12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化教育馆与北京师范大学、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会议中心共同举办“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本届大会以“教育未来 因A.I.而能”为主题,围绕人工
(2016年4月11日)  今天全国电教馆长会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国家级培训以有分有合的形式在这儿召开,意义很重大。刚才,有几位同志做了交流发言,我听了之后感觉内容很丰富,也很振奋。第一,工作成绩巨大,思路更加开阔。大家的工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在工作思路上有大幅度拓展,视野更加开阔,研究问题更加深入,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第二,很多做法有自己的特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本刊记者专访了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  《瞭望东方周刊》:本届北京车展上能看到哪些新趋势?奥迪如何判断未来3到5年中国高档车市场的增长潜力?  薄石:我个人的感受是,所有的品牌都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同时还结合了非常个性化的驾驶感受。  过去几年中,中国高档车市场经历了一个爆炸式增长的阶段,目前已回归到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增长阶段,但这个市场仍旧拥有很大
摘要:随着泛在学习理念的深入与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泛在学习,然而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系统支持等方面,而忽略了学习评价。学习评价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对泛在学习的有效发生有重要支持作用。该文从泛在学习特征与需要出发,设计并实现了适合泛在学习的基于过程性信息的个性化学习评价系统。经过实践应用检验,该评价系统能较好地促进泛在学习者的学习,能够满足泛在学习对学习评价的需
我记忆中的第一条狗,是季哥养的那条狼狗。  季哥是知青,来自省会成都,他和另外十几个知青住在乡政府专门为他们修建的平房里,那是一幢很长的平房,像一列火车。我读小学一年级时,每天上学都要从那里经过,自然,放学也要从那里经过,这倒不因为它是必经之路,从我家到学校有一条更近的路,我每天绕道而行,就为了看看季哥的那条狗。  季哥的狗只忠于季哥,这一点我懂,何强也懂,他好像什么都懂,我和他同年,我家的门和他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课程构建;跨界融合;人工智能  一、劳动教育现存问题及成因  2015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积极的劳动习惯与态度,自觉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同时计划在3—5年内,建立机制健全、资源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2018年9月,在中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有望从目前的“世界工厂”升级为“全球办公室”    1984年,24岁的吴志强从同济大学毕业,他获得了学校首届研究生枫林节学术作品竞赛唯一的优秀奖。时任上海市长汪道涵颁奖时握着他的手说:“你们做设计的年轻人,要关注以后的世博会,以后中国如果能办世博会了,你们要发挥作用。”  2004年,44岁的吴志强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他的团队在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的全球征集